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玉明  陈瑞 《河南中医》1994,14(5):271-273
笔者认为痞,满,燥,实分别概括了三个承气汤证的病因,病机,病性,证状表现的某一个方面,并不同代提指四组特定的证状表现,也不是概括了三证的四个相应的病机与证表现。笔者指出“燥”概括了三证邪热内盛,伤津化燥,胃肠津亏的共同病因:“实”概括了三证的“有形之邪内结”的共同病性;“痞”概括了三证燥实内结,胃肠气机阻滞,腑气不通的共同病机;“满”概括了三证腹满,不大便的共同证状表现。不能用“燥实证”,“痞满证  相似文献   

2.
孙绪勇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43-1243
1头痛李某,男性,20岁,学生,2005年7月30日初诊。前额阵发性疼痛半年余,近1个月常在情绪紧张或用脑过度时头痛加重,痛点固定不移,时恶心,舌质红,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辨证属气滞血瘀、脉络不通之瘀血性头痛。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在诸多急危重症中均有“痞、满、燥、实”之病机出现,若能抓住病机适时运用,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急危重症里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痞、满、燥、实”多数情况不会同时出现,或痞,或满,或燥实,或被其他临床症状所掩盖而忽略。如何删繁就简,探明病机,适时运用本方,是为关键。笔者就本方治疗2例急危重症病例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三承气汤即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此三方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临床中以不大便为主症的一系列病证的治疗.但现在的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临证之时很难机械套用原文处方用药,因此有必要对三承气汤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于临证选方用药. 对于三承汤的区别选用,很多人是根据“痞满燥实”四症进行辨别的,即“痞满燥实”四症俱见者选大承气汤,“痞满为主,燥实次之”者选小承气汤,“燥实为主,痞满次之”者选调味承气汤.但“痞满燥实”的具体意义原文中并未提出,从字面来看,“痞满燥实”中“痞、燥”主要是指病机而言,而“满、实”讲的又是症状,病机概念和症状概念一同论述似乎有些不妥.《医宗金鉴》对“痞满燥实”是这样解释的:“满者,腹胁满急膜胀;痞者,心下痞塞硬坚;燥者,肠中燥屎干结;实者,腹痛大便不通.”但根据以上症状套用三承气汤依然不好用,比如调胃承气汤主症有“腹胀满”并非“燥实为主,痞满次之”,还有小承气汤证也有“津液外出,胃中燥”及“便硬”等主要症状,也不全是“痞满为主,燥实次之”,所以简单地根据“痞满燥实”并不能很好的区别运用三方.  相似文献   

4.
大承气汤是后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为阳明病胃家实而设,主治痞、满、燥、实、坚。笔者在读经典做临床的过程中,谨守病机,应用本方治疗急危重症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仅选三则报告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李莉 《河南中医》2005,25(5):12-12
大承气汤首见于汉代张仲景之《伤寒论》,主要作用为峻下热结,用于治疗阳明腑实,少阴病伤津便闭及阳明刚痉病证,历代诸家归纳其适应范围为“痞、满、燥、实”四字,吴鞠通言此方:“无坚不破,无微不入,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然用之得法,往往效若桴鼓。笔者在小儿临床中,大胆运用大承气汤加减辨证治疗小儿急危重症及慢性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戴宏宇  赵丹  陆阳  杨文军 《新中医》2007,39(8):85-85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主治阳明腑实证。乃因实热与积滞互结于胃肠,症见痞、满、燥、实。多年来,笔者应用本方治疗急腹症之肠梗阻,屡获良效,现举验案2则如下。  相似文献   

7.
胆系感染包括急性胆囊炎、胆管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及胆石症,按中医辨证属实热证,以发热、胁痛、呕吐、黄疸为主要症状。大承气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系苦寒泻下法的代表方,主治阳明腑实证,在临床中,多以“痞、满、燥、实”为主。笔者在近年的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黄敏  刘自忠 《中成药》1999,21(5):257-258
大承气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为主治阳明腑实证之方,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4味药组成,是峻下热结的功效。古人归纳其主治为“痞、满、燥、实”四个字。本方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目前常用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惊厥、腹胀、腹痛、大便不通...  相似文献   

9.
大承气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虹  葛来安  龚蔚 《江西中医药》2005,36(11):59-59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和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这些病证的共同病机为实热积滞内结肠腑,热盛津伤。治宜急下实热燥结,以存阴救阴,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方中大黄为君,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为臣,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散结;厚朴、枳实共为佐使,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该方配伍简洁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笔者临床用之,屡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痞满一证,在《内经》中称为“否”、“满”、“否塞”、“否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脏寒生满痞”;《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这些均是指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而言的。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痞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说明引起痞的原因非只一端,概其病机,却…  相似文献   

11.
大承气汤在皮肤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钧  黎辰 《广西中医药》1991,14(2):68-68
<正> 大承气汤擅治“痞、满、燥、实”的里实热证。笔者依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本方加味治疗皮肤科疾病,每获奇效。兹举病案三则,以资佐证。例1 带状疱疹陈某,男,69岁,1987年7月4日初诊。素嗜辛辣之品。1周前左侧头面部突然出现集簇性丘疹、水疱,如绿豆大,基底鲜红,皮损呈带状分布,自觉疼痛如锥刺,彻夜不眠,伴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曾用病毒灵、消炎痛等不  相似文献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承气汤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代表方剂,擅长通腑泄热,攻下燥结。凡具有“痞、满、燥、实”之证者,都可应用。笔者在临床中每每用此方,均能收到满意疗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10.大承气汤类方鉴别运用大承气汤始见于汉代张仲景之《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其主要作用在于峻下热结,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少阴病伤津便闭及阳明刚痉等病证。历代诸家均多沿用以治疗因各种热性病引起的腹满胀痛、大便秘结等疾患,并对其适应范围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精神分裂症而见身热、腹痛拒按、便秘者,以及某些热性病  相似文献   

14.
系统梳理《伤寒论》三承气汤证条文,分析各证候、病机,认为用痞、满、燥、实、坚区分三承气汤证有一定局限性。三承气汤证反映了阳明腑实证病机演变的三个阶段:调胃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初期,燥热初结,胃气不和证;小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中期,小热小实证;大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极期,大热大实证。调胃承气汤的功效为泻胃中无形之结热,用芒硝的目的不是软化大便,而是解胃中无形热结。  相似文献   

15.
半夏泻心汤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原用于少阳误下之痞症。由于方内半夏、黄芩、黄连合用可清湿热;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合用补脾气,故本方尚有清湿热,补脾气的功效。笔者从本方的功效和病机入手,不仅用于痞症,而且延伸用于湿热留滞,脾胃虚弱为主要病机之眩晕、不寐...  相似文献   

16.
痞的含义有二:其一,“痛也”;其二,“通否,闭塞不通”。简言之,痞即痛与不通,是对痞病主证和病机的高度概括。由于病因病位不同,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痞即痞病,指凡是引起以痛为主证,以不通为病机的一切疾病,由痰、食、水、瘀血或无形之邪阻塞形成,可产生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内经》把痞称为痞饮、痞逆、否肿、否痛、否隔、否塞,仲景称之为痞满、痞硬满、痞硬,均是以同以复词的形式多方面解释了痞病,朱丹溪直接把痞块称为疟母,孙思邈把痞称为症瘕,说明了痞病之广泛;狭义痞专指仲景痞证,为无形之邪壅塞心下。  相似文献   

17.
泻下属于“八法”之一,它有荡涤胃肠邪热,驱除燥结的粪块、痰浊及邪毒积滞等病理产物,促进肠蠕动,改善胃肠道局部病灶血液循环的功效。在外感热病中,临床见有痞、满、燥、实、坚者,已为人们所习用。在杂病中,实证或虚实夹杂证亦非少见,但常因证候不够典型、虚实错综或病程久远、体质虚弱等原因,使医者和患者顾虑多端而较少应用,以  相似文献   

18.
祖父罗德扬系原张仲景国医大学教授 ,《周易》专家。其善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虽全用中医中药的方法 ,而受启发引导实得力于日本·汤本求真先生。在他著的《皇汉医学》5 0 7页木防己加茯苓汤的条文内 ,引用东洞翁本方定义曰 :“治水病 ,喘满 ,心下痞坚 ,烦渴而上冲者。”汤本求真对本条所加的按语云 :“用本方治疗浮肿性脚气 ,乃心脏瓣膜病代偿机能障碍性水肿 ,得捷效。”从此祖父对研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十分注意 ,经常向西医同仁请教该病的症状、病机、病情。祖父在淅川县时 ,经常向杨宗朋、李天纪等地方名医请教。据他们介绍说 :风湿性心…  相似文献   

19.
大承气汤在外科临床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承气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主要方剂,具有通里攻下作用。主治“痞、满、燥、实”四证。历代医家通过临床验证,不断发挥,使大承气汤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现代医学从组方药理、分子及免疫方面的研究使大承气汤的治疗范围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目前我科结合临床,用其治疗多种疾病,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崇华 《光明中医》2011,26(1):105-106
半夏泻心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误下形成的痞证或未经误下而形成的痞证。 所谓“痞证”即气不能升降,满而不痛,按之濡。痞之为病,如钱潢所言:“阴阳参错,寒热分争,虚实更见,变见不测,病情至此,非唯治疗之难,而审察之尤不易也”。其病机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寒热交结:寒热之致,可因外邪入里化热,苦寒攻里伤阳,热自外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