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乌梅丸加减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对其口服加减乌梅丸,对照组服用诺氟沙星胶囊合黄连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1%,对照组达7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加减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医疗费用又低,值得医学界长期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阳祛寒法(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26例口服苯乙哌啶2.5mg,3次/d,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2-4g/d,分4次口服。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96.7%,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88.5%。结论温阳祛寒法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予"曲昔派特"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评估疗效及PGⅠ、PGⅡ、PGⅠ/PGⅡ.结果 治疗组治疗慢性萎缩性炎有效率达77.0%,对照组有效率达56.7%,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PGI均较前升高(P<0.05),PGⅡ均较前降低(P<0.05),PGⅠ/PGII均较前升高.治疗组治疗后PGI、PGⅡ、PGI/PGⅡ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梅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明确疗效,且可升高PGⅠ、PGⅠ/PGⅡ,降低PGⅡ,提示可能具有改善胃粘膜病变情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氏保赤丸穴位贴敷治疗72例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王氏保赤丸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7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与蒙脱石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王氏保赤丸贴敷患儿神阙穴和足三里穴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86.1%,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显效率为72.2%,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王氏保赤丸外敷治疗小儿腹泻,能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操作简单,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阜新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眩晕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两组均进行西药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汤剂乌梅丸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眩晕改善效果。结果对照组38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32%;治疗组38例,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1%。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乌梅丸加减治疗上热下寒型眩晕临床效果较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将7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乌梅丸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来评定乌梅丸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乌梅丸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周复兴 《北方药学》2011,8(12):31-32
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乌梅丸原方口服治疗,均以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腹痛缓解、大便潜血转阴和皮肤紫癜消退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艾良英 《江西医药》2011,46(8):735-736
目的观察乌梅、苏打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疗效。方法用乌梅粉、苏打片口服治疗60例,并与6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83%,总有效率达98.3%;对照组治愈率为70%,总有效率达8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乌梅、苏打治疗婴幼儿腹泻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小儿再发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用乌梅丸加减,对照组35例常规口服颠茄片0.2~0.6mg/(kg.次)。结果治疗组在腹痛改善时间、总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梅丸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防风通圣丸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防风通圣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方对慢性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消化门诊诊断为慢性腹泻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接受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期间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腹泻症状缓解的情况。主要观察大便性状和每天大便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慢性腹泻症状显著改善,治疗组总治愈率达68.34%,总有效率95.31%,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总治愈率为25.73%,总有效率为74.26%,二者显著差异。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腹泻疗效确切,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仅服用蒙脱石散,观察组患儿服用蒙脱石散与参苓白术丸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麻仁丸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方剂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20.0%,有效率66.7%。观察组治愈率73.3%,有效率9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治疗慢性便秘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金匮肾气丸、白带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和甲哨唑片口服,胎盘注射液2ml,肌内注射,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金匮肾气丸、白带丸。3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金匮肾气丸、白带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n=35),治疗组口服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优于对照组(85.7%),P<0.05。结论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慢性乙肝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对症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给予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0.9%氯化钠溶液结肠透析及大黄乌梅合剂中药保留灌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51.4%,治疗组明显优予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慢性腹泻患儿122例,随即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60人。两组均给与补液、肠道益生菌制剂和肠道粘膜保护剂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1贴/d,将药芯对准脐部贴12h以上,3贴为一疗程。观察小儿腹泻及主要伴随症状消失时间(P〈0.01)。结果治疗6d腹泻、腹胀、呕吐消失时间和食欲好转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总有效率79.03%,对照组5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肚脐辅助治疗慢性腹泻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王氏保赤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8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治疗组给予王氏保赤丸治疗,3d为个1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7.5%,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氏保赤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梅丸联合5-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仙桃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乌梅丸,6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包括IL-6、IL-8、IL-10、TNF-α水平变化,同时比较两组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IL-6、IL-8及TNF-α均降低,IL-10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均显著升高,大肠杆菌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联合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临床中医症状评分,改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促进肠道菌群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舒肝快胃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门诊收治的1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患者知情同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舒肝快胃丸,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6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痊愈6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42%。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奥美拉唑联合舒肝快胃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郁气滞证较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