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目的比较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Dyract复合体三修复楔形缺损的疗效。方法60例285个楔形缺损牙随机分成A、B、C三组,用不同材料修复,A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B组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C组用Dyract复合体修复楔形缺损,随诊2年后的疗效。结果A组95个牙中有18个牙失败,成功率为81%,B组95个牙中有4个牙失败,成功率为96.7%,C组95个牙中有3个牙失败,成功率为96.8%。结论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的成功率稍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而Dyract复合体成功率高于另二组,并同时具有二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300个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聚羧酸锌水门汀垫底,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B组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一年后随访.结果 A组成功率为81.6%,B组成功率为95.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三种材料(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牙的疗效。方法56例288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成A、B、C3组,A组用玻璃离子水门汀,B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C组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充填修复;并在1年后随访。结果A组96颗牙中有85颗成功,成功率88.5%;B组96颗牙中有77颗牙成功,成功率80.2%;C组86颗牙中有81颗成功,成功率94.8%。结论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充填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种用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Dyract复合体、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50例237颗中、深度楔形缺损患牙,随机均分A、B、C三组。A组用Dyract复合体,B组用光固化复合体树脂3MZ100,C组用光固化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全部病例随访1年。评价内容包括保存率、颜色匹配、解剖形态、边缘密合性、有无继发龋形成、及有无术后敏感症状。结果:A组Dyract复合体组,成功率93.67%,B组光固化树脂组成功率81.01%,C组光固化玻璃离子夹层技术组,成功率96.20%。B组与A、C组比较P<0.05,A组与C组比较P>0.05。结论:在中、深度楔形缺损充填修复治疗中,光固化复合体、光固化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5.
廖烈卡 《广西医学》2010,32(9):1093-1095
目的观察不同修复材料修复磨牙邻深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0例360颗磨牙邻深龋,按就诊顺序分成3组,A组110颗用玻璃离子水门汀,B组120颗用光固化复合树脂,C组130颗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复合树脂两种材料联合修复,并对这3种充填修复分别进行对比,1.5年后随访评价其效果。结果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成功率86.36%,复合树脂修复成功率82.50%,二者联合应用成功率94.62%,联合组成功率高于单独应用组(P〈0.01)。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联合应用修复磨牙邻深龋是口腔门诊值得推荐的方法 。  相似文献   

6.
朱凤华 《当代医学》2013,(20):75-75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及光固化流动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186颗)楔缺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和光固化流动树脂进行修复,于修复后1年进行对比观察。比较3组间修复体的质量和具体失败原因。结果 1年疗效,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组的成功率为87.10%,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组的成功率为82.26%,光固化流动树脂修复组的成功率为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复1年后,光固化流动树脂修复楔状缺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同化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充填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45例(323颗)老年人根面龋患者分为三组:A组(n=102颗)用玻璃离子充填治疗;B组(n=115颗)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C组(n=106颗)用银汞合金充填治疗。1年后分别观察充填后的有效率。结果A组、B组、C组充填总有效率分别为87.25%、63.48%、80.19%。A、C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均<0.01)。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银汞合金充填修复老年人根面龋的效果明显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对于前牙的根面龋,美观要求高,视野好的,可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对于后牙的根面龋,美观要求不高,视野较差的,可用银汞合金充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修复老年人根面龋较理想的材料。方法将60岁以上100例老年人418颗根面龋患牙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Dyract复合体(DA)和Tetric F low流动复合树脂(TF)充填修复,随访1 a。结果观察1 a,4种材料修复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性,TF组成功率(97.3%)最高;DA组成功率(96.0%)次之,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5);均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成功率(83.7%)(P<0.01)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成功率(65.0%)(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etric F low流动复合树脂和Dyract复合体是修复根面龋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三种充填楔状缺损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187颗楔状缺损的患牙,分别用富士玻璃离子黏固剂、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随访观察1年.结果 三组修复的成功率分别为75.00%、81.25%、94.37%.富士玻璃离子黏固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成功率高于前两者,同时具有前两者的优点.结论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是修复楔状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择修复乳牙龋的理想充填材料。方法:178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银粉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随访观察2年。结果:3种材料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1.80%,72.41%和74.58%。两两比较,银粉玻璃离子组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银粉玻璃离子组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修复成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固化复合树脂组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修复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粉玻璃离子是修复乳牙龋较为理想的材料,其疗效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及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三种不同的楔状缺损修复方式,比较对照这三种修复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180颗尖牙或是前磨牙牙齿楔状缺损需要修复的患者64例,分为A、B、C三组,每组60颗牙齿,分别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充填后6个月A、B、C组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成功率分别为81.67%、93.33%和95.00%,其中B、C两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本质暴露的牙齿楔状缺损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具有较高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和光固化树脂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29例患者共528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玻璃离子充填修复,B组用光固化树脂修复,观察1年,比较效果。结果A组修复267颗患牙,成功234颗,成功率87.6%。B组充填修复261颗患牙,成功197颗,成功率75.5%。结论玻璃离子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效果优于光固化树脂,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光固化复合树脂和GC FUJIⅨ玻璃离子两种材料充填龋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326颗患牙)随机分为光固化树脂组(54例150颗)和GC FUJI Ⅸ组(54例176颗),光固化树脂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充填修复,GC FUJIⅨ组采用GC FUJIⅨ玻璃离子材料充填修复,随访观察一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GC FUJI Ⅸ玻璃离子材料充填修复成功率(97.2%)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87.3%)(P<0.01)。结论 GC FUJI Ⅸ玻璃离子充填深龋疗效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牙齿楔状缺损患者90例203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B组患者采用FX-Ⅱ型玻璃离子填充,c组患者采用FX-Ⅱ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加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方法。结果:C组成功率为95.6%,与A组82.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的89.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结论:联合使用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楔状缺损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方颖 《实用全科医学》2014,(8):1219-1221
目的观察富士Ⅸ玻璃离子与3MZ250光固化复合树脂用于充填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于口腔科门诊就诊的老年根面龋患者共272例,患牙392颗,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A、B两组。2组患者行充填治疗前应首先对牙龈炎和牙周炎进行相应处理,待炎症控制后方可进行充填治疗。A组给予富士Ⅸ玻璃离子充填,B组给予3MZ250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随访观察两种充填材料的充填效果。结果充填半年内,富士Ⅸ玻璃离子的充填成功率为99.03%,光固化复合树脂为97.85%,x2=0.0182,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填一年,富士Ⅸ玻璃离子的充填成功率为94.17%,光固化复合树脂为88.17%,x2=11.915,P〈0.05,富士Ⅸ玻璃离子的充填成功率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一年半,富士Ⅸ玻璃离子的充填成功率为93.14%,光固化复合树脂为79.57%,x2=30.883,P〈0.05,富士Ⅸ玻璃离子的充填成功率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失败的病例中最常见的是充填体边缘不密合,其次是充填物发生缺损。A组中6例发生充填物边缘不密合,5例发生充填物缺损,3例发生充填物脱落,2例发生继发龋;B组中19例发生充填物边缘不密合,11例发生充填物缺损,7例发生充填物脱落,1例发生继发龋。结论富士Ⅸ玻璃离子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老年患者根面龋的近期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充填一年后富士Ⅸ玻璃离子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且玻璃离子的充填操作简单,治疗舒适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和氟化钠修复预防根面龋的效果。方法选择98例60岁以上患者的214颗根面龋患牙,分别采用玻璃离子充填治疗或750mg/L氟化钠甘油糊剂涂布龋损区法处理,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复查,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玻璃离子充填法与750mg/L氟化钠甘油糊剂涂布法的成功率分别是77·88%和7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均为治疗根面龋的有效方法。对于不易形成洞形的根面龋或老年患者不愿意接受备洞时,可用涂布法替代充填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应用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对乳磨牙龋损的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夹层技术”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对121例牙齿进行修复治疗,并于1年后复查,观察修复体脱落的程度及对牙髓的影响。结果应用“夹层技术”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1.67%,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对照组为55.7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9.440,P〈0.01)。结论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应用对乳磨牙的疗效明显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18.
李秀清 《中国医疗前沿》2012,(23):64+84-64,84
目的观察银粉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治疗老年患者后牙根面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5颗根面龋坏后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银粉玻璃离子、银汞合金两种材料进行充填,随访观察2年。结果银粉玻璃离子填充组的成功率达91.41%,高于银汞合金填充组的7.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粉玻璃离子治疗老年后牙根面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流动树脂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352颗浅型楔状缺损的患牙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流动树脂充填,1.5年后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玻璃离子的成功率为80.87%,复合树脂组的成功率为83.33%,流动树脂修复浅型楔状缺损的成功率为94.17%,高于另外两组(P〈0.01)。流动树脂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组和复合树脂组。结论 流动树脂是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