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急性和慢性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活动期和稳定期结核感染患者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浓度、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ESR,分析C-反应蛋白在急性与慢性感染组间、各不同病原体感染组间的差异和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细菌感染组CR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慢性细菌感染组和急性病毒感染组、急性结核感染组以及急性寄生虫感染组(P〈0.01);慢性细菌感染组CRP浓度高于其他慢性病原体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寄生虫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结核感染组CRP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结核感染组(P〈0.05),但慢性结核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则CRP对指导急性细菌感染的诊断和尽早指导抗细菌感染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N定和白细胞(WBC)计数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30例,其中细菌感染组130例,病毒感染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50例,并以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的CRP和WBC。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的阳性率。各感染组的CRP和WBC阳性率,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和WBC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在新生儿支气管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支气管感染新生儿2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156例、病毒感染组56例,并选择124例新生儿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问感染性疾病中不同严重程度患儿CRP及血常规检查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照组i组问CRP、WBC、NUET、LY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CRP出现大幅升高;细菌感染组中重症感染与普通感染CRP、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细菌感染组中CRP与WBC呈正相关(r=0.539,P〈0.05),CRP与NETU无相关性(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CRP与WBC均出现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联合血常规监测对新生儿支气管感染疾病的病原体鉴别、诊断及病情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丽 《医学综述》2012,18(2):319-32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小儿肺炎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2例)和病毒感染组(54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RP、WBC,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CRP、WB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RP、WBC、CRP+WBC三项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结论血清CRP、WBC联合检测对肺炎病原体的鉴别和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提高了细菌性肺炎诊断的准确性和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12月期间儿科门、急诊上呼吸道感染儿童450例CR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450例中细菌感染组CRP和WBC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0例CRP阳性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则轻度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能初步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联合应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及血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60例为细菌感染组,同时选取病毒性感染患儿60例为病毒感染组,健康体检小儿6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CRP、PA以及血常规中的白细胞(WBC)计数水平,比较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儿CRP、PA以及WBC的阳性率。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P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RP、PA、WBC阳性率分别为96.67%、90.00%、91.67%,均高于病毒感染组的6.67%、10.00%、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A以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对于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CRP、WBC和ESR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沉(ESR)的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为细菌感染组35例、病毒感染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CRP快速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及ESR测定仪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ES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CRP、WBC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砌.01),但ESR无显著差异(P〉0.05);病毒感染纽CRP、WB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ESR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时,CRP、WBC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而ESR阳性率低,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早期鉴别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诊断结果,将其分为A(细菌感染)、B(病毒感染)C(其他感染)三组,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儿的WBC、CRP水平均显著高于B、C两组,P<0.05;A组患儿治疗后的WB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WBC+CRP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RP、WBC(P<0.05)。结论:对于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患儿,其C反应蛋白的反应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其在细菌感染中的水平最高,在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水平次之。将血常规检测配合C反应蛋白用于鉴别诊断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A(细菌感染)、B(病毒感染)C(其他感染)三组,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儿的WBC、CRP水平均显著高于B、C两组,P<0.05;A组患儿治疗后的WB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WBC+CRP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RP、WBC(P<0.05)。结论:对于不同病原体感染,C反应蛋白的反应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其中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中的水平最高,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次之,血常规检测配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常规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阳性诊断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102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实验组,包含45例细菌感染,3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23例病毒感染;纳入同期9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常规(WBC)及血清PCT、CRP水平、不同感染类型WBC及血清PCT、CRP水平,并对比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实验组WBC、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者WBC、PCT、CRP水平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病毒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者WBC、PCT、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阳性检出率在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及病毒感染患者中高于WBC、PCT、CRP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PCT、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及细菌感染阳性检出率,可为临床评估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130名患儿分为细菌和病毒感染组,30名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治疗前对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WBC和CRP,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候再检测WBC和CRP,比较治疗前后结果.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WBC、CRP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全血 CRP有显著差异(p<0.05),WBC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血CRP可作为区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WBC联合全血CRP检测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常规联合 C -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18例,根据临床诊断,将病毒感染分为对照组,细菌感染分为试验组,每组59例,对其进行血常规检验以及 CRP 检验,再对试验组患儿分别进行血常规、CRP 检验、血常规联合 CRP 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CRP 浓度及试验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试验组的 WBC(16.36±3.98)×109/L、CRP 浓度(39.43±10.06)m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WBC(5.41±1.61)×109/L、CRP 浓度(4.79±1.46)mg/L;血常规联合 CRP 检验的阳性率(93.22%)明显高于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62.71%)、CRP 检验的阳性率(66.10%),其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血常规联合 CRP 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对小儿的细菌、病毒感染能够做出明确判断,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赵小鹏  贾彦卿 《中国医疗前沿》2011,(15):59+57-59,5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8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214例,病毒感染组89例,支原体感染组77例,分别进行CRP、ESR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测,并与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10例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CRP在细菌感染组阳性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病毒及支原体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CRP、WBC计数、ESR阳性率在细菌感染组均有增高,与病毒及支原体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细菌感染时,CRP敏感度较WBC计数、ESR高,有统计学意义。③恢复期CRP及WBC均有下降(P〈0.05),其中以CRP下降最为显著(P〈0.01),ESR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RP检测可作为区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同时结合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伴中性粒细胞的升高,血沉的增快对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快速有效,同时在临床疗效观察上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测定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意义。方法:采集15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PCT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细菌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和WBC阳性率(P<0.01)。结论:PCT有助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性炎症与非细菌性炎症的临床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白细胞( WBC)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患儿为细菌感染组,有88例患儿为病毒感染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儿童为对照组。在患儿入院时抽取静脉血作WBC与hs-CRP的检查,健康儿童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三组儿童的hs-CRP与WBC的检测结果以及阳性率。结果细菌感染组的hs-CRP与WBC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儿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菌感染组的hs-CRP与WBC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儿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s-CRP和WBC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具有提高诊断结果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异型淋巴细胞对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分别检测细菌性感染组(42例)、病毒性感染组(45例)、健康对照组(40例)患儿的全血CRP、WBC和异型淋巴细胞。结果:细菌感染组的WBC、CRP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细菌感染组患儿WBC和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率(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的阳性率(P0.01)。病毒感染组的异型淋巴细胞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和CRP的阳性率(P0.01)。结论:感染性疾病儿童检测CRP、WBC及异型淋巴细胞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异型淋巴细胞对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分别检测细菌性感染组(42例)、病毒性感染组(45例)、健康对照组(40例)患儿的全血CRP、WBC和异型淋巴细胞.结果:细菌感染组的WBC、CRP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细菌感染组患儿WBC和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率(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的阳性率(P<0.01).病毒感染组的异型淋巴细胞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和CRP的阳性率(P<0.01).结论:感染性疾病儿童检测CRP、WBC及异型淋巴细胞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我院200例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90例,病毒感染组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即抽取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SAA和CRP及血常规结果,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A和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WBC及血清SAA和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血清SA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细菌感染组,但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儿血清SAA和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对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早期鉴别诊断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良光 《当代医学》2013,(13):37-38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WBC)检测应用于小儿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8例肺炎患儿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并以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CRP、WBC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毒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CRP、WBC及CRP联合WBC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结论 CRP联合WBC检测对于小儿肺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感染性疾病儿童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探讨其在局部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瑞士罗氏 Cobas 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150例(包括60例局部细菌感染患儿、50例病毒感染患儿、40例健康体检儿童)研究对象的 PCT,同时进行血常规、CRP 检查。比较3组儿童 PCT、CRP 及白细胞水平差异。结果:局部细菌感染组患者 PCT 浓度较病毒感染组患者高(P〈0.05)。病毒感染组患者 PCT 浓度较对照组儿童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细菌感染组患者 CRP 浓度较病毒感染组高(P〈0.05)。3组白细胞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儿 PCT 浓度较病毒感染患儿高,对于鉴别局部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