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IHA方法对永州市412名孕妇进行弓形虫抗体的检测。试验提示,永州市孕妇弓形虫感染率为10.92%,城区孕妇感染率6.89%低于郊区孕妇感染率14.83%,有明显异产史孕妇感染率34.52%,明显高于无异产史孕妇4.88%。调查显示,异产的发生与孕妇是否受弓形虫感染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妇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联诊断法对356例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血清弓形虫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 孕妇弓形虫感染率平均为15.17%,不同年龄组孕妇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高龄产妇组略高;不同职业孕妇感染率无显著差别,但农民组感染率明显较高。4例畸形儿中弓形虫感染阳性2例。有早产史的孕妇弓形虫阳性率为20%,明显高于平均感染率。此外还发现有2胎怀孕出生的新生儿其循环抗原阳性率为42.86%,显著高于第1胎出生者(19.15%)。结论 孕妇弓形虫感染可引起早产、畸胎、对新生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IHA方法对永州市412名孕妇进行弓形虫抗体的检测。试验提示,永州市孕妇弓形早感染率为10.92%,城区孕妇感染率6.89%低于郊区孕妇感染率14.83%,有明显异产史孕妇感染率34.52%,明显高于无异产史孕妇4.88%。调查显示,异产的发生与孕妇是否受弓形虫感染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不孕症夫妇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弓形虫在不孕不育夫妇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AS方法检测患者血清弓形虫CAg、IgM、IgG。结果 CAg、IgM、IgG阳性率分别为4.55%、16.67%、25%;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37.12%;弓形虫感染率为37.88%;男、女性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22.73%、53.03%。男女弓形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夫妻双方同时感染的阳性率为15.15%;习惯性流产患者弓形虫感染率为60%。结论弓形虫感染在不孕不育夫妇中非常普遍,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习惯性流产患者感染率最高;因此要高度重视并及时治疗弓形虫感染,减少其对不孕不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建营 《浙江医学》2006,28(2):136-137
弓形虫病是一种分布在世界各地、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群感染率为4.0%-9.0%,孕妇感染率为6.6%-32.9%,宫内感染率为0.5%-1.0%。一般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弓形虫后多为隐性感染,甚至终生不发病。孕妇感染弓形虫可影响胎儿发育,尤其是孕早期急性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分娩畸形儿或低能儿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妇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联诊断法对 35 6例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血清弓形虫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 孕妇弓形虫感染率平均为 15 .17% ,不同年龄组孕妇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高龄产妇组略高 ;不同职业孕妇感染率无显著差别 ,但农民组感染率明显较高。 4例畸形儿中弓形虫感染阳性 2例。有早产史的孕妇弓形虫阳性率为 2 0 % ,明显高于平均感染率。此外还发现第 2胎怀孕出生的新生儿其循环抗原阳性率为 42 .86 % ,显著高于第 1胎出生者 (19.15 % )。结论 孕妇弓形虫感染可引起早产、畸胎 ,对新生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弓形虫先天性感染的相关性,为预防控制弓形虫先天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ELL—SA)法检测135例(其中男婴61例,女婴74例;城镇72例,农村63例)早产儿及109例同期就诊的足月产儿的TOX—IgM。结果早产儿阳性病例9例(其中男婴4例,感染阳性率6.56%;女婴5例,感染阳性率6.76%;城镇3例,感染阳性率4.17%;农村6例,感染阳性率9.52%),感染阳性率6.67%(9/135);足月产儿阳性1例,感染阳性率0.92%(1/109)。结论弓形虫感染与早产儿的出生密切相关,改善孕妇生活环境及卫生习惯可以降低弓形虫先天性感染率、减少弓形虫对胎儿的危害、提高优生优育率。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庆市孕妇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ELTSA法对 652例孕妇检测血清弓形虫抗体。结果 弓形虫感染率为 10 2 8% ,有异常孕产史的孕妇感染率为 36 54% ;无异常孕产史的孕妇感染率为 5 2 9%。差异显著 (P <0 0 0 5)。结论 弓形虫感染是造成不良妊娠的因素之一。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延安市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以便对孕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采用捕获ELISE法对2850例孕妇进行弓形虫IgM抗体检测,对比不同孕期、不同年龄、不同动物接触史孕妇的抗体阳性率.结果 延安市孕妇弓形虫感染率为1.05%.不同孕期及各年龄组间比较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动物密切接触史的孕妇感染率明显高于无此行为者(P<0.01),有不良饮食习惯者与无此习惯者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延安市孕妇有一定比例的弓形虫感染,应加强对育龄妇女尤其是孕妇的弓形虫血清学检测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乙酰螺旋霉素治疗孕期与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宫内传播的影响,对4363名适龄妇女进行弓形虫感染筛查,并以弓形虫活动性感染的122例育龄妇女和67例孕妇为治疗组,给予乙酰螺旋霉素0.5g/6h,连服10d,以未做任何治疗的28例孕妇和22例育龄妇女感染者为非治疗组,比较两组弓形虫特异性IgM抗体的转阴率;取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孕妇孕中晚期羊水和(或)脐血,产时胎盘组织进行弓形虫DNA检测,比较两组孕妇宫内传播情况,结果显示:孕妇与育龄妇女弓形虫近期感染率为11.61%和7.81%,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孕妇和育龄妇女IgM转阴率分别为67.16%和70.49%,而非治疗组的自然转阴率分别为14.29%和13.64%,两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宫内传播率为7.46%,非治疗组为21.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随访治疗后新生儿,未发现明显异常,提示,乙酰螺旋霉素是治疗弓形虫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可明显降低宫内传播率。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与弓形虫感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与弓形虫感染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254例重性精神病与396例健康人的血清中弓形虫抗体。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的病人弓形虫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有猫狗接触史阳性率为48.5%,情感障碍的病人感染率为38.1%。结论;情感障碍要考虑与弓形虫感染有关,庆重视弓形虫抗体检查,以利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12.
对温州519名孕妇血清用快速ELISA做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阳性率为4.8%(25/519),弓形虫感染孕妇和未感染孕妇的先天性畸形儿发生率分别为4.0%(1/25)和0.8%(4/494),二者无明显差异。农村孕妇感染率高于城市,农村孕妇中又以养猪孕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对人类危害大。中国人感染率为1%~25%,孕妇感染率为3.44%。为了调查分析妇女弓形虫病感染情况,本院于2000年1月~2003年1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827例已孕妇女血清进行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IgM以及CAg检测。孕妇发生异常妊娠结局(流产、死胎、畸胎等),感染者为39.7%,未感染者为10.4%,感染者明显高于未感染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江门市重点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点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PCR检测弓形虫DNA,ELISA检测弓形虫特异抗体IgM和IgG。检测婚前妇女、孕妇、屠宰工人及兽医师(下简称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分析不同人群感染率的差异和DNA、IgM、IgG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监测弓形虫感染上的价值。结果检测重点人群775人,各项阳性率分别为DNA2.78%(21/756)、IgM3.80%(28/736)、IgG5.79%(22/380);三项同时检测总阳性率为14.17%(52/367),其中活动性感染率为5.80%(42/724),以职业人群的10.34%为最高,次为婚前妇女的6.60%。结论江门市重点人群普遍存在弓形虫感染,为控制弓形虫感染,尤其先天性感染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应加强弓形虫感染防治研究,普及防治知识,建立婚(孕)前和产前监测制度,孕前发现阳性应待治疗阴转后再怀孕,孕期发现阳性及时进行阻断性治疗或终止妊娠,以免娩出畸形儿、缺陷儿。  相似文献   

15.
孕妇弓形虫感染及对胎、婴儿的影响史金阳刘兰青吕绳敏任舒月徐倏(第二临床学院病毒室,沈阳110003)关键词孕妇;弓形虫感染;胎婴儿孕妇弓形虫(Toxoplasma,Tox)感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不良后果[1]。本组对孕妇...  相似文献   

16.
卢文芳 《海南医学》1995,6(3):174-175
TORCH是一组微生物。TO即Toxo-plasmagondii(刚地弓形虫);R即Rubellavivus(风疹病毒);C即Cytomegalovirus(巨细胞病毒);H即HevpessimplexvirusIII(单纯癌疹1型和巨型)。这组病毒引起的感染,在围产医学中称为TORCH综合症,受到全世界产科和儿科的重视。孕期受到此组病原体中任何一种感染,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孕早期感染可致胎儿死亡、致畸形或感染继续;孕中晚期可引起流产或早产;产时胎儿经产道感染可引起严重的新生儿疾病。弓形虫:孕妇的感染率为08%.其中有40%可以传给胎儿,引起弱智、先天畸形、胎儿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的传播途经及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84例产妇及其新生儿,采集产妇(分娩前)静脉血3ml及其新生儿脐血3ml,用ELISA法一次性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CAg、弓形虫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结果发现产妇阳性15例,产妇总感染率为5.28%;新生儿阳性5例,新生儿总感染率为1.76%;同时对检出的5例新生儿弓形虫感染者进行交互配对分析,发现产妇弓形虫感染与其新生儿弓形虫感染间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联系(P<0.05),其OR值为13.64,OR95%的可信限为1.75~106.33。结论母婴垂直传播是新生儿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的主要途径,对孕妇弓形虫感染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优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感染是由弓形虫(Toxoplasm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全世界约有5~10亿人感染弓形虫。弓形虫感染在我国的流行范围也很广泛,正常人群平均感染率在4%~9%。当孕妇受到弓形虫感染时。约有40%的孕妇可将感染传播给胎儿,造成胎儿宫内感染。我国新生儿弓形虫感染的发生率约在1%左右,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有先天性畸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安康市人畜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应用IHA法对安康市人畜弓形虫感染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弓形虫感染为3.84%,该感染与职业有关(P<0.01),以农民的感染率最高(5.97%),而与年龄,性别无关,在家畜中,以猪弓形虫感染率较高,但猪,犬,牛感染率差异无显性。结论:弓形虫感染与职业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对人类危害大。孕妇在孕期感染弓形虫后,可引起胎儿及婴幼儿发育异常。中国人感染率为1.00%~25.00%,孕妇感染率为3.44%,为了预防残疾儿的出生,我中心于2002年3月开始对全市1000例育龄妇女在孕前进行弓形虫检查,对其中的阳性患者进行治疗,并跟踪观察及优生指导,现将检测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