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Ⅲ、Ⅳ级外伤性脾破裂达到原位保脾成功,方法:对1986年7月-2000年7月间的Ⅲ、Ⅳ级外伤性脾破裂149例,分别采用脾动脉结扎加不规则脾切除术治疗87例为治疗组;脾切、自脾移植术62例为对照组,从其术后监测周围血象,免疫球蛋白,补体,B超,彩超,CT查残留脾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加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100%,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脾功能均恢复正常,脾脏原位出现代偿性增生。而对照组治愈率96.7%,死亡2例(死于脑挫伤),有并发症2例(肠梗阻1例,假性囊肿1例),术后1年脾功能恢复正常,血流变提示血粘稠度仍高于正常。结论:原位保脾术脾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Ⅲ、Ⅳ级外伤性脾破裂,应首选脾动脉结扎加不规则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管小青  顾书成 《腹部外科》2006,19(3):156-157
目的探讨脾外伤行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0月间收治的19例Ⅱ~Ⅲ级脾外伤病人施行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例均获治愈,仅1例术后3d发生延迟性大出血,重新行脾切除术外,其余均获得保脾。术后免疫功能检查正常,保留下来的脾脏血运良好。结论在坚持“保证生命,再保留脾脏”原则的基础上,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外伤疗效肯定,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浙江金华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29例脾脏占位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病人中良性19例,恶性10例。19例良性肿瘤中15例行脾切除术1例行脾部分切除术,3例腹腔镜下脾囊肿开窗术。10例恶性肿瘤中8例行脾切除术,1例累及肝左外叶及胃,同时行胃部分切除和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脾血管肉瘤因肿瘤巨大并与周围脏器粘连严重,且肝脏有转移结节,无法切除而取活检。结论脾脏占位术前定位诊断较容易,定性较为困难。脾良性肿瘤可根据情况行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目前腹腔镜腹部外科微创技术日益成熟,腹腔镜全脾切除术已在各大医疗中心及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但全脾切除术后导致的血栓形成、免疫功能低下、爆发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使得外科医生进行新的思考,比如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术因保存了脾脏部分功能而成为新开展的外科技术。然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因切除平面难以评估、术中出血难以控制,又是许多外科医师仍不敢轻易尝试的手术方式。笔者就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7月8例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或诊断为脾脏外伤(Ⅰ~Ⅲ级),经讨论后认为有手术指征和条件。术中采用二级脾蒂分离技术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脾上极切除2例,脾下极切除6例。手术时间150~350 min,平均(227.5±70.0) min;术中出血量200 (50~1 000) m L。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为5~120 mL,平均为(84.4±24.1) m L,引流管均于3~5 d拔除。术后...  相似文献   

5.
脾破裂的保脾手术治疗:附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笔者回顾性分析近11年来选择的脾破裂行保脾治疗26例的临床资料。损伤分级:I级15例,II级5例,III级6例。9例有合并伤。其中单纯缝合修补术12例;生物胶粘合止血3例;脾部分切除术5例;脾动脉分支结扎+缝合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修补术+生物胶粘合止血4例。全组患者均保脾成功,恢复顺利,3个月后复查CT,保存脾存活良好,血小板、血液免疫球蛋白和C3,C4均正常。提示按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脾破裂在III级以内无严重腹部合并伤者在基层医院行保脾手术治疗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32例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外伤性脾破裂 32例保脾手术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 1990年~ 2 0 0 0年外伤性脾破裂 32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脾修补术 12例 ,不规则脾部分切除术 16例 ,规则性脾部分切除术 4例 ,均获得成功。结论 保脾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 ,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 ,对无合并伤的Ⅲ级以内的脾破裂行选择性保脾手术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Gall3级和Gall4级的脾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03年9月行8例Gall3级和1例Gall4级的脾破裂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8例Gall3级和1例Gau4级的脾破裂脾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保留脾存活好。结论Gall3级的脾破裂在掌握适应症下行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外伤性破裂的治疗方法与经验。方法 对我院1995-2004年12月外伤性脾破裂4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脾修补术13例,脾部分切除术9例,全脾切除13例,脾切除加自体脾脏移植术5例.3例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结果 2例脾破裂患者术后因合并颅脑损伤和严重复合伤死亡,41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根据脾损伤伤情及病人的全身情况去选择手术方式,分别施行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加自体脾片移植术。如果伤情允许术中尽量保留器官,对不能保脾的伤者可行脾片移植术以保术后病人有良好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脾破裂脾部分切除术临床探讨(附7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术后脾功能变化。方法 对74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部分切除术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不规则脾部分切除术30例,规则性脾部分切除术44例,获1~8年随访者55例。结果 ①脾创面用明胶海绵双层三叠片处疗效肯定,②术后各种感染北低于脾脏全切者,③术后免疫功能无变化,⒁成人保留脾块无再生倾向。结论 脾外伤脾部分切除术疗效肯定,安全可行。只要保留有正常血循环的1/3脾  相似文献   

10.
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3例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脾血管瘤5例,脾淋巴管瘤4例,脾囊肿2例,脾恶性淋巴瘤2例。良性肿瘤中行脾切除术4例,部分脾切除术7例;有2例脾切除术后1年频发呼吸道感染,其余恢复良好。脾恶性淋巴瘤2例者行脾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1例术后生存23个月,1例术后8个月仍随访。结论: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术前诊断主要依靠B超和CT;良性肿瘤术中应尽量保留部分脾脏,脾切除术后2年内应观察感染的临床表明;恶性淋巴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唯一希望。  相似文献   

11.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居首位,随着脾脏解剖和生理功能研究的深入,使大家认识到保脾的重要性,采取了各种不同方式的保脾手术,在此我们总结了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15例Ⅱ、Ⅲ级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动静脉分支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脾脏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全脾切除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血栓等风险。保留脾脏功能的术式在脾良性疾病治疗中逐渐被认同,然而开展此类术式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脾良性占位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6月手术治疗17例脾良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行开腹脾部分切除术7例,行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术4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脾大部分切除术2例;均为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开腹脾部分切除术平均135 min,腹腔镜脾囊肿开窗术平均42 min,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平均128 min,腹腔镜脾大部分切除术平均156 min。术后病理:脾假性囊肿5例,良性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2例,脾血管瘤5例,脾淋巴管瘤1例,脾错构瘤1例。术中出血量:开腹脾部分切除术平均416 mL,脾囊肿开窗术平均10 mL,脾部分切除术平均395 mL,脾大部分切除术280 mL。术后血小板变化:脾部分切除术血小板术后平均2周恢复正常,脾大部分切除术后血小板平均3周恢复正常,术后均未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7例随访6~78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无复发及远期并发症。 结论:脾良性占位的外科治疗首选腹腔镜下保留脾脏功能的手术,二级血管离断联合脾蒂阻断是脾部分切除术中一种新的阻断方法,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13.
ԭ����Ƣ����26�����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1月至2004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26例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病人中良性14例,恶性12例。14例良性肿瘤中12例行脾切除术,2例行脾部分切除术:12例恶性肿瘤中8例行脾切除术,1例因肿瘤自发性破裂行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1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1例因肿瘤坏死感染行引流术,1例行脾联合胰体尾切除。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良性肿瘤可根据情况行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自Spencer Wells于1887年开展首例脾脏切除术至今虽已有100余年,但无论是病理脾还是外伤脾的脾脏切除术,一直沿用传统的脾脏切除术,该术式虽然有其很大的优越性,但对于复杂脾脏尤其是对侧支循环比较丰富的巨脾,该术式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术者必然要面临出血、胰漏、胃漏、结肠漏以及术后脾静脉血栓等危险。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我们自2003年起进行原位脾脏切除术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免疫学的进步,人们对脾脏功能的深一步研究,越来越认识到脾脏免疫功能的重要性,故而临床上产生了各种保脾手术甚至非手术疗法,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脾破裂,既要迅速控制出血,又要保留有良好血供和足够功能的脾组织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总结了22例Ⅲ、Ⅳ级脾损伤行脾部分切除术,实行保脾的手术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肾癌根治术中脾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癌根治术中脾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58例左肾癌根治术中27例脾损伤的临床资料。27例中保留脾脏21例(Ⅰ级损伤18例,Ⅱ级3例)。其中7例缝合脾被膜后用纱布压迫止血;ll例缝合后用氩气刀喷射,喷涂生物胶后再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另3例Ⅱ级损伤者缝合时将部分大网膜缝入,喷涂生物胶后用明胶海绵压迫6例(Ⅱ级损伤4例,Ⅲ级损伤2例)行脾切除术。结果 26例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5年,无脾脏延迟出血及脾功能异常。1例患者术后1个月死于癌复发转移。结论 脾损伤是。肾癌根治术中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左肾上极肿瘤较大、外侵时,与肿瘤分期有关,采取有效的措施能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脾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应用脾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本院近8年间收治的64例接受脾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治疗的脾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和适应证.结果 术中双重结扎脾动脉,然后根据脾脏损伤的情况决定保留脾脏的部位,保证残脾不少于原脾体积的30%.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者16例(25.0%),其中发热8例,脾窝积液1例,肠梗阻2例,左侧胸腔积液3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 对部分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选择脾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外伤性破裂的治疗方法与经验。方法对我院1995~2004年12月外伤性脾破裂4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脾修补术13例,脾部分切除术9例,全脾切除13例,脾切除加自体脾脏移植术5例,3例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结果2例脾破裂患者术后因合并颅脑损伤和严重复合伤死亡,41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根据脾损伤伤情及病人的全身情况去选择手术方式,分别施行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加自体脾片移植术。如果伤情允许术中尽量保留器官,对不能保脾的伤者可行脾片移植术以保术后病人有良好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门血管精细解剖+超声刀钳夹法应用于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为17例患者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包括外伤性脾破裂11例,脾脏良性肿瘤6例(脾脏错构瘤2例,脾脏血管瘤1例,脾脏淋巴管瘤1例,脾囊肿1例,脾脏炎性肉芽肿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改为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85.2±45.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85.5±67.0)mL;术后引流2~5 d,平均(3.0±1.2)d,引流量10~290 mL,平均(50.7±36.4)mL。术后均无活动性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行增强CT,见保留血管支通畅,脾周少量积液,脾脏边缘少部分缺血坏死,无脾脓肿、脾周脓肿形成,所保留的脾脏与术前相比有血供的区域大于30%。术后随访22个月,残余脾脏血供良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结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脾门血管精细解剖+超声刀钳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我院近12年来采用各种保脾手术治疗脾破裂71例,69例痊愈,2例死于脑外伤,全组无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我们体会:根据Gall和Schecle4级分类法,对1~2级脾损伤宜行修补缝合术。其中伤口表浅而无活动性出血者,可用医用胶粘合;3级脾损伤病人,若能保留1/3以上的脾脏,可施行脾部分切除术;4级损伤,仍应施行全脾切除,如病人全身情况允许,应争取作脾片移植。术后要注意严密观察,防止由于处理不当而发生再出血等并发症。本文还讨论了保留脾脏的意义及各保脾术式的操作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