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91年Delaitre和Maignien[1]报道了第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来,LS已得到广泛推广,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LS受到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推崇.脾脏良性肿瘤患者有时并不需要行完全脾切除术.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LPS)可将脾脏中良性病变组织切除,同时保留部分健康脾组织.该术式不仅能保留脾脏正常的免疫功能,还具有微创优势.然而,由于脾脏血供丰富、质地较脆、缝合困难,保脾手术尤其是LPS技术难度高、风险大[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11月我科收治的5例施行LPS脾脏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LPS的操作要点和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对2014 年3 月至2019 年3月在宁波鄞州区第二医院普外科14 例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的脾脏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0.4)h,术中出血量(180±40)mL。术中无胰腺损失、大出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5.3±1.6)d,硅胶引流管放置时间(3.2±1.5)d,术后无腹腔感染、胰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未见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脾破裂是普外科常见的腹部外伤之一,脾脏切除是脾破裂的传统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脾损伤诊断、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目前脾损伤保脾率已达51%~7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疾病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14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脾脏上叶切除8例,脾脏下叶切除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2例在3D腹腔镜下完成.术后病理:脾囊肿6例,血管瘤4例,脉管瘤2例...  相似文献   

5.
规则性脾脏部分切除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6.
脾部分切除术在脾损伤和脾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金华市中心医院对7例术前诊断为脾脏良性病变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 例患者脾脏病灶直径为6~15 cm,平均直径9.1 cm;4例位于脾脏上极,3例位于脾脏下极。7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100~205 min,平均(165±17)min。术中出血量为70~230 mL,平均(148±56)mL。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2~5 d;术后住院时间5~7 d。术后无腹腔大出血、消化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免疫学的进步,人们对脾脏功能的深一步研究,越来越认识到脾脏免疫功能的重要性,故而临床上产生了各种保脾手术甚至非手术疗法,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脾破裂,既要迅速控制出血,又要保留有良好血供和足够功能的脾组织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总结了22例Ⅲ、Ⅳ级脾损伤行脾部分切除术,实行保脾的手术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脾部分切除术治疗闭合性脾破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脾部分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部分性脾切除治疗的2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脾部分治疗失败进行脾切除1例,治疗成功率96.4%,无死亡病例。27例出院随访1-58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其中15例随访22个月以上,血液学检查,免疫学功能测定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99mTC扫描和B型超声检查示保留脾显像良好。结论 脾部分切除对合适的脾破裂病例是安全,有效的治疗,且保留的脾具有正常的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门血管精细解剖+超声刀钳夹法应用于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为17例患者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包括外伤性脾破裂11例,脾脏良性肿瘤6例(脾脏错构瘤2例,脾脏血管瘤1例,脾脏淋巴管瘤1例,脾囊肿1例,脾脏炎性肉芽肿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改为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85.2±45.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85.5±67.0)mL;术后引流2~5 d,平均(3.0±1.2)d,引流量10~290 mL,平均(50.7±36.4)mL。术后均无活动性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行增强CT,见保留血管支通畅,脾周少量积液,脾脏边缘少部分缺血坏死,无脾脓肿、脾周脓肿形成,所保留的脾脏与术前相比有血供的区域大于30%。术后随访22个月,残余脾脏血供良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结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脾门血管精细解剖+超声刀钳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4月-2012年11月,对6例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脾脏囊性病变施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肿物最大径5.3-17.2cm,平均8.9cm,位于上极1例,中上极1例,下极4例。经脐孔穿刺建立气腹,于脾门处游离并切断脾脏上极或下极血管,沿缺血线行规则性脾部分切除术。结果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5~325rain,平均230.8min;术中出血量50~700ml,中位出血量150ml。脾窝引流管放置时间3—6d,平均4d。未发生胰腺损伤、胰漏、出血、脾窝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6d,平均4.8d。6例随访2—57个月,中位时间5.5月,无囊肿复发。结论位于上极或下极的脾脏良性肿物可以在腹腔镜下施行部分脾切除术,手术安全且创伤小。  相似文献   

12.
脾部份切除术在脾损伤中的应用浙江鄞县人民医院(315040)李明主,王云良随着免疫学的进展,人们认识到脾脏不但有储血和血液净化作用,还具有(1)抗肿瘤,抗感染等免疫功能。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全脾切除后易并发凶险性感染。故人们在治疗脾损伤时采用了多...  相似文献   

13.
副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脾外科的发展,脾脏解剖和生理功能及对血液病人采取脾切除治疗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对副脾的重要性已渐关注。兹结合有关文献和我们的临床资料,对副脾的临床意义作一简述。1 解剖概念1-1 副脾是脾脏发育的一种异常表现  有认为脾脏组织整个的压缩可导致不同大小的副脾[1]。它和间质细胞融合缺乏有关,可能是脾胚胎多基因发育的缘故。副脾的色泽和质地与脾脏相似,并具有脾组织的结构,其血流来自脾血管,系单独行走呈蒂状。我们曾做光镜和电镜检查观察予以证实。脾脏切除后,有时副脾有代偿增生的现象。副脾大多位于脾门、脾…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目前腹腔镜腹部外科微创技术日益成熟,腹腔镜全脾切除术已在各大医疗中心及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但全脾切除术后导致的血栓形成、免疫功能低下、爆发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使得外科医生进行新的思考,比如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术因保存了脾脏部分功能而成为新开展的外科技术。然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因切除平面难以评估、术中出血难以控制,又是许多外科医师仍不敢轻易尝试的手术方式。笔者就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7月8例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或诊断为脾脏外伤(Ⅰ~Ⅲ级),经讨论后认为有手术指征和条件。术中采用二级脾蒂分离技术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脾上极切除2例,脾下极切除6例。手术时间150~350 min,平均(227.5±70.0) min;术中出血量200 (50~1 000) m L。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为5~120 mL,平均为(84.4±24.1) m L,引流管均于3~5 d拔除。术后...  相似文献   

15.
脾部分切除治疗脾良性疾病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上保留脾脏的手术应运而生。我院1997—2006开展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疾病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备  王刚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0):612-613
自从1992年Delaitre报告首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来,经过腹腔镜外科同道们十余年的共同努力,LS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腹腔镜实质性脏器切除手术之一。虽然腹腔镜下组织分离、止血、结扎等操作困难,且脾脏质脆,术中很难把持和牵引,使得LS风险高、难度大,但由于其创伤轻、失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伤口美观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外科医师的欢迎。一、LS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随着腹腔镜新器械的不断改进及操作技术的日趋成熟,LS适应证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常规的LS适应证为需行脾切除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1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射频消融辅助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行射频消融辅助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保脾率100%,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89±18)min,术中出血量(93±25)mL,术后引流时间(3±1)d,引流量(50±28)mL,住院时间(6.8±1.2)d,仅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辅助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脾良性肿瘤行脾部分切除术中运用射频凝固器(Habib 4X)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普外科应用Habib 4X对15例脾良性肿瘤患者施行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未实施阻断脾蒂血流的情况下成功完成脾部分切除术。6例行脾上1/3部分切除,3例行上极近半脾切除,6例行脾下极部分切除。术后均无出血,亦无需输血。射频消融时间(19±1.3)min,手术时间(69.0±12.2)min,术中出血(16±4.3)mL。术中循环稳定,术后无需入住ICU。术后无血小板异常增高,亦无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发生。术后B超复查残留脾血供正常,无脾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时间(10±2.1)d。结论:应用Habib 4X行脾部分切除术,较之传统脾部分切除术,更加安全、可靠,不但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大部分患者脾功能保留,并避免远期严重感染发生,可促使保脾手术在临床得以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9.
自1990年8月至1997年1月,笔对30例外伤性脾破裂采取脾部分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脾脏的血管解剖与保脾手术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保脾手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的措施,使脾脏及其功能得到全部或部分的保留,从而免去脾脏切除术后所带来的脾脏功能丧失。近年来各种保脾手术相继问世,遗憾的是手术失败屡见不鲜,其原因之一是术者对脾门周围和脾内血管分布规律认识不足[1,2]。这就需要解剖工作者作出深入的研究,以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阐明脾脏的血管分布,从而为保脾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1 脾脏的血管1-1 脾动脉  脾动脉绝大多数发自腹腔动脉,个别的起自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胃左动脉。按照其行程可分为四段:(1)胰上段,自腹腔动脉发出后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