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在有效缓解肺癌骨转移患者姑息放疗导致的疼痛加重及其安全性。  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3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观察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其中观察组51例,对照组52例,分别于放疗后给予地塞米松(5 mg,iv)/安慰剂(生理盐水1 mL,i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疼痛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51例患者中13例(25%)发生疼痛加重;对照组的52例患者中20例(38%)发生疼痛加重(P = 0.03)。  结论  地塞米松可减少肺癌骨转移放疗引起的疼痛加重,该结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其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主要症状为疼痛、功能障碍等,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的常见并发症。临床常以姑息治疗为目的,以利消除症状、减少痛苦,其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放射治疗较为理想,本文对1993~2004年期间因乳腺癌骨转移行姑息放疗的195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3.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及放疗止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放射治疗是骨转移疼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回顾本院1993年至1996年收治的50例肺癌骨转移病例,对其诊断及放疗止痛加以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0例均为肺癌骨转移,放疗止痛患者。男39例,女11例;年龄32...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 36例晚期肺癌伴骨转移的病人进行了综合治疗 ,随机恰好为三组进行了生活质量的观察 ,生存期的追踪 ,认为原发灶的动脉灌注化疗 ,配合静脉化疗和疼痛明显的骨转移灶姑息性放疗 ,是较好的一种治疗手段。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我院 1996年 4月~ 1998年 10月住院病人 36例。其中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36~ 75岁。全部病例均为病理确诊 ,其中腺癌 19例 ;小细胞癌 14例 ;鳞癌 2例 ;鳞腺癌 1例。 36例肺癌均经ECT或CT证实为骨转移病人 ,其中 2 6例为广泛骨转移。二、方法 本文全部病例随机分为 3组 :第 1组 10例 ,采用原发灶支…  相似文献   

5.
艾本加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本加放疗与单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间的单发性骨转移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结果单放疗组疼痛总缓解率为85.0%,放疗+艾本组为9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放疗+艾本组止痛起效较快且新的骨转移发生少(P〈0.05).结论艾本与放疗合并使用治疗恶性肿瘤单发性骨转移止痛快,并能防止新的骨转移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药配合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放疗加中药在肺癌骨转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在放疗期间配合使用中药扶正减毒颗粒对23例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治疗,放疗剂量25Gy~60Gy,扶正减毒颗粒饭前温开水冲服,1袋/次,3次/日。结果:疼痛完全缓解率(CR)为56.5%,总有效率(CR PR)达91.3%,KPS评分较疗前增加者占91%。随访中位生存时间9.3个月。治疗后复查WBC中位值4.74×109/L,较疗前下降约24%,PLT中位值130×109/L,较疗前下降约16%。结论:放疗加中药能迅速而有效的缓解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症状,并减少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特征,提高肿瘤骨转移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35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生存期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骨转移男性多见,原发肿瘤以肺癌(44.5%)、乳腺癌(11.0%)多见.转移部位以胸椎(51.0%)、肋骨(43.1%)、腰椎(42.3%)、骨盆(26.8%)等多见.骨转移灶多发常见(83.4%).75.2%的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少数以局部肿块、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为主要临床表现,78例(22.0%)患者无症状.影像学表现以溶骨性破坏为主(82.2%).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放疗、姑息性手术、双膦酸盐类药物及止痛等综合治疗.骨痛治疗临床获益率为98.5%,影像学有效率为72.2%.中位生存期为13.9个月,其中前列腺癌骨转移为34.9个月,肝癌骨转移为4.6个月.未合并其他部位或脏器转移者生存期长,中位生存期可达14.7个月,骨转移灶单发与多发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结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应争取早期诊断,其治疗应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目标,以姑息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骨转移癌疼痛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较为理想的治疗骨转移疼痛方法.方法63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单独放疗、博宁联合放疗及博宁联合化疗.结果单独放疗组控制骨痛有效率为85.7%,博宁联合放疗组为95.6%,博宁联合化疗组为75.0%.结论博宁联合放疗可有效控制骨转移疼痛.  相似文献   

9.
10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分析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以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0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骨转移以40~80岁为发病高峰(78.7%),原发灶男性以肺癌,女性以乳腺癌最为多见.转移部位以脊柱、肋骨、骨盆等部位多见.多数患者(86.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少数以局部肿块、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为主要临床表现,13.9%的患者仅以原发灶症状就诊时发.现骨转移.影像学以溶骨性多见(79.3%),16.7%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碱性磷酸酶升高.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止痛药应用及放疗、姑息性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结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复杂.应结合骨扫描、X线、CT等手段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NP方案联合局部放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NP方案联合局部放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60例鼻咽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单放组和放化综合组各30例,单放组针对骨转移疼痛最剧烈处照射,行局部小野照射或适当扩大照射野.对于多发性骨转移患者,则着重选择2-3个疼痛最明显的部位放疗,总剂量30-46Gy/3-4.5周.放化疗综合组化疗采用NP方案,长春瑞滨(NVB)25mg/m2,d1、d8,顺铂(PDD)20mg/m2,d1-d4,21天至28天为1个周期.在放疗前行第2周期化疗,在化疗间歇期开始放疗,放疗方法与单纯放疗组相同,所有患者均行4周期化疗.结果:近期疗效:单放组和综合治疗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83.3%(25/30)和80.0%(24/30),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CR综合组(26.7%) 高于放疗组(13 .3%).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MST) :单放组为5.3个月,综合组为7.6个月;1年生存率:单放组10.0%(3/30),综合组23.3%(7/30),差异有显著性(P<0.05).疼痛改善情况:单放组和综合治疗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和93.3%(28/3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P方案联合化疗加局部小野姑息性放疗对鼻咽癌骨转移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骨转移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69例癌症骨转移病人接受不同分次量的放疗观察放疗后产痛缓解情况。结果 放疗止痛总有效率为85.5%,大分割剂量组因其生物剂量相对较高,放疗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放疗组。结论 放射治疗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癌性疼痛是癌症病人尤其是中晚期病人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顽固性疼痛,因此,控制癌痛对改善生存质量极其重要。本科室从2001年11月至2005年6月对52例骨转移癌共82处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放疗期间给予精心的护理,使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无病理性骨折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骨转移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69例癌症骨转移病人接受不同分次量的放疗 ,观察放疗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放疗止痛总有效率为 85 5 % ,大分割剂量组因其生物剂量相对较高 ,放疗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放疗组。结论 放射治疗骨转移引起的疼痛 ,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平移扫描式全身放疗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12月接受全身治疗5例多处骨转移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按预定计划完成放疗,1例患者因Ⅳ度骨髓抑制中断治疗13d。5例患者全身放疗后疼痛完全缓解。1例骨转移病灶完全消失,4例溶骨性病灶部分缩小、钙化。随访至2009年6月,2例存活,3例死亡。治疗期间1例出现Ⅰ度骨髓抑制,4例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无视力障碍、放射性肺炎和肝肾、心脏损伤。[结论]平移扫描式全身放疗对多处骨转移患者是一项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从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75例骨转移癌患者,均进行了姑息减症放疗,疼痛缓解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75例骨转移患者共有120处骨转移灶,其中单发骨转移42例,男32例,女10例;多发骨转移灶33例,男20例,女13例。33例多发骨转移者共有78处骨转移灶,最少2处,最多4处。年龄39~78岁,中位年龄56岁。原发癌部位:肺癌43例,乳腺癌16例,肾癌7例,纵隔肿瘤3例,鼻咽癌2例,食管癌2例,甲状腺癌1例,前列腺癌1例。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脊椎、肋骨、骨盆、肩胛骨、四肢长骨、小趾骨。所有病例均经X线、ECT、CT或MR I…  相似文献   

16.
<正>约50%以上的晚期肺癌患者存在骨转移,骨转移可以引发患者疼痛、病理性骨折等事件,大大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甚至缩短患者生存期[1]。对发生骨转移的癌症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唑来膦酸可以对破骨细胞活性进行抑制,诱导其凋亡。为探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应用价值,我们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肺癌骨转移伴疼痛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10日至2014年1月10日收治的98例肺癌骨转移伴疼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艾本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恶性肿瘤一旦发生骨转移后,常出现顽固性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等,严重者影响生存质量。过去常行单纯放疗和/或化疗及姑息性麻醉止痛治疗,疗效差,持续时间短。选择我院及汉口空军医院住院及门诊骨转移癌患者42例,其中22例应用第三代双膦酸制剂-伊班磷酸纳(艾本)联合放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癌姑息性切除适应症选择及预后分析(附5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外科手术的意义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均采用外科手术尽量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疗及化疗.结果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保守疗法,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及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3.4%、69.6%、58.9%及32.4%.结论姑息性肺癌切除结合放化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中晚期肺癌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骨膦与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59例肺癌骨转移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了肺癌骨转移的特点,着重探讨了骨髓与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骨转移癌的发生率为30%~85%,比原发性骨肿瘤高,其中80%由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引起。我科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对128例骨转移癌患者采用单独放疗或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