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全面性护理在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病人10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病人分为一般护理组、全面护理组各50例。对一般护理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全面护理组病人进行全面性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病人的心理抑郁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病人焦虑情况进行评定,使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护理质量以及病人家属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HAMD、HAMA评分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全面护理组病人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各项SF-36评分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全面护理组病人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一般护理组,护理质量优于一般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病人家属总满意率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结论]使用全面性护理对突发性耳聋病人进行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使病人家属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2.
人性化护理在康复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苏秀卿 《护理研究》2005,19(19):1750-1750
[目的]总结人性化护理在康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年100例康复病人实行人性化护理,并与实施传统护理100例康复病人进行病人满意度比较.[结果]2004年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9%,无护理投诉,而接受传统护理的病人的满意度为84%,有2起护理投诉.[结论]在康复病人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病人临终护理,提高肿瘤病人生命质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一线城市三所三甲级医院临终护理肿瘤病人1 28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接受常规临终护理组,另一组为针对肿瘤病人病情制定护理干预的临终护理组,接受临终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终护理质量.结果 肿瘤病人常规临终护理质量满意度较低,接受针对肿瘤病人需求制定护理干预的临终护理组的肿瘤病人临终护理质量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 常规的临终护理已不能满足肿瘤病人的需求,改进后的临终护理干预使肿瘤病人临终护理满意度提高,提升了他们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吴雯 《全科护理》2014,(24):2239-2240
[目的]观察对十二指肠溃疡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按照随机数列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接受整体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护理质量。[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全面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眩晕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眩晕症病人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病人分为一般护理组和全面护理组各25例。对一般护理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对全面护理组病人进行全面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病人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病人焦虑情况进行评定,对病人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护理质量、复发情况以及病人家属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HAMD、HAMA评分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全面护理组病人HAMD、HAMA评分均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且全面护理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病人住院时间低于一般护理组,护理质量优于一般护理组,复发率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病人家属总满意率高达96.00%,高于一般护理组病人72.00%的家属总满意率(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眩晕症病人进行全面护理干预,能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使病人家属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危重病人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院近2年收治危重病人238例,将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危重病人110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128例危重病人作为观察组;总结对照组危重病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对观察组危重病人护理部实施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完善危重病人上报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规范健康教育内容、护理细节的改进、主动征求危重病人及家属意见等措施,比较干预前后2组病人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为98.40±0.86、危重病人满意度为99.2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部对危重病人实施护理管理干预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郑侠 《全科护理》2013,(25):2382-238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放射性皮炎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放疗病人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行宫颈癌放疗的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皮炎护理组和心理结合组各45例。皮炎护理组病人采取常规放射性皮炎护理进行干预,心理结合组病人采用放射性皮炎护理结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的心理负性情绪,并对两组病人护理后的放射性皮炎分级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心理结合组病人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皮炎护理组(P0.05);心理结合组病人护理后的放射性皮炎分级情况优于皮炎护理组(P0.05);心理结合组病人护理后的总满意度高于皮炎护理组(P0.05)。[结论]放射性皮炎护理结合心理护理能减少宫颈癌放疗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放射性皮炎的分级情况,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中要体现“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为病人提供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的护理服务,主动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努力使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要突出一个“情”字,以真情对待每一位病人。要体恤病人,同情病人,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为病人提供温暖入心,体贴入微的护理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期望不断增长,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IKAP的护理模式下行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灌注病人的护理效果,为膀胱灌注病人的康复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病人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病人分为对照组252例,观察组248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行IKAP的护理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后的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病人依从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与观察组病人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其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膀胱灌注病人的临床护理中,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IKAP护理模式下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提升病人的依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细护理结合饮食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脏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脏病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循医嘱对病人进行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精细护理结合饮食护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74)评定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自行设计简易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调查两组产妇出院前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后 GQOLI 74评分改善(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脏病病人采用精细护理结合饮食护理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韩杰 《全科护理》2013,11(5):394-395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神经内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分别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压疮)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人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8例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急救处理、常规护理、局部护理、吸入性损伤护理、导管护理、心理护理等。通过对无法监测无创动脉血压的全身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股静脉置管,观察中心静脉压,结合病人神志、尿量及末梢循环状况来判断病人病情变化,并以此作为静脉通路,保证病人体液平衡,使病人顺利度过休克关。认为对重度烧伤病人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做好深静脉置管护理是抢救重度烧伤病人、防止院内感染、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492名重症病人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重症病人整体护理质量,是护士为护理对象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关键,也是贯彻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工作的中心目标。因为,重症护理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反映着医院整体护理的水平。所以,抓住重症病人护理的基础质量,关注重症病人护理的环节质量,注重重症病人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解决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145例病人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反流性食管炎病人,能促使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方法以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更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罗秀娟  张雪梅  吴秀珠 《全科护理》2009,7(33):3034-3035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解决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145例病人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反流性食管炎病人,能促使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方法以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更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住院病人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针对病人在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对250名住院病人进行了调查。内容涵盖护理服务、护理技术、整体护理以及病人对自身权利的认知、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看法等。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护理的需求因人而异;53.6%的病人因住院产生社会心理问题,给临床心理护理拓展了内容;在护理技术与服务态度之间病人更看重护理技术;病人对护理服务项目有一定的选择趋向;当护理工作及规章制度与病人的自身利益发生矛盾时,病人表示理解并配合,他们对医院环境的关注和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需求胜过生活照顾。  相似文献   

18.
周颂华  石凤群  黄雪飞 《护理研究》2007,21(17):1553-155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应用循证护理,9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采用传统方法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护理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循证护理在妇科化疗病人中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化疗病人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妇科21例需化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病人能接受循证护理理念,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变为主动接受治疗护理,积极配合治疗,减轻了化疗药物给病人带来的不适。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妇科化疗病人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底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颅底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颅底骨折住院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颅底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