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翻身就头晕?耳石症?耳石症是近些年才被认识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眩晕症,专业名称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特点是,患者翻身时短暂而剧烈眩晕,旋转感觉一般不超过一分钟,不适感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再次改变头部位置可再次发作。部分患者有自发缓解倾向,可在数周或者数月后自行好转。该病带给人的痛苦感觉明显,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必须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61岁,耳石症的问题困扰了我两三年,一直都无法治好,在起床或躺下时会突然感觉天旋地转,头晕得非常厉害.请问,耳石症反复发作怎么办? 四川宣汉张彬 耳石症是引起头晕的常见疾病,疾病本身并不严重,但阵发性头晕很困扰人.耳石症虽然痛苦,但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作手法复位治疗.具体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使它不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就不会头晕了.大部分患者经过1~2次复位即可恢复,少数患者则需多次复位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李学佩 《健康指南》2011,(10):18-19
早上起床坐起来或者仰面躺下的时候,躺在床上翻身或者淋浴仰头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生剧烈的眩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改变头位后眩晕很快消失,这就是大家所称作的耳石症.耳石症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内耳疾病引起的眩晕,以前发病率最高的是梅尼埃病,现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已取代梅尼埃病成为发病率最高的耳源性眩晕疾病.  相似文献   

4.
康医生: 我今年61岁,耳石症的问题困扰了我3年,一直都无法治好,其表现为在起床或躺下时会突然感觉天旋地转,屋子像要倒了一样,头晕得非常厉害.请问我该如何治疗? 重庆市袁女士 袁女士: 您好!耳石症是引起头晕最常见的疾病,耳石症本身并不严重,但阵发性头晕却比较烦人.  相似文献   

5.
《健康》2015,(6)
<正>眩晕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眩晕在中老年人群中并不少见,它并非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组综合征。患者苦于眩晕症的种种症状(如头晕旋转、步履踉跄、目眩耳鸣、恶心呕吐以及冷汗淋漓等)的折磨,痛苦万分。病理学认为,"眩"为目眩,即眼花或眼睛发黑;"晕"为头晕,即感觉天旋地转。可发生眩晕症状的疾病有很多,如美尼尔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相似文献   

6.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是一种在头位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是一种多发病于中年人的疾病,在儿童发病率比较低。本文通过临床对于2009年到2010年某医院对于该疾病患者11例治疗,说明了新改良手法复位对于患者治疗的肯定,无不良反应,可以作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首要治疗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7.
谈谈眩晕症     
眩晕症,俗称头晕、头昏等。眩晕是一种症状,是对位向(或叫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一般表现为:睁眼时有周围景物旋转、上下晃动或左右移动的感觉,闭眼时则有自身旋转或晃动的错觉。眩晕症发作时患者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般地头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56岁。最近起床时常出现眩晕,总觉天旋地转,并伴有恶心、呕吐。去过几家医院,有的医生说是颈椎病,有的说是脑供血不足,还有的说是美尼尔氏综合征,最后在医大附院耳鼻喉科被诊断为"耳石症"。请问"耳石症"是咋回事?黑龙江李雅丽  相似文献   

9.
<正>前来医院脑病科就诊和住院的头晕、眩晕患者逐年增加,这和老年病增加、神经系统疾病上升及交通事故中头部损伤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很多患者分不清眩晕和头晕这两个症状,简单地认为是一回事,其实不然,在此,就为大家解说一下头晕与眩晕的区别。眩晕是天旋地转眩晕是一种运动错觉或幻觉,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或感到自身晃动、景物旋转。眩晕发作的患者睁眼时感到自身或者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严重的可感到天旋地转或周围景物左右摆动、上下浮动,闭眼后感觉自身在旋转,不由自主  相似文献   

10.
认识耳石症     
最新统计表明耳石症是引发眩晕的最常见病因之一,约占因眩晕、头晕而就诊病人总数的1/3以上. [定义]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故现阵发,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相似文献   

11.
认识耳石症     
最新统计表明耳石症是引发眩晕的最常见病因之一,约占因眩晕、头晕而就诊病人总数的1/3以上。【定义】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  相似文献   

12.
正40岁的英子这两天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还觉得恶心想吐。家人赶紧将英子送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排除了其他疾病,医生诊断英子患上了"耳石症"。也就是说耳朵里的"石头"掉下来了。经过医生的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英子的眩晕症状马上消失了。可是人的耳朵里怎么会有石头?这是怎么一回事?耳石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会引起头晕呢?为了解除读者的疑惑,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唐瑶云主任  相似文献   

13.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严重者可发生呕吐。但是,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低血糖等也常有类似症状,如何鉴别呢?第一,耳石症导致的头晕目眩和体位变化有密切关系,而其他原因的头晕大多和体位无关。耳石症患者在早上起床或者晚上睡觉、低头捡东西时,会突然感觉眩晕,因为这些动作都会让体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正常人的内耳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碳酸钙盐结晶(耳石),能帮助我们感知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正常的头部和身体活动时,耳石并不会脱落,但是当有外伤、局部血管痉挛或生气、熬夜、酗酒、抽烟、劳累等,耳石会异常代谢,脱落到前庭系统的半规管里,犹如水管里的"小石子"。这个"小石子"就会随着头部活动而滚动,导致眩晕(耳石症)。耳石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耳性眩晕症,又称美尼尔氏症,患者一般先有耳鸣的感觉,然后开始感到天旋地转,接着便颤抖、出汗、呕吐、无法直立,直到发作结束。多次发作后,可使内耳前庭(主管平衡感的部位)发生紊乱,患者随即发生慢性头痛、头晕。久之,患者耳听力亦渐减弱乃至丧失。此症病因不明,患者可反复发作30—40年。 耳性眩晕症一般在中年开始发作,即患者正处于精力最旺盛、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期,罹患此病可使患者情绪抑郁,并使家庭和工作都受到影响。有些耳科医生采用乳  相似文献   

16.
眩晕分真假,很多读者可能会感到迷惑。但科学的讲,确实是这样。因它能更好地辨别病变部位,有利于正确诊断与治疗。下面就真假眩晕的症状及其有代表性的疾病作以简述。 真性眩晕 患者始觉外界急速旋转,景物向一侧移动。自身也跟着旋转,上下摇晃站立不稳,有上升与下降之感,俗称天旋地转。常突然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17.
刘江峰 《健康》2014,(2):31-31
<正>刚刚步入中年的孙师傅躺下睡觉的时候向右侧翻了个身,突然就头晕起来,有种天旋地转的感觉。奇怪的是,只要正着身子坐起来十来秒就不晕了。可是,一躺下又开始犯晕,还全身冒冷汗,呕吐个不停。他赶紧来到医院急诊科,做了颅脑CT、颈椎X光片等,都没查出问题。医生怀疑是脑动脉供血不足,输了两天扩张血管的药物也不见效果。最后,孙师傅在耳鼻喉科找到了病根。原来他的头晕是由"耳石症"引起的。人的内耳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称为"耳石"。某些情况可引起耳石脱落。耳石脱落后,有可能掉到内耳中的半规管中,半规管是一个负责管理平衡的装置,当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后,会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生要接触到各种患者,就需要不断在相关医学领域学习和积累经验,从而做出正确的医疗决定,才能更好、更全面地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医疗服务又降低医疗费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亦称耳石症;目前认为脱落的耳石在头位变动时震动内淋巴导致两侧前庭功能平衡失调为其主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耳石症学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率非常高,耳石复位治疗是治疗耳石症的一种特效治疗方法。为了避免复位后的耳石再次脱落发病,笔者根据最新的专业进展及自身的医疗经验,总结了耳石复位后的一些注意事项。1.复位治疗后至少静坐半小时。由于复位治疗时耳石移位,有的患者当时没什么反应,也许随后会出现较为剧烈的眩晕反应,个别患者还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40多岁的林先生患上了一种“怪病”,晚上睡觉翻了个身,突然就头晕了,有种天旋地转的感觉,但坐起来一会儿就会有好转。连续出现了几次后,他有些害怕,便到医院检查,诊断为耳石症,经过医生手法复位治疗,现在已经好转。说到头晕,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是不是血压不正常或者颈椎有问题,很少会想到耳石症。生活中,与林先生有类似情况者并非个例,特别是中年人群,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