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肺结核并发感染应用痰热清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120例老年肺结核并发感染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分析数据,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观察组共培养58例细菌阳性,细菌清除56例,比例为96.6%对照组共培养57例细菌阳性,细菌清除35例,比例为61.4%,两组治疗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x^2=7.2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任何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肺结核合并感染患者应用痰热清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吴锡林 《海峡药学》2010,22(6):202-20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住院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对照组和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相当,安全性好。结论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痰热清抗生素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肺癌合并肺部感染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加抗生素,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生素。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21例,无效5例,有效率86.84%,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无效15例,有效率60.53%。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应用抗生素,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李瑞东 《海峡药学》2009,21(8):136-13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58例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采用治疗原发病并给予敏感抗生素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2.8%(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5.
侯锐钢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2):926-926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对 8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症状、体征、胸部 X线、痰结核菌检查(包括涂片、培养 )、PPD皮试等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 ,在常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 ,又出现发热、咳嗽加剧、咳黄稠痰、肺部出现 口罗音或 口罗音增多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痰培养有效病菌生长等。因受肺部结核病灶阴影的影响 ,本组确诊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例中仅有 9例出现典型的肺部 X线感染灶 ,且抗感染治疗后全部吸收消散 ,因例数少 ,不作对比观察。根据上述诊…  相似文献   

6.
徐有浪 《抗感染药学》2019,16(5):873-875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氨溴索联用对肺结核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灶吸收及痰菌转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伴肺部感染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及其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6.67%(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氨溴索联用治疗肺结核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其病灶吸收和痰菌的转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45例,其中治疗组应用痰热清加抗生素,对照组应用单纯抗生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肺结核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66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继发肺部普通细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院两周内出现肺部感染者40例(60.6%),痰普通细菌培养阳性率72.4%(42/58),病原菌以克雷伯菌(20/42,45.2%)、绿脓杆菌(16/42,35.7%)感染为多,其次为混合感染(14/42,33.3%)。结论 严重的肺部基础疾病,高龄,痰结核菌阳性,接受内镜检查,激素治疗,易继发肺部普通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6,(6):1256-1257
目的:分析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痰菌转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30例,从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发热、咳痰、咳嗽、咯血、胸痛、气急),分析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痰菌转阴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患者为27例占90.00%;痰菌阴性患者为3例占10.00%;经抗结核药物治疗1月痰菌转阴患者为10例,治疗2月痰菌转阴患者为8例,治疗3月痰菌转阴患者为7例,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患者为2例且痰菌呈持续阳性以及痰菌阴性患者为3例。结论:对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值基础上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提高痰菌的转阴,缓解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近年来我院老年慢支并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本院2004年12月-2007年3月间542例老年慢支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542例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5种,前四位菌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含珠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支原体;2006年1月后,白色念珠菌上升至第一位,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由第五位升至第四位.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在老年慢支并肺部感染患者中,近一年来过度应用抗生素所致二重感染问题尤为突出,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有增多趋势,且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提示临床应遵循抗生素应用原则,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6,(5):1036-1038
目的:评价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早期个性化抗结核治疗对预防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病例314例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2例(共326例);将研究分为3个研究6组,即60岁以上患者180例分为2组;肺部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患者75例分为2组;有并发症的肺结核患者58例分为2组;上述3个研究中的对照组患者149例与病灶范围肺叶数≤2和年龄<60岁、无并发症的患者83例对照;对治疗2周痰菌减少不明显的、治疗4周痰菌仍然阳性的或治疗4周CT检查结果示肺部病变吸收不明显的患者,在原来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及早加用新的抗结核药物;治疗2月时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患者视为难治性肺结核。结果:早期个性化治疗组患者治疗2月时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具有难治性肺结核高危因素的痰菌阳性患者采取早期个性化治疗,可预防其转变成难治性肺结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经痰标本细菌培养的检测价值,为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寻找有效手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对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观察患者痰培养的结果及其对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经痰培养检测后,阳性患者98例,阳性率31.4%。312例患者在痰培养出结果前均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中抗生素的使用与药敏结果不一致的共34例,11例有效,23例无效。经调整后,21例有效,2例无效。19例与药敏结果一致且均有效。结论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经痰培养细菌检测后能正确的指导临床用药,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痰菌及药敏结果,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8例肿瘤患者均证实有肺部感染,根据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培养出大肠艾希氏菌13例,占46.4%,变形杆菌8例,占28.6%,肺炎球菌3例,占10.7%,克雷伯氏菌2例,占7.1%,霉菌2例,占7.1%,根据药敏结果,用药10-14天后,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痰菌检查转为阴性。结论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对指导临床肿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7,(1):139-141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氨溴索联用治疗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治疗的总有率、不良反应和痰菌(结核分枝杆菌外)转阴率及肺部病灶的吸收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痰菌(结核分枝杆菌外)的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氨溴索联用治疗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患者,可以迅速控制肺部感染症状,加速病灶吸收率。用药方便,不良反应较少,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16例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年龄高发于60~64岁,咳嗽占60.3%,PPD强阳性率为45.7%,痰涂片阳性率为51.7%,痰培养阴性率为56.7%,1个肺野病灶的痰菌阳性与阴性患者为11例、16例,2个,以上肺野病灶的痰菌阳性与阴性患者为49例、40例,肺部出现空洞在痰菌阳性与阴性患者为22例、20例,肺部无空洞在痰菌阳性与阴性患者为38例、36例,完成治疗及治愈者达77.6%。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灶分布与空洞的形成率在菌阳与菌阴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性,PPD强阳性率低,不重视痰培养,治愈加完成率低。结论重视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诊治,耐心的宣教,提高老年患者依从性,可提高疗效,控制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左杨松 《河北医药》2011,33(24):3762-3763
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菌阴肺结核指3次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及1次痰菌培养均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约占肺结核总数的65%~75%[1]。菌阴肺结核缺乏细菌学诊断的客观依据,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发热等非特异性肺部感染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合并抗生素治疗ICU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51例ICU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肺功能改善和提高血氧分压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控制ICU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改善通气功能,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8.
栾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517-518
目的探讨新诊断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家庭密切接触者的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结核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县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五年间痰涂片阳性的新发现的1889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指示病例,对与这些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人员进行X线胸片,结核菌素(PPD)试验及3次痰涂片检查,通过这些追踪手段来了解这些密切接触者的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结果痰涂片阳性的新发现的1889例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3.45%,且其患病率会随着指示病例排菌量的增多而增高;患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中以年龄<15岁及年龄≥55岁以上者患病率最高。结论新诊断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的家庭密切接触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比较高,且随着排菌量的增多而增高,特别是密切接触者的年龄<15岁及年龄≥55岁者的患病率更高,故应密切注意,防止活动性肺结核的蔓延。  相似文献   

19.
徐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40-41
目的:探讨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2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病痰菌转阴者24例,转阴率为75%,真菌感染除1例因重症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死亡外,余31例痰真菌培养转阴,肺部阴影明显吸收。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无复发患者。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在逐年增加,这与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易被原始症状掩盖,临床应及时行痰真菌检查,早期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一种抗生素与单一应用抗生素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结果联合治疗一周后症状减轻,体温恢复正常。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合mm并肺部感染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