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局灶性脑缺血可导致兴奋性氨基酸 (EAA)神经递质的释放 (主要是谷氨酸 )和随之发生的EAA受体和下游通路的过度激活。谷氨酸过度释放是脑缺血动物模型不可逆性缺血性损伤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抑制其释放或阻断其突触后受体来调节谷氨酸作用的药物是强有力的神经保护药。已经进行了许多EAA调节剂的临床试验 ,但没有一项能够单独证明其有效性。目的 :综合所有不同类型EAA调节剂的全部现有资料 ,并系统评价其对转归的影响。检索策略 :在对照试验专门资料库 (最后检索时间为 2 0 0 1年 5月 )中寻找相关试验 ,用“神经保护”或其变化词…  相似文献   

2.
脑缺血时谷氨酸兴奋毒性及药理学对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缺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EAA),特别是谷氨酸(Glu)大量释放、重摄取受阻及突触后膜EAA受体的过度激活是造成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被称为“兴奋毒性”学说,是近年来缺血性脑损伤神经机理研究的热点。现就脑缺血时Glu的释放、重摄取、受体激活、兴奋毒性机理以及对抗其神经毒性的药理学策略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中,兴奋毒性和梗死周围去极化均与谷氨酸(glutamate,Glu)大量释放、重摄取受阻和突触后膜Glu受体过度激活有关。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对抗脑缺血后谷氨酸毒性的方法和药物。  相似文献   

4.
脑缺血时缺血神经元大量释放的谷氨酸是引起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发现:腺苷及其受体激动剂、谷氨酸受体抑制剂、γ-氨基丁酸(GABA)及其激动剂和某些钙离子拮抗剂能抑制谷氨酸释放或对抗谷氨酸的毒性。这些药物的应用有助于减轻脑缺血导致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5.
对抗脑缺血后谷氨酸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中,兴奋毒性和醒死周转去经均与谷氨酸(glutamate,Glu)大量释放、重摄取受阻和突触后膜Glu受体过度激活有关。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对抗脑缺血后谷氨酸毒性的方法和药物。  相似文献   

6.
脑缺血时谷氨酸兴奋毒性及药理学对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缺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EAA)、特别是谷氨酸(Glu)大量释放、重摄取受阻及突触后膜EAA受体的过度激活是造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被称为“兴奋毒性”学说,是近年来缺血性脑损伤神经机理研究的热点。现就脑缺血时Glu的释放、受体激活、兴奋毒性机理以及对抗其这生的药理学策略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缺血时谷氨酸及抗谷氨酸毒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缺血时缺血神经元大量释放的谷氨酸是引起神经元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发现:腺苷其受体激动剂、谷氨酸本抑制剂、γ-氨基丁酸及其激动剂和某些钙离子拮抗剂能抑制谷氨酸释放或对抗谷氨酸的毒性。这些药物的有助于减轻脑缺血导致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释放谷氨酸(Glu)的兴奋性神经元损伤在局灶性脑缺血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抑制Glu蓄积的药物可使实验性卒中梗死体积缩小。目前对人类兴奋性氨基酸(EAA)的释放时程尚未作研究,因此,使用Glu释放抑制剂以及Glu受体拮抗剂的治疗窗尚不清楚。 本研究目的是要明确稳定性缺血性卒中(SIS)和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IS)Glu升高的时程。研究对象为1992年~1995年首发半球缺血性卒中24h内收住院的病人,共184(男117,女67)例、年龄39岁~89岁,平  相似文献   

9.
脑缺血时细胞外谷氨酸过度释放来源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时谷氨酸(Glu)的过度释放不仅来源于Glu能神经元及其末梢中的Glu递质,而且来源于各种神经元胞体及其末梢和胶质细胞胞浆。神经末梢中所含的Glu释放最早,其次为神经元,最后胶质细胞。递质性Glu释放以胞吐方式进行,需要Ca~(2 )和能量,是脑缺血早期Glu过度释放的主要原因,持续时间短;而胞浆中的代谢性Glu以非Ca~(2 )依赖机制释放,系Glu摄入系统的反向运输,不需要Ca~(2 )和能量,而与细胞内外离子电化学梯度的改变有关,持续时间长,是脑缺血后期Glu释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大量实验证实脑缺血引起过量谷氨酸的释放,后者加重缺血损伤。拮抗谷氨酸的任何机制都能改善梗塞范围。这类拮抗剂由伴同NMDA受体(N—甲基—D—天门冬氨酸)离子通道的非竞争性阻滞剂[如apti-gancl(cerestat)]、NMDA受体的谷氨酸识别部位(如selfotel)或甘氨酸识别部位(如 ACEA1021、GV150526)的竞争性扣抗剂或多胺识别位位的拮抗剂(如eliprodil)和纳通道阻滞干扰谷氨酸释放以及具有其他作用的药物(如Lubeluzole,619C89)等组成。临床经验提示某些NMDA拮抗剂使用的保护神经量(如  相似文献   

11.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氨基酸作为重要的神经递质,对正常大脑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脑缺血时,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是引起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除谷氨酸具有损伤效应外,甘氨酸(Gly)也有协同作用,其释放增加能扩大脑缺血损害。γ-氨基丁酸(GABA)能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或对抗氨基酸毒性。因为对神经元的作用各有侧重,所以综合分析它们的浓度变化和相互关系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死亡的本质将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为脑保护治疗的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机制主要是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钙离子超载等〔1,2〕。中药有效成分可从多个方面发挥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1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引起的神经毒作用兴奋性氨基酸(EAA)主要包括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与Glu的大量  相似文献   

13.
脑缺血时细胞外谷氨酸过度释放来源的及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缺血时谷氨酸(Glu)的过度释放不仅来源于Glu能神经元及其末梢中的Glu递质,而且来源于各处神经元胞体及其末梢和胶包浆。神经末梢中所含的Glu释放最早,其次为神经地,最后胶质细胞递质性Glu释放以胞吐方式进行,需要Ca^2+和能量,是脑缺血早期Glu过度释放的主要原因,时间短,;而胞浆中的代谢性Glu以非Ca^2+释放,系Glu摄入系统的反向运输,不需要Ca^2+和能量,而与细胞内外离子电化学  相似文献   

14.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作为重要的神经递质 ,对正常大脑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脑缺血时 ,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是引起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 ,除谷氨酸具有损伤效应外 ,甘氨酸 (Gly)也有协同作用 ,其释放增加能扩大脑缺血损害。γ 氨基丁酸 (GABA)能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或对抗氨基酸毒性。因为对神经元的作用各有侧重 ,所以综合分析它们的浓度变化和相互关系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死亡的本质将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并为脑保护治疗的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拮抗剂神经节苷脂GM1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神经节苷脂GM1是一种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拮剂,不直接作用于受体,而是通过阻止或抑制受体过度激活后所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来拮抗谷氨酸神经性毒性,不影响受体的生理活性,无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选择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iGluRs)拮抗剂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调控作用 ,探讨谷氨酸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通路在神经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5 溴脱氧尿核苷 (BrdU)标记分裂细胞 ,比较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7d和 14d时各iGluRs拮抗剂处理组与相应对照组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 腹腔注射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 (NMDA)受体阻滞剂 5 甲基二氢二苯丙环庚烯亚胺后显著抑制了大鼠全脑缺血后 7d和 14d时齿状回神经发生水平的升高 ,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较缺血再灌注 +生理盐水组各时间点明显减少 ;而α 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和 (或 )红藻氨酸受体阻滞剂二硝基喹喔啉对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增强基本没有影响。结论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MDA受体通路的激活可能促进了齿状回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后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神经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证据表明 ,脑缺血后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上调 ,并对缺血性损伤起保护作用。脑缺血诱导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上调的主要因素为谷氨酸释放、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激活、钙离子内流以及细胞膜去极化。神经营养因子对脑缺血的神经保护机制包括 :(1)拮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维持细胞内钙离子稳定 ;(2 )增强抗氧化酶活性 ,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抗自由基损伤 ;(3)抗细胞凋亡 ;(4 )增强蛋白激酶C活性 ;(5 )修复受损神经元。研究脑缺血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神经保护机制 ,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脑缺血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谷氨酸与神经元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神经元的死亡传统归属为坏死,大量的缺血性和创伤性脑损伤的动物实验发现,突触前谷氨酸释放入胞浆中,是缺血或损伤导致神经元坏死的关键步骤,既往将谷氨酸介导的神经元死亡认为是坏死,近来,国内外的实验证明,脑缺血也导致神经元膜上的谷氨酸受体活性增高,Ca^2 大量内流,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和抗凋亡剂具有保护作用,揭示坏死和凋亡机制共同存在,本文就谷氨酸引起细胞死亡的机制及死亡方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开窍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影响。方法以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为研究对象,于缺血2h再灌注48h,取脑组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结果缺血2h再灌注48h后,模型组、药物组与正常组大鼠比较,脑组织G1u及Asp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醒脑通脉大、小剂量组脑组织中Glu、As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活血开窍法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抗脑缺血再灌注后EAA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轻度高温、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组织兴奋性氨基酸 (EAA)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线栓模型 ,诱导目标脑温 ,用HPLC荧光法检测脑组织谷氨酸 (Glu)、天冬氨酸 (Asp)、甘氨酸 (Gly)含量。结果 轻度高温组Glu、Asp、Gly明显增高 ;亚低温组则明显降低。结论 轻度高温促进EAA增高 ,在持续增加Glu“兴奋毒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亚低温抑制EAA增高 ,在降低Glu“兴奋毒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