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中医学中没有对血管性痴呆的确切记录,但散见在"文痴""呆病""痴呆""善忘"等难治病范畴中。该病病变过程复杂多变,或从虚致病,或虚实夹杂。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既从整体出发,又着眼于局部,达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论述该病的中医研究,为临床更好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医五脏与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记忆减退、认识障碍、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大脑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及脑萎缩等.中医将老年性痴呆归属于"呆证"、"文痴"、"郁证"、"癫证"等病症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的关系密切.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病谟>中第一次提出痴呆是独立性疾病:"痴呆证,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惊恐而渐痴呆."清·陈士铎的<辨证录>首立呆病门,使中医对痴呆的认识逐渐完善.本文对老年性痴呆的发病与五脏的关系及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老年痴呆病经方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聚梅 《光明中医》2010,25(1):140-141
老年呆病属于中医“癫证”、“狂证”、“健忘”、“文痴”、“呆病”等范畴。1990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制定了《老年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明确了老年痴呆病范畴包括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  相似文献   

4.
老年呆病又称老年期痴呆,是发生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机能全面损害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它包括智力、记忆、语言、感觉、认知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社会交往和行为人格的改变.其中医学归属范畴包括老年呆证、文痴、善忘、语言颠倒、痴呆、郁证、癫证、狂证等病证.历代文献对于此病专论较少,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第一次提出痴呆是独立性疾病:"凡平素无痰而成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清·陈士铎〈辨证录〉首立呆病门,使中医对痴呆的认识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5.
<正>老年性痴呆是慢性大脑退行性变疾病,进展性记忆力障碍、情绪变化,行为异常等是其主要症状。现代医学称为阿尔兹海默症,在祖国医学中,属神志病范畴,称为"痴呆",《景岳全书》中有"癫狂痴呆"专篇,并提出了"郁结"、"思虑"、"惊恐"等多种致病因素,《辨证奇闻》专立有"呆门",提出"呆病"病机主要在于肝郁乘脾,胃衰痰生,盘踞心窍,致使神明不清,应以"开郁逐痰。健胃  相似文献   

6.
王飞雪  黄小波  裴卉  李浩 《世界中医药》2022,17(2):221-224,228
血管性痴呆属于中医"呆病""善忘"等范畴,现代又有"中风痴呆病"的定义,将其与其他呆病区分开来.历代医家认为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肾、脾胃、肝、心、肺等虚损均可致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五脏亏虚及气血亏虚为主,邪实以痰、瘀为主.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玄府郁阻致病""络脉虚损致病"及"三焦气化失司致病"的病机理论,补充...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的总称[1].可归属于中医"中风痴呆病"、"呆病"等范畴.本病属于神智异常的病证,其病位在心、在脑.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 ,VD)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认知障碍及痴呆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西医对该病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防治具有一定优势,尤其以补肾醒脑法为主的治疗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现概述如下。1 补肾醒脑法治疗VD的理论依据VD属中医学呆病、痴呆、健忘等范畴。汉代《华佗神医外传》首次提出“痴呆”病名,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杂证谟》第一次提出“痴呆”是独立的疾病,清代陈士铎《辨证录》首创“呆病门”。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呆病的发病与肾虚、痰浊、血瘀有关,各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肾虚浊…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在临床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而其防治在当今时代凸显出重要意义。其中医临床症型多样,各医家证候分型及辨证选方多有不同。文章从中医"呆病"入手,对目前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展望,以期进一步规范中医证型及诊治标准,协助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0.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辨证论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社会逐渐老龄化,痴呆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近年来,各国学者对老年期痴呆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国内中医界对老年期痴呆中最为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文献也日益增多。1990年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提出了《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讨论稿)》[1],这一标准确定了“老年呆病”的病名,包括西医的AD与VD等疾病,并提出了辨证分型方案。然而,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表明AD与VD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病情演变和预后都存在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呆证"、"善忘"、"癫证"等范畴.其病机有虚、火、风、痰、瘀之分,治疗有滋肾填精、益气养血、养肝熄风、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之别.柯干老师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提出血管性痴呆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脑,脾肾气虚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基础,瘀阻脑络是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关键,益气活血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多.兹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血管性痴呆(Va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变导致神经元受损引起的智能障碍综合征,其临床突出表现为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下降~([1])。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剧,VaD的发生趋势也呈快速增长。因此,其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采用"温肺降浊"法指导临床治疗,取得了不错效果。现介绍如下。1 VaD从肺论治的理论基础VaD属中医学中"呆病"范畴,陈士铎于《辨证录》中立"呆病门"阐述其病位在脑,病机为脑髓痿空,神明失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虽然是现代医学病名,但是早在中医学论治"呆病""善忘"等疾病时就有对血管性痴呆相关症状的描述,且中医藏象理论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的功能分属于五脏并通过五脏来完成[1],五脏各有所藏之神并形成五神脏理论,五脏对神各有所主,五脏虚衰则神失所养、神机失用发为痴呆,由此可见血管性痴呆的病位虽在脑,但与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笔者在宫师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和查阅古籍文献,现以五脏为纲对血管性痴呆的病机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辨证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讨论稿)   总被引:80,自引:6,他引:74  
老年呆病,自《黄帝内经》始已有很多论述。《灵枢·海论》:“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胫瘦眩晕,目无所视,懈怠安卧。”明代《景岳全书》:“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惊恐而渐致痴呆。”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中有“呆病门”。清代王清任有“年高无记性者脑髓渐空”等论述。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老年呆病已有了较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痴呆属中医老年呆病范畴,中医对痴呆的专论散见于"呆病"、"善忘"、"痴证"、"颠证"、"郁证"、"神呆"等病症中,其病机复杂,包含了中医症状学的多种病症,是脑衰老病机多元化的表现,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出发,认为老年呆病病位在脑,却是涉及五脏功能失调的全身性疾病,涉及心、肝、脾、肾诸脏功能衰退和失调."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此针法的组方和立法依据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VaD)系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伤综合征的总称,是祖国医学的新名词,1990-05,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和内科学会制定的《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讨论稿)》中正式将其纳入老年呆病范畴。而祖国医学对其症状、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瘫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性瘫痪是从胎儿期至新生儿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永久性但可变化的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属于祖国医学的"五迟"、"五软"范畴.若肌张力低下较明显者则属于"痿证",若伴有严重智力低下则属"痴呆"、"呆病".笔者结合西医分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脑瘫,并配合按摩、针剂等疗法,疗效尚好,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吴跃峰  赖新生 《新中医》2017,49(5):140-141
<正>呆病又称痴呆,是一种以记忆和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的疾病。中医古籍对本病的专论甚少,其相关症状的描述常混杂见于健忘、善忘、多忘等论述。如《灵枢·天论》"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古代呆病的专论首见于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清代陈士铎、王清任等人也对呆病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基本内容就是病机,亦即应用中医理论对疾病本质的分析结果.无论血管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都主要表现为中医"神"的病变.因此,对于痴呆的辨证论治,中医"神"的理论就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老年期痴呆也称老年呆病,临床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是由大脑的隐渐退化性改变所致.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老年呆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发达国家已达常见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我国调查资料显示老年呆病发率占总人口的5%,占调查老年人口数的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