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约75%是涉及距下关节的关节内骨折。传统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方法,临床观察发现许多患者出现足踝部疼痛,行走无力,足跟增宽及足底扁平,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随着对跟骨骨折的病理解剖的认识不断加深和内固定器械的发展,现在普遍认为手术治疗的效果要优于非手术治疗。但是对于跟骨骨折的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却存在学术上的争论。我们近年来采用跟骨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16例19侧,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卢阳春  徐斌 《江西中医药》2008,39(10):54-55
跟骨骨折通常源于足跟部突发的高速撞击,其预后主要与骨折类型以及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有关。过去多应用传统的轴向钢针撬拨疗法加石膏靴外固定治疗,但往往需石膏固定数月,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后足、踝关节往往处于僵硬状态,给后期功能恢复带来困难,并常有疼痛、足跟增宽等后遗症。对于波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开放复位越来越被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3.
跟骨骨折是临床一种很常见的骨折,近年来多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骨科采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15例16足,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跟骨骨折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大部分骨折都累及距下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在治疗上方法很多,由于跟骨在足部整体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不能恢复其解剖形态,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我院自2004年9月起,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4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本院骨科从2001年。2006年共收治跟骨骨折病人81例,其中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42例,均采用骨圆针撬拨、石膏鞋固定,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较为常见,占全身骨折的1.6%,占足骨骨折的第三位。多因由高处跌下或跳下,足跟着地,使跟骨压缩或劈开;有时外力自下而上,也可引起跟骨骨折[1]。依X线表现,可分为不波及或波及距下关节两大类,前者大多可以保守治疗,后者手术治疗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本院自2003年3月至200  相似文献   

7.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累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占跟骨骨折的60%~70%。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闭合手法复位或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等方法,对于波及距下关节面的较为复杂骨折,单纯采用石膏制动或跟骨撬拨则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并且晚期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常遗留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后遗症。2000年8月-2005年5月我科采用AO跟骨钢板来治疗波及距下关节面跟骨骨折62例,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跟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若治疗不当,常导致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可出现腓骨肌腱撞击征、跟腓撞击征、距下关节或跟骰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临床上可引起跟部疼痛、行走困难,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自2003年3月至2006年9月,作者采用洛阳正骨医院研制的跟骨反弹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骨折之一,治疗较为困难,保守治疗常遗留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行走不稳等功能障碍,相当数量的患者需行关节融合术。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要优于非手术治疗[1]。  相似文献   

10.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与行走方面起着重大作用。跟骨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占全身骨折的1%~2%,占跗骨骨折的60%,致残率高达30%[1]。致伤原因多为从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撞击所致[2]。由于其致残率高,并发症多,治疗上争论较大。本文就跟骨骨折的保守治疗与手术  相似文献   

11.
跟骨骨折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多见,其预后与骨折类型有关,但与治疗方法关系更大。无波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一般疗效较好,对于波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若治疗不当,容易遗留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采用早期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与功能锻炼相结合,中药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3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8例,其中男35例,女3例。15~20岁5例,20~30岁15例,30~40岁12例,40~50岁4例,50~60岁2例。受伤时间均在10d之内。受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足跟着地。临床检查伤跟外观肿胀,…  相似文献   

12.
跟骨骨折多见于高处坠落足跟着地冲击所致。伤后足跟横径增宽,上下径变小,贝氏用减小,以致负度,治疗较为困难且疗效不够理想。我们从82年开始对贝氏角变小的跟骨骨折患者采用了贝氏夹复位44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到道如下。三方法患者仰卧位,于跟骨内外侧用1一2%的普鲁卡因IO~ZOml血肿内麻醉.并加用度冷丁soing肌肉注射,在足踉部包裹软衬垫物,按跟骨穿针部位置Bohleis夹头,开始旋紧加压贝氏夹,使增宽的跟骨压缩回位。一般贝氏夹间距不能小于lOom,并向足底方向牵引,透视检查复位情况,观察贝氏角的改善和增宽跟骨的…  相似文献   

13.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较多,损伤后易遗留伤残,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尽管很多学者为改善治疗效果做了大量工作,但跟骨骨折特别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2001年8月-2006年12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2例25足,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伤所致,常双侧同时发生。因这种损伤多发生于青壮年,患者不能完全负重行走至少18个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许多患者伤愈后多残留足跟疼痛、足部畸形及肿胀等不良后果,所以对跟骨骨折进行积极治疗以减少疼痛和预防并发症是必需和重要的。回顾文献报道,跟骨骨折的治疗方式选择存在争议,尚未取得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5.
跟骨异形钢板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骨折临床多见,因跟骨复杂的几何形态和内部结构,其骨折类型多、情况复杂,公认为是最难以处理的骨折,若得不到理想的复位及有效固定,将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自2001年8月~2004年4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跟骨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24例,患足功能恢复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2%,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易发生于中年男性。常遗留患足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后遗症,致残率高达30%,随着患者对足部功能的诉求提高以及医生治疗理念的改变,跟骨骨折逐渐重视围手术期的干预以及对骨折复位和软组织保护的平衡,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跟骨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认识的逐渐深入,在治疗方法、治疗器材及适应证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就跟骨骨折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跟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2%,占跗骨骨折的60%,致残率高达30%[1].多见于年轻的工作人群,多因从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撞击所致[2].由于其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多年来对其治疗一直争论很大.笔者复习了相关文献,对跟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分型、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钱文亮 《中医正骨》2007,19(5):39-40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较多,损伤后易遗留伤残,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尽管很多学者为改善治疗效果做了大量工作,但跟骨骨折特别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2000年3月~2005年9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7例劲足,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的严重损伤,在全身骨折中占2%,跗骨骨折中占60%,约85%~90%累及跟距关节面。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并且周围软组织覆盖条件差,故治疗困难,愈合较差,常遗有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后遗症而严重影响患肢功能。我科自2004年5月~2010年5月采用跟骨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跟骨距下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多遗留明显的后遗症,严重者导致骨性关节炎。目前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在内固定的选择上,有克氏针张力带、外固定架、自制门形钉、螺钉、异形钢板、AO跟骨钢板等。近5年来,笔者采用AO跟骨钛板内固定,结合中医药治疗,收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