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日本研制成功一种人工神经网络高精度检测异常白细胞的自动细胞诊断技术。这种技术通过电子计算机可识别显微镜观察到的白细胞的形态差异,能检测20种以上的白细胞分布比例。这种技术为早期发现白血病等血液病开拓了道路,对进一步提高诊断技术作出了贡献。以往的白细胞血像自动分类仪是一种利用具体数值计算的统计学处理方法。由于识别精度不高,对有疑问的病案,检验技师还得重新加以判定,仅起辅助作用。新开发的检测技术,是擅长于图形辩认的神经网络技术,用电视摄像机将干燥血液制作的标本放大图像输进电子计算机。以白细胞核和质的面积、周  相似文献   

2.
一、绪言电气通讯能克服距离和时间的限制传送情报,被称之为“社会的神经系统”。最近由于电子计算机的惊人发展,电气通讯和情报处理正处于相互结合的状态。电气通讯在医疗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关于电话系统现在,日本的电话总数已达600O万部,形成了巨大的电话网。110号(火警)119号(救护车)等电话号  相似文献   

3.
最近,日本东京芝浦电气公司,首次研制成功了一种对患者没有任何负担,只进行简便操作就可以得到鲜明的血管造影图象的新医用X射线透视诊断装置一数字放射线照象术。这种新的装置,在注入造影剂之前和注入造影剂之后这两种情况下,来进行X射线摄影,将这些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之后,就可以得到只有血管的鲜明图象。由于电子计算机能够灵活地控制、比较图象的浓淡程度,用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造影剂之后,造影剂在体内均匀地分布,就可以得到鲜明的图象。  相似文献   

4.
看动画片引起的光过敏性癫痫因为看电视动画片,许多孩子被送进医院的事件轰动了整个日本。日本国立疗养所静冈东医院的清野名誉教授认为,由于患病儿童的表现有痉挛、抽搐等症状,所以是否可以认为是癫痫病中的“光过敏性”现象。在敏感的年龄段里,如果受到每秒15~2...  相似文献   

5.
应激是指由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刺激,而引起的躯体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在变化急剧的现代社会中,由于IT相关技术发展的影响,使得人体遭受的刺激也变得多样化。原来这种刺激曾被称做应激原,但现在一般包含应激原在内,统称之为”应激”。  相似文献   

6.
目前,医疗第一线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既往各医疗机构在极端封闭的情况下,进行着独自完成的医疗工作。但由于医学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医疗器械方面引进了电子计算机,医疗情报的增加,以及高龄化社会的疾病构成变化,特别是对慢性成人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长期治疗等影响,具有家庭医疗能力的一般开业医生必须与有床诊所、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立癌症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海老原敏用电子计算机分析病人发出的声音,可诊断是否患有喉癌。将来,并能用于喉癌的普查。日本每年约发现2000名喉癌患者。有经验的耳鼻喉科医生只要听病人的发音,就大体可判断是否患有喉癌。海老博士用带有电子计算机的仪器来替代专科医生的耳朵。  相似文献   

8.
由于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CT、MRI 等断层图像的出现,其意义已被广泛承认。在循环领域中用超声波断层对心脏搏动周期的评价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本文简略介绍由二维平面图重建的三维立体图像。普通的超声波断层图像是二维图像,在有一定条件情况下,记录连续的超声波图像,并输入到电子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可以组成三维图像,把多个心尖部左室长轴断层记录在录像磁带里,同时记录其回转角度。通过高速 A-D 转换器输入到电子计算机里,在电子计算机里自动跟踪在左室的心内膜边缘,一张张地处理左室长轴断层图像。如此得到的左室壁边缘图像,组合成当时探头的回转角度,根据三维的计算机处理的图像,重建成左室的立体图像。由于进行左室心内膜和心外膜多种处理,可求得多种三维立体图,根据需要取出其间夹杂的部位,就可得到左室壁的三维立体图像。这样的图像处理,参照同时记录的心电图,可以观察到从舒张期到收缩期、经舒张末期到收缩末期整个心动周期的左室壁的立体形态变化和收缩形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早期诊断子宫癌,定期普查是不可缺少的措施。历来的方法是从子宫颈口刮取细胞,制成标本镜下观察,判断有无癌细胞。由于检验人员不足,给普查工作带来困难。千葉县癌研究中心田中昇所长的研究小组,应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可自动做出诊断装置。又与东芝综合研究所协作,试制四台内部装有电子计算机自动筛选装置的“Saibest200”型实用机器。这种机器的原理:据病理学家田中观察,子宫癌  相似文献   

10.
眼科用内镜主要是进行内眼及眶内的检查。但由于经瞳孔可观察到眼内情况,所以眼科很少使用它。本文仅就内镜在眼科中的应用做一展望。在日本,梶浦、加美山、荒木等人制作了主要用来检查睫状体附近的内镜。虽说经瞳孔可进行检查,但睫状体附近的病变一般是很难观察到的。所以人们多认为眼科用内镜主要是进行睫状体附近的检查。Thorpe等试制了进行内眼检查与手术的内镜,但都是用来吸除眼内非磁性异物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患者的病情、社会因素、治疗反应、自然经过等各不相同,治疗突眼性甲状腺肿,要根据不同病例选择治疗方法。初次治疗,原则上选用抗甲状腺制剂,其用法为甲硫咪唑(他巴唑,MMI)从30mg/日或用丙硫氧(脲)嘧唑(PTU)从300mg/日开始。脉快、多汗、震颤严重者可并用β阻断剂,见效后抗甲状腺制剂可  相似文献   

12.
理想的图像诊断方法是经过检查获得更多的情报,应用三维图像可以实现这一技术。即用一次摄影任何部位或方向的断层像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构成立体图像。由于MRI技术的进步,摄影时间明显缩短,高速摄影法在临床获得广泛的应用成果。第一,使必须停止呼吸的胸腰部摄影成为可能;第二,应用心电图同步摄影法,可进行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第三,如本  相似文献   

13.
超声诊断仪器的研制动向最近的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开发,由于采用计算机控制和数字控制技术。已进展为完全计算机调控超声技术(computedsonography)阶段.本文概要介绍几项有关的最新研制发展动态。一、超声波束的电子计算机调控1.动态聚焦和动态孔径...  相似文献   

14.
海外旅行与时差错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时差错乱是指在两地时差大于5小时的地域,乘坐超音速飞机高速移动之际引起的“一过性身体、精神失调状态”。时差症状表现为睡眠-觉醒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精神、工作能力的降低;便秘及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倦怠及疲惫感、眼疲劳等。现已明确由?..  相似文献   

15.
日本国立循环系疾病中心研究所放射线医学部(宇山亲雄部长)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了一种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能够准确描绘出内径2~4mm细小冠状动脉血管轮廓的新系统。其特征为分辨能力是过去的5倍。使用这个新系统,将能自动测定导致心肌梗塞及心绞痛等的病变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及狭小程度。冠状动脉供应心肌血液的血管分为三支,通常检查方法是将造影剂通过导管注入冠状动脉,用X线连续拍片,每一心搏用小型胶片30格记录。由于输入造影剂量不同,反映出冠状动脉的情况也不一样。单是用肉眼研究放大胶片很难掌握血管壁的正确位置,也就不能判断其硬化程度。因此,研究小组考虑是否能将造影胶片图像通过  相似文献   

16.
日本横滨市立市民医院癌检诊中心,发明电话诊断装置,用来诊断喉癌。其原理是,录下电话声音,与电子计算机编组,连结音量分析装置,经过分析抓住异点达到诊断喉癌的目的。这就是把日语字母中的母音用每  相似文献   

17.
CT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通过计算做被检测体断层象的方法。X 线CT 仪器(X 线计算机断层仪),最初是由英国EMI 公司Hounsfield 研制的。CT 的问世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Hounsfield 和进行CT 理论研究的美国的Cormack 曾共同荣获1979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X 线CT 的原理是用细的X 线束照射被检测体,测量出穿透被检测体以后的X 线强度,进而求得身体组织对X 线吸收的积分量。细X 线束在需要的断层内扫描,经反复测量可取得断层各方向的数据,这些数据在电子计算机中运算,求出断层各点X 线的吸牧系数,靠这控制就可取得断层象。X 线CT 仪器的构成可分取数据部分、运算部分  相似文献   

18.
杨茂伟 《日本医学介绍》1999,20(11):523-523
自从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Maiman发明激光以来,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已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如激光唱盘、激光视盘等。由于激光具有治疗效果明确、创伤小、副作用少等特点,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光是自然界不存在的光线,而是人为制造出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光线。它具有单色性、指向性、集束性、高辉度等特性。从激光诞生之日起,就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激光首先应用到眼科领域,当时用激光凝固装置,对视网膜进行剥离凝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激光目前在眼科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激光可以测定眼…  相似文献   

19.
PTSD(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是指由于灾害、战争、恐怖事件、事故、虐待等引起的巨大痛苦或受惊吓、遭遇悲剧导致的精神、身心症状持续的状态。过去认为这样的症状是属于精神反应的范畴。即 ,一般认为是由于紧张造成的一时性精神障碍 ,随着环境改变或时间的流逝 ,病情会有所好转或得以自然解决。然而 ,在 70年代的美国 ,一些从越南战场归来的士兵 ,因被精神后遗症长期困扰着 ,而无法融入社会中去。当这些问题被人们意识到 ,并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时 ,PTSD这一概念也随即被提出。同时恐怖事件的被…  相似文献   

20.
小儿的精神性视力障碍,在近代刺激较多的社会环境中是引起人们重视的疾病。该病可在学校健康检查时发现,因此从考虑儿童、学生眼的健康角度上不可掉以轻心。但几乎所有病例视力预后良好,现概述一、身心病与精神性视力障碍所谓身心病,按照石川的定义是“虽以身体症状为主,但心理性因素在诊断与治疗上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病态”。确立眼科身心病概念的是Harrington,他将眼身心病大致区分为眼转化症状与眼植物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