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的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分析心理弹性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简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84名湖南省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为34.54±6.92和57.77±11.03;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479~0.512,P0.01)。居住情况、经济是否需要别人帮助、近1年用于治疗慢性病总费用及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结论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均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弹性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因此,应该对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开展相关疾病专题讲座、加强其服药依从性、加强社区体检服务、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及增强社会支持系统等措施来提高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社区康复治疗是针对慢性病人群开展的有效治疗措施,健康教育可以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起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论文针对影响患者在社区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提出了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防治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病情状况及卫生服务现状,为社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基础和保证.方法:本文选取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30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糖尿病组(n=123)、高血压组(n=115)和脑卒中组(n=62),并将社区100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组,调查的方式选择自制调查问卷入户面对面调查.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组以及脑卒中组患者药物与非药物相关资料掌握率以及健康行为方式的认知率与健康组老年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获得慢性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有广播、电视、报纸以及亲朋好友聊天.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医疗保健需求得不到满足,应该积极地开展"三级预防"工作,建立健全的老年患者医疗保障制度,完善社区服务,有效地解决老年人医疗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防治知识认知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社区慢性病老人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与行为的调查,为社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彭浦社区146名老人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其中有103名慢性病老人,包括高血压患者40例、脑卒中患者20例和糖尿病患者43例;43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病老人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平均知晓率为16.04%,对慢性病治疗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8.13%,对慢性病防治措施平均知晓率为55.83%;能够坚持慢性病规范治疗的占68.13%;慢性病防治知识主要渠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亲朋好友,分别为22.60%与30.14%。结论社区慢性病老人对疾病认知不足,社区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宣传不够,慢性病随访监测内容尚不全面,应加强慢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及对社区人群的健康行为指导,为社区慢性病居民提供切实可及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预防控制社区居民慢性病的发生发展,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的发病率.2004-2007年,荆门市疾控中心对凯龙社区居民开展了慢性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随访管理,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研究证实,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开展以成人为基础连续、系统的慢性病相关因素监测,是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以及相关因素的现状,是进行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及不良行为干预的基础,是社区防治慢性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讲座对老年慢性病的预防及治疗意义。方法选择本社区3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建立档案,针对其疾病种类及特点,进行多样化的健康教育讲座,对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监测。结果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后,所有患者对健康意识、老年慢性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生活习惯改善率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社区医疗机构中应该多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讲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对其生活状态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18岁以上社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现状、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以及卫生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面对面问卷方式,调查了2 320名18岁以上的社区居民.结果 社区居民慢性病标化患病率为28.4%,患病率前3位为高血压(21.83%)、骨质疏松症(7.04%)和糖尿病(6.34%).慢性病知识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9.3%和86.0%.认为慢性病可以防控的居民占81.8%.慢性病患者的卫生需求中,对方便和舒适的就医环境需求占80.6%.结论 上海市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情况严重,需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掌握社区居民对于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服务性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数学分层抽样调查法,对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现状及其需求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于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从大到小依次为:慢性病的管理、妇女在更年期的保健、康复治疗及计划外的免疫。通过根据相关的分析方法,社区内部居民的慢性病患者情况和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影响整个社区居民对于保健需求服务的关键性因素。结论在进行社区居民公共预防保健的过程中,应首先增强对于慢性病针对性管理,在社区内部开展有效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此外应对社区居民公共卫生预报保健服务的成本进行测算,以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社区预防保健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的现状,为增强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和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全面总结了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现状,综合分析了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慢性病患者缺乏非药物治疗的信念,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监测和评估机制及社会支持环境。影响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社会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患者自身。结论维持性是非药物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与健康宣传及提高慢性病患者自身的健康管理知识知晓率及家庭支持为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信念及改善慢病患者的态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是人们在健康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备用价值的电子化历史记录,是电子病历的高级形式,是涵盖社区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和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健康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慢性病管理能力培养现状,为改进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慢性病管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武汉市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甲医院和医科院校共190名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2.0%的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认为培养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慢性病管理能力对我国慢性病管理非常重要,56.8%的卫生系统人员认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慢性病管理能力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当前慢性病管理需求。卫生系统人员认为培养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慢性病管理能力应去医院慢性病相关科室(89.5%)、社区(92.6%)以及疾控中心(86.4%)等慢性病相关机构参加实践学习,有针对性地培养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慢性病管理能力。结论被调查的卫生系统人员认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慢性病管理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我国慢性病管理现实需求,应强化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在社区、疾控和综合医院慢性病科室等相关慢性病医疗机构实践学习,提升其慢性病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社区医疗场所成为了许多慢性病、多发病以及常见病等的就医场所。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患者需进行长期综合性治疗,社区门诊因医疗费用低且就诊方便,成为了糖尿病患者首选的就医场所。但是目前许多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不高,再加上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缺乏运动锻炼,导致血糖控制情况不佳。因此,在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一种治疗,健康指导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方式与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阐述,使糖尿病患者掌握正确的相关知识,从而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早期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结果。方法:通过入户调查、居民健康体检及门诊就诊患者进行慢性病筛查,并给予社区早期干预。结果:通过社区早期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慢性病管理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结论:社区早期干预能够有效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居民个人和社会医疗费用,促进社区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了解慢性病患者对社区管理服务需求和综合满意度,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方法]对天津市6个市(区)接受慢性病管理的196个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据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基本理论,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慢性病社区管理质量差距模型,运用SPSS 17. 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患者对社区慢性病服务的管理质量中移情性最高(22. 48),保证性最低(15. 21);期望质量中,移情性最高(26. 64)、响应性最低(17. 87)。患者对社区慢性病管理质量保证性和移情性的Logistic分析中,保证性方面,病种数与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呈负相关关系;移情性方面,不同文化程度与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患者对社区慢性病服务管理质量的感知值低于期望值;不同病种数的患者,病种数越多,在对社区慢性病管理质量保证性方面,期望值与实际感受值之间的差距越小;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在对社区慢性病管理质量移情性方面,期望值与实际感受值之间的差距越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通过一系列持续不断的措施,提高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疾病认知的主动性和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利用开展高血压一级预防、健康教育、生活行为干预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体化的指导以及连续性、综合性、可及性的服务,创建有利于高血压防控的环境,在一般人群中提高预防高血压认知;在高危人群中降低高血压的发生,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管理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结果: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开展高血压的社区防治,作为高血压防控的一种积极有效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结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地,开展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预防治疗,是有效防治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生、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将慢性病的日常防治转移到社区、家庭,能够更深入地开展慢性病的日常健康宣教、预防治疗工作,减少慢性病发病率,促进人群健康.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广外社区进行社区诊断,了解该地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社区健康管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外社区随机抽取7个居委会5 600人采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抽血化验方法.结果 广外社区7种常见慢性病排序依次为:高血压28.81%、血脂异常26.35%、糖尿病12.25%、冠心病10.16%、慢性骨关节病9.81%、脑卒中5.48%和COPD2.07%,平均患病率为13.56%,7种慢性病占常住人口的53.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年龄、体质指数、饮食嗜咸及缺乏体力活动是慢性病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广外社区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流行水平,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慢性病防治领域,除了专业医疗机构开展专门治疗之外,更多的应该放在家庭与社区层面,充分发挥出家庭与社区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对慢性病患者的防治作用,进一步提高慢性病患者康复疗效和管理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以进一步提升社区慢性病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应用唱歌、打太极、舞蹈、器乐演奏等干预措施,观察其对慢性病及高危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慢性病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617名50岁以上的社区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以自愿原则分成五组,分别为唱歌组、太极组、舞蹈组、器乐演奏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课程,对照组参加与干预措施无关的其它课程,干预措施持续15个月,分析各组健康效果、复原力、抑郁患病率等心理健康情况。结果各干预组干预后健康效果测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包括大脑执行功能、心理健康、精神状态、体力活动、自尊心等方面,在复原力方面干预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干预组的干预效果存在差异,唱歌组和太极组大脑执行功能得分最高,太极组和唱歌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得分最高,太极组和舞蹈组在自尊心方面得分最高,在复原力方面太极组得分也较高,器乐演奏组在大脑执行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得分较高,但在社交技能、体力活动、复原力中的家庭关系、朋友支持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效果不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太极在促进大脑功能和预防抑郁方面效果显著,唱歌、舞蹈在预防大脑功能衰退和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面十分有效,器乐演奏能促进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