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骨科手术后及感染性骨科疾病,常需要放置引流装置观察病情及治疗.目前常用的引流装置大体分为三类,非负压引流装置,如引流管、引流条;负压密闭引流装置,如密闭式负压引流管;冲洗引流装置,如双套管冲洗引流管.不同的引流装置作用不同,在临床护理中要区别对待,采用相应的护理及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2.
乳腺手术,尤其是较大的乳腺肿块或乳腺区段切除术后多需行引流术,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皮片或乳胶管引流.这些引流方式多为被动引流,难以达到较好的引流效果.笔者从2000年至今,在乳腺手术中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装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健  高伟  武玉玲  解青 《中医正骨》2004,16(2):62-62
脊柱及大关节等骨科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渗血较多,需继续切口引流,减少局部聚积.负压引流作为一种有效的引流方法而被广泛应用.1999~2001年,我院有436例骨科手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封闭式负压引流就是利用VSD敷料(国内俗称人工皮)填充创面、创缘,敷料连同其内的引流管,粘贴上半透膜,使之处于封闭状而进行的引流.持续负压引流能彻底清除腔隙或创面各种引流液及坏死组织,确保创面洁净,加速水肿消退,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封闭式引流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是引流技术的革新.我院2007年4至2010年4月对56例皮肤脱套伤广泛使用VSD覆盖,并予负压持续吸引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封闭式负压引流就是利用VSD敷料(国内俗称人工皮)填充创面、创缘,敷料连同其内的引流管,粘贴上半透膜,使之处于封闭状而进行的引流.持续负压引流能彻底清除腔隙或创面各种引流液及坏死组织,确保创面洁净,加速水肿消退,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封闭式引流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是引流技术的革新.我院2007年4至2010年4月对56例皮肤脱套伤广泛使用VSD覆盖,并予负压持续吸引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微创置管引流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将自发性气胸患者90 例均分两组,一组给予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一组给予微创置管引流,观察两组方法 的效果.结果 微创置管引流组总有效率93.3%,时间在1-15天,具有损伤小,痛苦轻,引流较通畅,携带方便,愈合时间短的特点.胸腔闭式引流术组总有效率90%,时间在2-15 天,具有操作复杂,切口大,痛苦大,愈合时间长,通气流畅的特点.结论 微创置管引流相对于胸腔闭式引流,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痛苦轻,携带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皮肤撕脱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对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创面)的愈合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引流创面的清洁,改善引流创面的血液循环,使引流创面快速愈合,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引流管护理体会.方法 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我院60例行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引流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及分析,并通过对各时间段引流量多少、引流液颜色、术后疼痛和术后积液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腔镜手术组引流量较传统手术组引流量少、出血少、疼痛轻.结论 通过引流量观察从而寻求最佳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外科引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流为外科基本操作之一,也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治疗措施,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较为熟悉.但关键问题是如何恰当而正确的使用引流术,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不但起不到引流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加重或增加感染机会,产生合并症等严重的后果.外科引流是术中或术后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外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引流种类较多,可分别置于切口,体腔,空腔器管,实质器官内,以引流血液,脓液,体腔液或胃肠道的液体和气体.正确的引流能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治疗时间,能使手术的应激反应减到最低程度.在临床上应遵循无菌,分类,固定,通畅,定位,定性,定量,定时,预防并发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引流为外科基本操作之一,也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治疗措施,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较为熟悉.但关键问题是如何恰当而正确的使用引流术,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不但起不到引流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加重或增加感染机会,产生合并症等严重的后果.外科引流是术中或术后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外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引流种类较多,可分别置于切口,体腔,空腔器管,实质器官内,以引流血液,脓液,体腔液或胃肠道的液体和气体.正确的引流能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治疗时间,能使手术的应激反应减到最低程度.在临床上应遵循无菌,分类,固定,通畅,定位,定性,定量,定时,预防并发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肝胆外科手术患者61例,为抛砖引玉,特将其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1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年龄在17-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8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38例.胆道腔内引流管15例,腔外引流管27例.其中腔内引流管11例,行烟卷引流条引流者12例,T管引流者13例,双套管引流者9例.同时引"T"管和三套管引流者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对治疗胸部疾患的效果.方法:应用整体护理的模式对我院102例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进行护理,掌握好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心理,通过护理措施有的放矢的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97例需做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护理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5.1%),顺利治愈出院.结论: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部疾患安全简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切开引流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次性切开引流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结果:92例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18~32天,平均26天.结论:一次性切开引流根治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引流在肝脏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年来行肝切除术70例,术中常规于膈下和/或肝下放置双套管引流或硅胶管引流,术后经引流管观察出血、胆漏、膈下感染情况.结果:术后早期大出血3例(4.3%),再次手术后止血2例,死亡1例;并发胆漏2例(2.9%),引流3周~2个月自愈,并发膈下感染1例(1.4%),经局部冲洗及引流后治愈.结论:恰当外科引流对肝切除术后再出血、胆漏、膈下感染的防治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导管在腹腔积液穿刺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穿刺引流是在腹腔内置入一引流物(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液体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1].在腹部外科手术中,腹腔积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部分积液量少的患者可以通过自身吸收从而愈合,但有些量大的腹腔积液不能通过自身的吸收治愈,必须经过适当的引流,否则,容易导致腹腔感染.深静脉导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一般多用于静脉输液.我院普外科自2005年开始应用深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腹腔积液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窗引流和正畸牵引助萌相结合治疗含牙囊肿保存患牙的方法.方法 :对一例上颌尖牙区的含牙囊肿施行开窗引流同时结合固定矫正器进行牵引.结果 :囊肿消失,患牙萌出至正常位置.结论 :开窗引流同期行正畸牵引是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VSD 负压密封引流治疗闭合性皮肤剥脱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VSD 负压密封引流治疗闭合性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患者20 例,其中背部6 例,大腿9 例,小腿3 例,其他部位2 例.结果 20 例患者全部愈合,均无皮肤坏死.结论 VSD 负压密封引流治疗闭合性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操作简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腹腔引流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明确腹腔引流的目的、适应症及分类,掌握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有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133例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提出正确处理内口及原发病灶,彻底清除支管和死腔窦道内感染物质,保证创口引流通畅和清洁.结果:治愈率 100% 术后无后遗症.结论:本术式成功率高 因此"挂线"和"引流线"拆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气胸和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收治的气胸及胸腔积液病人行微创胸腔置管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微创置管较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在临床上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