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接受经皮介入引流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89例,选择性别、年龄、术前梗阻时间、梗阻类型、术前感染、引流方式、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值,接受引流治疗次数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治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梗阻类型(P=0.043)、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0.036)、血清肌酐值(P=0.032)、接受引流治疗次数(P=0.007)及术后是否行抗肿瘤治疗(P=0.015)5个因素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阻部位位于肝总管以上(P=0.037)、肝功能Child-Pugh评分≥10分(P=0.003)、仅接受1次引流治疗(P=0.036)及术后未行抗肿瘤治疗(P=0.021)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对肝门部胆管癌所致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时,梗阻部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接受引流治疗次数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治疗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对评估该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再梗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置入后再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生胆道内支架再梗阻资料完整的5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析影响胆道支架再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原发肿瘤类型、肿瘤临床分期、梗阻部位、是否合并感染、支架治疗后是否应用抗肿瘤治疗是影响日日道支架再梗阻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临床分期、梗阻部位、是否合并感染是影响胆道支架再梗阻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 肿瘤临床分期、梗阻部位、是否合并感染是评价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再梗阻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接受经皮介入引流治疗的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42例,选择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术前梗阻时间、术前感染、引流方式、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术后胆红素下降程度以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治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感染(P=0.005)、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0.003)、血清肌酐(P=0.044)、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P=0.000)及术后是否行抗肿瘤治疗(P=0.014)5个因素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感染(P=0.041)、肝功能Child-Pugh评分≥10分(P=0.019)及术后未行抗肿瘤治疗(P=0.039)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论在对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时,术前感染、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治疗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对评估该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80例大肠癌肝转移介入治疗后得到随访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5,1,2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75.8%,31.5%和10.8%。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预后因素是患者年龄、肿瘤占据率(与全肝比值)、病灶血供丰富与否和碘油沉积情况、原发病灶是否切除以及治疗后病灶大小差别;多因素分析为病灶血供情况和治疗后病灶大小差别。结论: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是大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血供较丰富的转移性肿瘤和原发病灶切除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是临床常见病症,梗阻以肿瘤压迫胆道狭窄为主要原因,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及胆道支架置入术是MOJ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介入联合化疗、125Ⅰ粒子植入、射频消融等方法治疗原发肿瘤,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随着新一代抗肿瘤药物问世、介入器材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药膜内支架的开发与研究,为介入治疗提供了各种新的途径和手段,胆道内支架置入后有望保持长期畅通,大大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s ratio,NLR)、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等临床常见的炎症指标与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SCC患者168例和2009年1月—2010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SCC患者30例。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使用均值作为最佳分界点,并以此将SCC患者分为高值组(NLR>1.60和CRP/ALB>0.022)和低值组(NLR≤1.60和CRP/ALB≤0.022),分析NLR和CRP/ALB比值与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术前外周血NLR和CRP/ALB比值对SCC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CRP/ALB比值和NLR均为影响SCC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淋巴结转移(HR=0.41;95%CI:0.22~0.79;95%CI:1.05~4.98;P=0.008)、治疗方式(HR=2.72;95%CI:1.46~5.07;P=0.002)、CRP/ALB比值(HR=2.36;95%CI:1.02~5.47;P=0.045)和NLR(HR=2.28;95%CI:1.05~4.98;P=0.038)是SCC的独立预后指标,低值组和高值组SCC患者的7年生存率分别为97%和68%。结论 术前NLR和CRP/ALB比值是影响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联合两者可以更好的用于宫颈癌的预后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肿瘤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76例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COG-PS)评分、吸烟状态、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化疗方式、D100、原发肿瘤体积(GTV)。随访并行近期疗效评价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状况,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治疗后3~6个月行近期疗效评价显示获得CR、PR、SD、PD的患者分别占全部患者的5.3%、48.7%、39.5%、6.6%;疾病控制率(DCR)为93.4%。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6.3%、30.3%、10.5%,中位生存期(mOS)为1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PS(P<0.001)、化疗方式(P=0.048)、GTV(P=0.026)、D100(P=0.032)、近期疗效评价(P=0.017)与OS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PS评分(PS 0分比PS 2分, HR = 0.14,95%CI:0.04-0.49,P=0.02;PS 1分比PS 2分,HR=0.43,95%CI:0.26-0.70,P=0.01)、GTV体积(HR =0.54,95%CI:0.33-0.88,P=0.014)、近期疗效评价(HR=0.50,95%CI:0.31-0.83,P=0.007)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是治疗ⅢB期NSCLC的有效方法,且ECOG-PS评分、GTV、近期疗效评价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诊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149例。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TAE/TACE),一期肝切除及分步肝切除术。分析患者首次手术前基线特征、肿瘤负荷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筛选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49例患者中,46例行介入治疗,82例行一期肝切除,21例行分步肝切除。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休克史(P=0.004),肿瘤最大直径(P<0.01),Child-Pugh分级(P=0.007)及治疗方式的选择(P<0.01)是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术前有休克史、肿瘤直径较大、肝功能较差往往长期预后欠佳;外科切除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介入治疗,且与接受一期肝切除相比,初诊介入栓塞联合分步肝切除患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18F-FDG PET显像在肺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显像评价新诊断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例新诊断肺癌患者资料,以肺部原发病灶的SUV为显像的预后评价指标,采用SPSS11.5软件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原发病灶大小及SUV均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SUV对不同分期患者的预后价值不同,对Ⅲ期患者预后评价的价值最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及原发病灶的SUV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P〈0.05)。SUV〉8患者的死亡风险是SUV≤8患者的2.19倍。SUV每升高“1”,患者死亡风险升高7%。结论 肺癌原发病灶的SUV是独立于TNM分期外的另一个重要的预后因子。分期相同的肺癌患者根据SUV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危险组,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究CT评估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GI-NEN)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5年来GI-NEN患者的病理、CT、随访结果等临床资料,建立ROC曲线分析各计量资料评估GI-NEN预后的最佳诊断值,Log-rank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GI-NEN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有CT表现的患者48例,2年内有22例发生终点事件;肿瘤长径,肿瘤体积,T分期,M分期对GI-NEN预后有影响(P<0.05);肿瘤T分期和M分期是影响GI-NEN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T观察T分期和M分期有助于评估GI-NEN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