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来,河南省平顶山市以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为载体,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广大育龄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做到了人员“三提高”、保障“四到位”、服务“十进家”,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效果已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大丰市大中镇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访视服务工作,牢固树立“以民为根、以民为重、以民为先”的“人本”服务理念,从2005年开始,开展了“关爱式”访视服务,泽惠广大育龄群众,有力地促进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宗健阳 《健康大视野》2007,(10):109-10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笔者从近几年群众反映强烈“看病难、看病贵”的表现入手.分析了导致“两难”问题的主要原因,认为提高“健康公平”才是解决“两难”问题的根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轻群众看病负担,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南京市卫生局结合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各项要求,经江苏省卫生厅批准,商请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同意,从2006年1月1日起,南京地区二级以上(约60家)军队及省、市、区、县医院间试行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从而进一步规范医院医疗行为,方便群众就医,在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切实减轻病人的负担,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孟州市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增强人口计生工作透明度,推行政务公开为抓手,不断强化人口计生系统干部作风建设,全面推行“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提高了计生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卫生宣传画”它所表现的、宣传的内容都不能离开“卫生”这个前题。这也就决定了“卫生宣传画”是一种群众性的普及性的视觉艺术形式。它不是欣赏性的绘画作品.它是把干巴巴的卫生科学普及知识、用生动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通过二度空间的画面表现出来,用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启发群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化水平、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无锡二院党委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以微系列工作法为抓手,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山东省卫生系统开展了以“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为主题的“两好一满意”活动,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应该说,这对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随着改革措施的逐步出台,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要对难点重点问题再有新突破,卫生行业形象再有新改进,人民群众满意度再有新提高的目标,这一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更深、更高、更细、更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卫生工作空前重视,卫生监督所作为卫生部门履行政府职能的执行机构,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卫生监督发展观,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坚决维护群众的利益,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群众排扰解难,确保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我们要在去年实施“五项民心工程”的基础上,切实抓好各项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力争实现卫生监督的“六个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健全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目管理制度,探索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管理年活动需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从第一周期的医院管理年检查中不难看出,护理工作的标准与以往的等级评审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近日专门指出,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对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重大意义的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党委从2006年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以来,以学习提升素质为主线,以创新促进发展为重点,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为落脚点,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经济,服务发展中国家,为建设和谐研究所、实现血寄防事业新发展提供了组织、思想和作风保证。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历经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卫生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从无到有,服务范围从点到面,服务功能从单一到“六位一体”,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管理有序、功能良好、方便快捷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贵”问题。济南市在财政有限投入的情况下,引导公立医院卫生资源下沉,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成为卫生行业为民服务的“金牌”标志,也成为卫生体制改革中群众最为满意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刘也良 《中国卫生》2011,(12):92-93
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除了完成建立健康档案、计划免疫等“规定动作”,还要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效”的优势,如何将二者统一起来,互推共进呢?近日,记者在石家庄了解到,该市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出了首席中医师进社区、基层广泛建立“国医堂”、中医科等一系列措施,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浅谈"看病难"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市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健康素质显著提高,为维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人口的涌入,社会对医疗卫生需求迅猛增长,新一轮的“看病难”逐渐凸现,群众的呼声日益提高。本文试图通过对“看病难”现状和成因的分析,提出肤浅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刘珍才 《中国卫生》2008,(10):94-95
近些年来,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在继承医院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先进的医院文化,树立“以性命为上、健康为本、诚信为事、勤作为民”的服务理念。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我们提出了“强素质、守规范、促质量、保安全、求效益”的思路。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城乡人民提供“安全、优质、高效、周到、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我们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实践医院文化的重要内容,得到湛江市委、市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卫生》2023,(1):18-19
<正>为进一步减轻患者家属负担,更好满足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福建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开展“无陪护”病房工作,探索建立患者住院“无陪护”相关服务规范、运行和保障机制,推动医院逐步建立医疗护理员制度。从先行先试到建立长效机制为满足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需求,2017年,福建省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先行先试,探索实施“无陪护”管理。收“兵”纳“编”,实现从“垄断护工”到“护士助理”。通过清除“黑护工”,编制花名册,提高准入门槛,制定标准化细则等做法规范护理员服务行为。采取“医院—护理员公司”双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玉秀 《健康必读》2008,7(7):68-6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切实改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成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青岛市卫生局党委注重从自身查找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深化“健康山东行动”,扩大山东品牌效应,提高广大群众对健康方式及健康防病知识的认知度,号召群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健康我先行。推动和谐发展,菏泽市卫生局、市爱卫会、菏泽日报社、市红十字会于2011年12月3日在西关体育场联合举办了以“健康我先行”为主题的冬季大型健康防病知识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对中医药工作的批示。然而时过50年,这一“宝库”发掘仍显不足,提高也不够快,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不少差距。尤其近年来,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进一步冲击,一些专家学者、人民群众纷纷发出大力弘扬中医药国粹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