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c G相关蛋白RYBP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胰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RYB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RYBP表达与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RYBP在胰腺癌中的阳性率(31.4%,16/5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6.7%,34/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YBP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肿瘤数目、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血清CA199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及肿瘤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RYBP阳性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Pc G相关蛋白RYBP在胰腺癌中低表达,RYBP表达降低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蛋白质分子生物标志物SOX9在肝细胞性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组织中的表达及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5例原发性HCC组织及36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SOX9蛋白的表达,分析SOX9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门静脉癌栓、有无肝硬化及生存率等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OX9在HCC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HCC组织中SOX9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 P<0.05)、门静脉有无癌栓( P<0.05)、TNM分期(P<0.01)有相关性,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直径、肿瘤数目及有无肝硬化无相关性( P>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OX9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OX9低表达者( P<0.05)。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SOX9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P<0.05)。结论 SOX9蛋白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门静脉有无癌栓及临床分期有关,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2例HCC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FFAR4表达,并分析FFAR4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20对新鲜冷冻HCC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FFAR4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FFAR4在HCC及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4. 7%(66/102)、15. 7%(16/1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FFAR4高表达与HCC肿瘤血管侵犯(P 0. 05)、TNM分期(P 0. 01)及Edmondson分级(P 0. 05)有关。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均显示HCC组织中FFAR4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FFAR4表达与HCC是否存在血管侵犯、TNM分期以及Edmondson分级均有显著相关性。FFAR4高表达可能与HC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介导运动的受体( receptor for hya-luronan-mediated motility, RHAMM)和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在人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肝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取67例HCC及相应癌旁组织,用 RT-PCR技术检测 RHAMM 和HIF-1α mRNA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H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CC中RHAMM和HIF-1α 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且呈正相关( P<0.001)。二者与患者HBsAg阳性、Child-Pugh分级、血清 AFP 水平、微血管侵犯、肿瘤有无包膜、大血管癌栓均无显著相关( P>0.05);与癌灶数目、Edmondson分级、TNM分期均有显著相关性( P<0.05)。 HIF-1α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结论RHAMM和HIF-1α与 HCC 分化、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关。RHAMM可能参与肿瘤微环境缺氧条件下细胞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和SIX1蛋白过表达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ezrin和SIX1蛋白在50例AFP阴性的H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50例AFP阴性的HCC组织中,ezrin和SIX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8.0%(34/50)和60.0%(30/50),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38.0%(19/50)和26.0%(13/50)。χ~2检验显示ezrin和SIX1蛋白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以及脉管浸润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zrin和SIX1在AFP阴性HCC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Ezrin和SIX1蛋白在AFP阴性HCC组织中均高表达,两者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以及脉管浸润相关,并且两者在肝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p73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73蛋白在53例食管磷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73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9%(45/53),而在癌旁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7%(17/5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73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磷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其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4.7%)显著高于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1.5%)。p73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磷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73蛋白在食管磷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表明可能参与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Apollon和Caspase 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5例胃癌组织、38例癌旁组织及29例正常胃组织中Apollon和Caspase 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Apollon和Caspase 9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pollon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分别有82例(78. 10%)、8例(21. 05%)和2例(6. 90%)阳性,差异有显著性(P 0. 01); Apollo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 0. 05),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 0. 05); Caspase 9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分别有21例(20. 00%)、23例(60. 53%)和21例(72. 41%)阳性,差异有显著性(P 0. 01); Caspase 9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 0. 05),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 0. 05); Apollon和Caspase 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 541 1,P 0. 01)。结论 Apollon和Caspase 9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Apollon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TAZ和KLF5在肝细胞癌(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6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AZ及KLF5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AZ及KLF5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01;P=0.035);TAZ及KLF5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P=0.007;P=0.047)和TNM分期(P=0.009;P=0.040)显著相关;HCC组织中TAZ与KLF5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0.651,P=0.003)。结论:HCC组织中TAZ及KLF5过表达与恶性临床病理参数相关,且TAZ与KLF5蛋白表达正相关,提示TAZ可能通过抑制KLF5蛋白降解促进HCC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OP14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7例HCC石蜡包埋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OP14的表达,分析NOP14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20对配对新鲜冻存HCC及癌旁组织中NOP14的表达。结果 NOP14在HCC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64. 9%(63/97),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12. 4%(1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NOP14在HCC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血管侵犯(P=0. 004)、TNM分期(P=0. 013)及Edmondson分级(P=0. 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均显示HCC组织中NOP14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配对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P 0. 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显示:NOP14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OP14的表达与HCC是否存在血管侵犯、TNM分期以及Edmondson分级均有显著相关性,检测NOP14有助于HCC患者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AZ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HCC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HCC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AZ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MAZ在HCC中的表达(48%,36/75)明显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22.67%,1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Z表达与HCC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TNM分期、是否合并肝硬化、是否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是否有肝癌家族史以及血清AFP、CEA、γ-GT、ALT、AST和ALB水平、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肿瘤直径、吸烟与否、饮酒与否显著相关(P0.05)。HCC中MAZ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累计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MAZ阳性组患者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组,提示MAZ表达上调可能导致患者的预后更差。结论 MAZ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中c-myc和c-fos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myc和c-fos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分析10例正常肝组织及81例HCC癌旁肝组织和癌组织中c-myc和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1)正常肝组织中c-fos和c-myc均无阳性表达;而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则出现阳性表达,其中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9%(34/81)和39.5%(32/81),癌旁组织则为14.8%(12/81)和18.5%(1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myc和c-fos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是否伴有肝硬化及HBsAg阳性无关(P0.05)。结论 c-myc和c-fos的阳性表达与HCC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MP3蛋白在92例HCC及58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临床病理特征及Ki-67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IMP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70.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2%,P=0.000)。IMP3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是否转移、AJCC分期及Ki-67表达有关(P值分别为0.0030、.0310、.005和0.002),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参数无关。结论 IMP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肝组织,可作为HCC细胞预后及增生程度的潜在临床病理标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LF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UALCAN和GEPIA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ILF3 mRNA在HCC和正常肝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LF3蛋白在Huh-7 HCC细胞中的表达定位。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F3蛋白在80例HCC和80例癌旁非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应用χ2检验分析ILF3蛋白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ILF3蛋白表达与HC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ILF3蛋白表达在HCC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LF3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且ILF3 mRNA高表达与HCC患者较短的生存期相关。免疫荧光检测显示,ILF3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免疫组化检测显示,ILF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细胞核表达率和高表达率分别为81.3%(65/80)和60.0%(48/80),明显高于癌旁非瘤组织(41.3%,25.0%,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ucleophosmin/B23(B2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重组蛋白表达和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B23重组蛋白和鼠抗B23单克隆抗体。收集103例HCC组织、12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和17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的临床病理档案资料,10例HCC及癌旁肝新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B23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相比较。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T-PCR及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B2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23在4组(HCC组、癌旁肝组织组、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组、血管瘤旁肝组织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B2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PC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B23与PCNA在4组中表达强度及其差异具有相关性(r=0.4767,P〈0.01)。B2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患者血清AFP水平、肿瘤病理分级及是否伴有肝硬化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23在HCC中呈高表达,且显著高于非癌肝组织;B23可作为HCC细胞增生程度的潜在标记,并在临床病理上具有潜在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中Wnt-5a、Ror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Wnt-5a、Ror2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nt-5a及Ror2在62例HCC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对比于癌旁组织,Wnt-5a在85.49%的HCC癌组织内表达明显减低或缺失(P0.001);Ror2在80.65%的HCC癌组织内表达明显减低或缺失(P0.001),两者表达呈正相关性(r=0.462,P=0.04);并且均相关于高的肿瘤分期(P0.05)、高的AFP水平(P0.05)以及高的Ki-67指数(P0.05)。结论 Wnt-5a和Ror2在HCC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样作用,其减低或缺失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onic hedgehog(SHH)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on二步法)检测本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收集的43例大肠癌组织和距离癌10 cm以上的癌旁组织的SHH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20例非肠癌患者的正常大肠组织对照,分析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和病理各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凝胶成像分析显示阳性表达的样本SHH mRNA片段大小为280 bp,与理论值相符,未表达的样本则未见相应条带.大肠癌组织SHHmRNA表达阳性率为27.9%(12/43),与癌旁组织的18.6%(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的0%(0/20)(均P<0.05).SHH mRNA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正常大肠黏膜则未见其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HH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有阳性表达,细胞膜及胞质内出现棕黄褐色颗粒,背景不着色;正常大肠黏膜阴性表达.SHH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25.6%(11/43)比0%(0/20),P<0.05],在大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大肠黏膜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HH蛋白的表达强度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大肠黏膜(均P<0.05).大肠癌组织中的SHH 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型等变量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 SHH mRNA和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强,但与临床和病理各变量无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 5,DR5)蛋白及mRNA在胰腺导管腺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R5在117例胰腺导管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对DR5蛋白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同时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各检测20例配对的新鲜冻存的胰腺导管腺癌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DR5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R5主要表达于癌旁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中,DR5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1. 02%(48/117),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4. 36%(87/117),两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 DR5表达与分化程度(P 0. 05)、TNM分期(P 0. 05)、神经浸润(P 0. 001)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 0. 05)均有明显相关性。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癌旁正常组织中DR5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均远高于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 DR5蛋白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神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均相关,对其进行检测可用于评估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遗传印记基因PEG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PEG10)与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s 2,SIAH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HCC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EG10、SIAH2蛋白的表达.结果 (1)PEG10和SIAH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和78%,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8%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EG10和SIAH2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有相关性(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清HbsAg、AFP水平、是否伴肝硬化无相关性(P>0.05).(3)HCC中PEG10、SIA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PEG10、SIAH2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ING4与c-Myc的表达、两者的相关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73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G4与c-Myc蛋白的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73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中,ING4蛋白阳性率为42.5%(31/73)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78.6%,P <0.05),其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和HER-2的表达有相关性(P <0.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PR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P> 0.05)。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c-Myc蛋白阳性率为71.2%(52/7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1),其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 <0.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ER、PR和HER-2的表达均无关(P> 0.05)。ING4蛋白与cMyc蛋白呈负相关(r=-0.372,P <0.05)。ING4阳性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ING4阴性患者(P <0.05); c-Myc阳性患者术后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组织、39例相应癌旁胃组织(距癌组织边缘>5cm)中HIF-1a和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a和VEGF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HIF-1a和VEGF蛋白表达之间是否相关.结果:癌旁胃组织中HIF-1a无表达,VEGF蛋白低表达12.8%(5/39),癌组织中HIF-1a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24/39)和66.7%(26/39),与癌旁组织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HIF-1a和VEGF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是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无关;癌组织中HIF-1a与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74,P<0.05).结论:HIF-1a和VEGF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表明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检HIF-1a和VEGF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