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目的观察二黄归芷膏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直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二黄归芷膏直肠灌注治疗,配合心理护理、饮食调护、卫生宣教;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注射液+锡类散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黄归芷膏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显著,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验证中药九华膏直肠灌注治疗溃疡性直肠炎(ulcerative rectitis,UR)的效果,探索九华膏对直肠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予九华膏灌注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溶液保留灌肠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评价,观察其临床综合疗效、主要症状、直肠镜镜检的改善情况,3个月后对有效病例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优于对照组的64.00%(P<0.05);干预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分别在排便次数、肛门坠胀感、黏液脓血便三项上均有明显改善(P<0.05),直肠镜检查积分显示治疗组在改善直肠黏膜充血、糜烂及溃疡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通过九华膏直肠灌注,起到降低肠黏膜炎症反应、改善肠壁微循环及修复黏膜溃疡等作用,证实九华膏直肠灌注在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上有明显疗效,且该方法疗效好、复发率低、安全性好、依从性佳,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疗法.  相似文献   

3.
徐思秦 《海南医学》2007,18(8):83-83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加5-ASA(5-氨基水杨酸)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30例经肠镜证实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湿润烧伤膏加5-ASA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湿润烧伤膏40g加5-ASA1.5g,保留灌肠,每晚1次,对照组5-ASA1.5g保留灌肠每晚1次,两组患者总共4周,观察两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湿润烧伤膏加5-ASA组总有效率为80.50%,显著高于对照组(69.4%,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加5-ASA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促进溃疡的愈合,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应用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溃方辅助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溃疡性直肠炎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联合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溃方。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内镜下直肠黏膜情况积分、相关血清学指标、粪便钙卫蛋白;随访24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87.23%(41/47),对照组为68.89%(31/4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8,P=0.033)。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内镜下黏膜情况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953,6.017;P=0.005,0.000);联合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及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562,4.668,8.542,4.332;P=0.000,0.000,0.000,0.000)。联合组的复发率为12.77%,对照组复发率为26.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消溃方辅助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显著,能更好控制肠道黏膜炎症,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评价在放疗早期用中药直肠黏膜保护剂保留灌肠进行临床干预、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直肠黏膜保护剂——"乌芨汤"保留灌肠干预、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并与5%甲硝唑液保留灌肠作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直肠黏膜保护剂保留灌肠早期干预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比较西医治疗手段有独到之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两种直肠给药方法对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6例渍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中药免煎剂加生理盐水150mL,直肠滴入法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中药免煎剂加生理盐水25mL,缓慢直肠注入法治疗,观察药物保留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体内药物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免煎剂加生理盐水25mL,配成糊状液直肠注入,可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保留时间,提高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报》2020,(2):407-411
目的:观察消溃方辅助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溃疡性直肠炎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联合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溃方。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内镜下直肠黏膜情况积分、相关血清学指标、粪便钙卫蛋白;随访24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87. 23%(41/47),对照组为68. 89%(31/4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48,P=0. 033)。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内镜下黏膜情况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 953,6. 017; P=0. 005,0. 000);联合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及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 562,4. 668,8. 542,4. 332; P=0. 000,0. 000,0. 000,0. 000)。联合组的复发率为12. 77%,对照组复发率为26. 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3)。结论:消溃方辅助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显著,能更好控制肠道黏膜炎症,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白克运 《当代医学》2011,17(16):153-154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对照组33例,给予甲硝唑、地塞米松、锡类散、庆大霉素混合溶液保留灌肠.10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较对照组(75.76%)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症状改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溃疡性直肠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取复方黄柏液5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对照组15例,取康复新液5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灌肠不适感发生率为6.7%,对照组灌肠不适感发生率为4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但灌肠耐受性复方黄柏浚明显优于康复新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庆大霉素直肠滴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50 mL加庆大霉素8×104 U加入0.9%氯化钠液50 mL充分混合后,加温至38 ℃左右,缓慢直肠滴入,每日早晚各一次,15 d一个疗程,间隔5 d行下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病情稳定后口服美沙拉嗪缓释片1 g/次,1次/d,巩固疗效。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片1 g/次,3次/d,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治疗组剂量巩固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总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7.4%,治疗组总有效率80.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轻微胃部不适、恶心症状发生,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庆大霉素直肠滴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临床上采用中药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西药安宫黄体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并对其r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2011年6月至2013#-6月期间门诊收治的1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病例。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临床采用西药安宫黄体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病情都得到了控制,其中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7.3%(73/75),显著性大于对照组的73.3%(55/75),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为(2.2±1.4),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2±1.6),P〈0.05;观察组的疼痛时间为(2.7±1.1)h,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8.9±2.4)h,P〈0.05。结论中药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西药安宫黄体酮片在临床上能有效的治疗原发性痛经,并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背景]应用比亚芬混悬液直肠灌注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观察其疗效.[病例报告]将8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为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及对照组(20例),实验组直肠灌注给予比亚芬混悬液,结果见治愈为22例(32.4%),显效为32例(47.1%),好转为9例(13.1%),无效为5例(7.4%),总有效率为92.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比亚芬混悬液直肠灌注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影响机制的研究。方法入院确诊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和对照组(SASP)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镜变化、临床疗效及血清IL-6、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的IL-6、TNF—αv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t值分别为12.36,12.75,12.24,12.42,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27,12.35,P〈0.01。结论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考虑可能是通过降低IL-6水平、TNF-α而起作用的,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田少雄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11-113
目的探讨五草汤加10%大蒜浸液配合毫米波辐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经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0例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五草汤加10%大蒜浸液配合毫米波辐照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组,10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肠镜分级及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8,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腹泻、腹痛、黏液便、矢气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脓血便、肠鸣、腹胀、矢气、畏寒、神疲乏力、里急后重、腰酸、纳差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肠镜像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镜像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5例恶心、厌食,但能完成治疗。1例皮肤轻度瘙痒.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五草汤加10%大蒜浸液配合毫米波辐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枫蓼肠胃康胶囊联合关沙拉嗪对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57例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天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组采用枫蓼肠胃康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肠镜、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肠镜、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26%,明显低于对照组(5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06,P〈0.05)。结论枫蓼肠胃康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溃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IL-8、IL-10的影响.方法: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观察组以消渍散治疗;对照组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疗程均为2个疗程,观察消溃散疗效及其对患者IL-8、IL-10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改善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以及结肠镜下粘膜修复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可降低血清IL-8、血清IL-10的水平接近健康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溃散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L-8水平和IL-10的水平,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排便症状.  相似文献   

17.
李霞 《中外医疗》2012,31(26):121-122
目的探讨碘仿氢氧化钙(Vitapex)糊剂在乳牙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口腔科2009年6月—2011年12月治疗的根尖周病患儿87例,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3),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观察两组患儿术后1周的疼痛情况以及半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36%、1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43%、92.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疗效较好,疼痛较轻,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相似文献   

18.
王朝阳  冯燕  冯乐 《西部医学》2014,(2):199-200,203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中西药物综合干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结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的观察组及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时间、费用、复发以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10%,优于对照组的75.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时间、费用、复发情况、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躯体因子、强迫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以及人际因子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中西药物干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不仅疗效佳,复发率低,而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把163例小儿肺炎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和记录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清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肺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白介素2(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OD水平在治疗后明显升高,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34%,而对照组仅为87.6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