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中和理论是传统医学的精华,以中和医学为中医定义.随着西医疗法的不断发展创新,中和医学的地位逐渐升高,且中和医学的临床应用价值不断升高.中和医派应运而生,其思想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方面提供难能可贵的指导,中和医派独特的辨证思维,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且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疗中更具学术启迪及临床指导意...  相似文献   

2.
<正>真正的中医实乃中和之医,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之学术理念核心就是中和。在中医中和思想的引领下,通过学习掌握关于糖尿病的临床分类、诊疗手段、相关并发症及中和思想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调理对于患者的病情均有益处,能够通过中医中和思想让患者得到更多的获益,从中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在顺应新医改的背景下,与新医改显得相得益彰,也可以再一次将中医中和思想推到人民大众面前,让我们的中医中和思想被更多的医务人员及患者接受。在传统  相似文献   

3.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首倡中医"中和"学术思想,创立的中和医派尚中贵和,将"中和"这一核心思想落实到"中和辨证——中和处方——中和用药"方法上。在其"入门九方"中或人参,或西洋参,或党参,或太子参,每方皆有参,诸参虽有区别,但以人参为主。现从人参药性、仲景之用参和入门九方中人参的应用三个方面,理解人参的应用,具体分析孙光荣教授的"中和"学术思想,以期能阐发"中和"医派思想之一二,并有利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苏冰  邱春玉 《光明中医》2022,37(1):76-79
目的 探讨中和医派思想指导下应用益气养阴活血中和汤治疗糖尿病对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糖脂代谢的改善情况.方法 此次的130例研究对象均于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具体选例时间设定为2019年2月—2021年2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统一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有65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使用二甲双胍片进行...  相似文献   

5.
孙光荣教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堂"20名中医药大师之一,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药文献学家,中和医派创始人,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始人之一。我辈有幸师从孙老教授研修中医,对孙老教授高尚的医德医  相似文献   

6.
孙光荣教授是新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创立的中和医派以"中和"思想为核心,尚中贵和,持中守一而医百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精髓是中和。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和思想亦贯穿了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始终而指导临床用药和诊治。中和医派针对临床治疗理念就是致中和,调阴阳,和气血,调气机升降出入。中和医派强调"气血中和而百病消"。"调畅中和"是每个中和医派临床的最高追求。中和医派善用"对药""角药",亦是与"中和"之思想密不可分。本文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中和圆通思想,讲述尚中之道,贵和之理,三圆之法与通补之方并对中和圆通思想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五运六气入门与提高十二讲》!这本书是著名的青年中医才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批)、山东省名中医、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邹勇教授编撰的!他是我们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的中坚力量,是中和医派的创始传人之一,是烟台中和医派研究会(国内最早挂牌  相似文献   

8.
张怀月  张濮子  欧阳翔 《光明中医》2014,(10):2178-2180
目的:观察和分析用浮针针灸及中医辨证治疗感冒咳嗽伴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我中和医派传承工作室收治的123例患者应用中和医派经方、浮针针灸、刺络放血和蒲公英外敷结合进行治疗。结果通过经方、浮针、刺络放血与外敷结合治疗,治愈率达到99%,结论采用以上治疗方法对近年来因雾霾空气产生的感冒、咳嗽、咽痒的症状有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为中医诊疗提供了理论指导.筋骨理论是中医骨伤科的理论内核,筋骨属于五体,为肝肾所主,形成肝肾-筋骨-关节的复杂结构与功能网络,通过经络相互联系,通过气血津液的流通交互能量与信息.筋束骨、骨张筋是维持骨正筋柔的基础,也是筋骨中和理论的雏形.因此,文章以筋骨中和...  相似文献   

10.
方证相对——日本汉方医学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证相对是日本汉方医学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其主体思想是:定证定方,实现汉方证治标准化。本文认为,方证相对表现出了一个与中医辨证论治不同的理论思维,是日本汉方医对中医传统理论实践运用和独特认识的产物,它在汉方后世方派理论中就已出现,其后乃为古方派医家吉益东洞所确立,而现代汉方医学则将之进一步给予了发展,是其汉方、汉药和证研究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佳 《光明中医》2023,(13):2450-2453
目的 探讨中和医派思想指导下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3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和试验组(对照组+中和医派思想指导下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各85例。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血浆生长抑素、血清CRP、IL-6、TNF-α、IL-8水平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和医派思想指导下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肠功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山阳,今指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山阳医派,是以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为宗师,以中医温热病学为其研究中心的一个医学流派,又称淮医学派、苏北医学流派、淮扬医派、淮海医派等,形成时间距今200余年。1.山阳医派的起源可追溯至汉代,在明代有了很大发展,为后来山阳医派的辉煌奠定了基础。2.清代是山阳医派的形成时期和鼎盛时期。清初楚州淮城、河下出  相似文献   

13.
稿约     
《中医文献杂志》2010,28(1):55-55
<正>中医学术流派,源远流长,清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自明清而下,医学流派更是精彩纷呈。这些流派不仅体现于地域上的人才辈出,著作林立,如新安医派、苏南孟河医派、岭南医学;也体现在学科上  相似文献   

14.
稿约     
《中医文献杂志》2014,(5):27-27
中医学术流派源远流长,清·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自明清而下,医学流派更是精彩纷呈,这些流派不仅体现在地域上的人才辈出、著作林立,如新安医派、苏南孟河医派、岭南医学,也体现在学科上的疗效卓著、理论创新,如川蜀的火神派(扶阳派)、上海伤科八大家等。  相似文献   

15.
稿约     
<正>中医学术流派源远流长,清·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自明清而下,医学流派更是精彩纷呈,这些流派不仅体现在地域上的人才辈出、著作林立,如新安医派、苏南孟河医派、岭南医学,也体现在学科上的  相似文献   

16.
@中和医派是以孙光荣教授为代表的具有独自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新兴学术派别,其代表方是调气活血抑邪汤.在中和医派的基本学术思想指导下,应用调气活血抑邪汤治疗内科杂症,疗效显著,颇有一些心得,现简要总结如下,以期有益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稿约     
《中医文献杂志》2010,28(2):22-22
<正>中医学术流派源远流长,清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自明清而下,医学流派更是精彩纷呈,这些流派不仅体现在地域上的人才辈出,著作林立,如新安医派、苏南孟河医派、岭南医学,也体现在学科上的疗  相似文献   

18.
稿约     
《中医文献杂志》2010,28(3):51-51
<正>中医学术流派源远流长,清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自明清而下,医学流派更是精彩纷呈,这些流派不仅体现在地域上的人才辈出,著作林立,如新安医派、苏南孟河医派、岭南医学,也体现在学科上的疗  相似文献   

19.
正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医大师文丛"隆重推出了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的又一新作——《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思想与临证经验集萃》,这是来自基层的薛武更博士近年学习、研修、传承中华中和医派之中和学验的结晶!也是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成果!这是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在北京市丰台  相似文献   

20.
稿约     
《中医文献杂志》2011,(2):55-55
中医学术流派源远流长,清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自明清而下,医学流派更是精彩纷呈,这些流派不仅体现在地域上的人才辈出,著作林立,如新安医派、苏南孟河医派、岭南医学,也体现在学科上的疗效卓著,理论创新,如川蜀的火神派(扶阳派)、上海伤科八大家等。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