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老年患者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型别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来自老年患者分离鉴定的大肠埃希菌株1 327株,通过K-B法作药敏试验,采用美国NC-CLS1999年推荐的抑制剂增强纸片法确认产ESBLs株,并对ESBLs进行初步基因分型。结果检出产ESBLs菌株702株,检出率为52.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氨曲南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4.5%~100.0%;PCR初步分型结果:单独携带TEM型基因的占56.7%,单独携带SHV型基因的占15.0%,携带两种基因的占25.8%。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逐年上升,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携带TEM型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绝大部分为产TEM型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2.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及主要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10株大肠埃希菌和9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的表型确定试验,同时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检测TEM、SHV、CTX-M-1、CTX-M-2、CTX-M-9耐药基因,并对其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产ESBLs阳性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占36.2%,大肠埃希菌占42.7%,总检出率为39.7%;ESBLs检出模式以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单组为底物阳性率最高,占阳性菌株的66.7%;单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一组为底物,会造成大肠埃希菌68.1%和肺炎克雷伯菌64.7%的漏检;耐药基因型分析显示,TEM、SHV、CTX-M-I、CTX-M-2、CTX-M-9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4.3%、38.3%、21.O%、24.7%、70.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以CTX-M型为主要基因型,占91.4%;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菌株占71.6%.结论 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严重,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医院急诊科3年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ESBLs表型确证试验筛选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提取产ESBLs菌的质粒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ESBLs株质粒TEM、SHV、CTX-M1、CTX-M9和OXA5种基因,并对其扩增物进行DNA序列分析,测定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共检出143株大肠埃希菌与77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84株为产ESBLs菌,占38.2%;ESBLs研究菌株全部携带TEM型、77.4%携带CTX-M9型基因;同一菌株携带2、3、4个基因的菌株比例分别为44.8%、33.3%和7.1%;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为多药耐药菌,其中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达80.0%~100.0%;碳青霉烯类对产ESBLs细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效果.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以TEM型和CTX-M9型为主,携带>2个耐药基因的产ESBLs菌株比例较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研究中发现美罗培南耐药菌株,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ESBLs基因型。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法检测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PCR)检测ESBLs基因并进行初步分型。结果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为24.14%,肺炎克雷伯菌为34.55%;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的多重耐药率高达70%以上,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对头孢西丁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多数敏感。ESBLs基因型以CTX-M型最为常见,占84.62%;30.77%检出了TEM或SHV型基因;未定型菌占3.85%。结论深圳地区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较敏感;ESBLs基因以CTX-M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Amp C酶基因型特征。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87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筛选产ESBLs/AmpC酶的菌株进行表型确证试验。对常见的SHV、TEM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和DHA-1、ACT-1 AmpC酶基因型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型确证产酶大肠埃希菌SHV、TEM、DHA-1、ACT-1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46.5%、49.5%、50.9%、32.1%,产酶肺炎克雷伯菌SHV、TEM、DHA-1、ACT-1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50.0%、26.7%、62.5%、45.8%。部分分离菌株同时携带2种或以上基因型。结论临床分离的产ESBLs与AmpC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比率较高,临床检出多重耐药细菌逐年升高,临床对产酶的多重耐药菌的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β-内酰胺酶基因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连续分离株中的存在及流行情况,为临床用药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1-10月医院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应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双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确认;PCR方法对菌株进行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结果 159株细菌中有81株检测到TEM、SHV、OXA-1和CTX-M-1等12种耐药基因,123个基因片段,主要耐药基因为TEM和SHV,其中大肠埃希菌以TEM为主,占33.3%,肺炎克雷伯菌则以SHV为主,占27.9%,且有7株SHV和LEN双阳性菌株和2株LEN得以准确区分;有16种基因型,51.9%含有>2种耐药基因,其中产AmpC酶13株,4株与ESBLs并存.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连续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高,多药耐药性严重;加强对产β-内酰胺酶基因菌株的监测十分重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7.
产ESBLs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的耐药性关系.方法 自临床分离2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LEN、CTX-M-1、CTX-M-9、VEB、GES、PER.结果 20株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LEN、CTX-M-1、CTX-M-9、VEB、GES、PER阳性率分别为75.0%、20.0%、95.0%、15.0%、70.0%、5.0%、85.0%、70.0%,β-内酰胺类药物及含酶抑制剂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TEM、LEN、CTX-M-9、GES、PER基因携带率高,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可能与细菌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有关,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并存在暴发性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天津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型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部分医院临床分离218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TX-M-1、CTX-M-2、CTX-M-8、CTX-M-9、TEM、SHV、OXA-1、OXA-2、OXA-10耐药基因,结合Tm值将其分型.结果 109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CTX-M-1、CTX-M-2、CTX-M-8、CTX-M-9、TEM、SHV、OXA-1分别为32.1%、0.9%、0.9%、33.9%、73.4%、27.5%、15.6%,携带>2种基因菌株达66.1%;10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CTX-M-1、CTX-M-2、CTX-M-8、CTX-M-9,TEM、SHV、OXA-1、OXA-10分别为49.5%、2.8%,1.8%、22.9%、78.9%、76.1%、33.0%、9.0%,携带>2种基因达82.2%;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保持高度敏感.结论 天津市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ESBLs的基因型以SHV型、TEM型、CTX-M-1型、CTX-M-9型为主,OXA呈上升趋势,各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主要耐药基因型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收集临床住院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变形菌属,通过改良Hodge试验、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分别测定KPC、金属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分析PCR产物序列并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总结产ESBLs细菌同源性的和变异情况。结果肺炎克雷伯菌中CTX型占85.0%,TEM型占77.0%,SHV型占15.0%;大肠埃希菌中3种基因型比较均衡,其中CTX占100.0%,SHV型和TEM型均为83.0%;变形菌属中TEM型占100.0%,CTX型占40.0%,未检出SHV型;同时还有携带金属酶和碳青酶烯酶的细菌检出。结论医院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耐药基因主要以CTX和TEM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携带状况和菌株的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K-B法测定自临床分离的83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等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法检测TEM、SHV、CTX-M-1、CTX-M-3、CTX-M-9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83株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CTX-M-1、CTX-M-3、CTX-M-9阳性率分别为85.5%、36.1%、22.9%、32.5%、13.3%,对丁胺卡那霉素、厄它培南、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对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及含酶抑制剂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TEM、SHV、CTX-M-1、CTX-M-3基因携带率较高,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可能与细菌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有关,临床应结合菌株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