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费云敏 《吉林医学》2006,27(7):781-781
目的: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力。方法:10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的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9%,P<0.01。结论:匹多莫德可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160例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拍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痊愈72例,显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5%;对照组痊愈5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调查16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匹多莫德可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莎莎 《中外医疗》2014,(31):131-132
目的对应用匹多莫德对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的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抗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时间(5.12±1.07)d和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7.80±1.68)d明显短于对照组(7.95±2.34)d,(11.26±2.81)d;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5%)。结论应用匹多莫德对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二组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显效3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Ig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显著提高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84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听诊得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治疗6个月内,观察组发生感染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其复发,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何培安  李萍 《当代医学》2014,(28):145-146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陕西省西乡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60),对照组予常规呼吸道感染治疗,观察组再采用匹多莫德治疗,治疗后观察组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D 3+,CD 4+及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D 3+,CD 4+及IgE水平分别为(68.4±7.4)%,(41.3±6.5)%及(111.2±9.4)ng/L,对照组CD 3+,CD 4+及IgE水平分别为(57.3±7.1)%,(34.1±6.3)%及(153.3±10.5)ng/L。治疗后2组患者CD 3+,CD 4+及IgE水平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36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25例,总有效8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χ2=5.52,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个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黄芪精口服液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常规抗感染治疗,50例观察组则使用匹多莫德联合黄芪精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仅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匹多莫德联合黄芪精口服液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促进呼吸道感染恢复,降低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急性期发热、咳嗽、扁桃体肿大、肺部罗音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显著降低,总有效率93%.结论 匹多莫德口服液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的免疫治疗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莫校棋  ;陈丽莲 《吉林医学》2014,(20):4434-4435
目的:探讨左旋咪唑与匹多莫德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换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分为左旋咪唑组、匹多莫德组以及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左旋咪唑组与匹多莫德组的患儿疗效较好,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病时间缩短。结论:采用左旋咪唑与匹多莫德都能够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行有效治疗,左旋咪唑价格低廉、服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匹多莫德联合童康片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214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童康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2%明显高于对照组82.24%,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 <0.05);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两组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同康片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不明显,安全可靠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莹 《大家健康》2016,(8):196-196
目的:对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30例,对其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匹多莫德的治疗方式。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中仅有2例患儿治疗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且两组患儿病程和反复发作次数的比较上差异十分显著(P <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丁丽霞 《大家健康》2015,(3):132-133
目的:分析研究匹多莫德联合童康片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214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童康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2%明显高于对照组82.24%,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同康片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不明显,安全可靠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吴云锋  谯敏 《当代医学》2016,(31):147-148
目的:分析锌硒宝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将1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锌硒宝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68例,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治疗有效44例,有效率为58.3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锌硒宝联合匹多莫德治可提高患儿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提高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匹多莫德口服液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且依从性好,可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刘芳 《吉林医学》2011,(18):3775-3775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与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情况。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氨溴索氧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治疗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20例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0例痊愈7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静脉血气的pH值、PaCO2和PaO2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PaO2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与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无创正压通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抗感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3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感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咳嗽、发热及肺内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感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发生不良反应较轻,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林孟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49-1351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是否能够减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能否提高治疗有效率。方法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7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匹多莫德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接受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匹多莫德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匹多莫德分散片(每次0.4g,每天1次,6个月为1个疗程)。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儿在1年内感染发作次数及肺炎、支气管炎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及匹多莫德治疗组每年感染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匹多莫德治疗组1年内感染次数少于常规治疗组;匹多莫德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1.43%,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可降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傅丹 《中外医疗》2014,(16):116-116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82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CD3+、CD4+、CD8+、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够有效的治疗小儿反复小呼吸道感染以及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采用温阳固表法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金屏汤治疗,对照组发作期给予西医对症处理,缓解期未经任何相关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22.91%),显效20例(41.67%),有效12例(25.00%),无效5例(10.42%)。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无痊愈病例,显效1例(5.00%),有效4例(20.00%),无效15例(75.00%),总有效率25.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固表法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