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在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大小便失禁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结构化皮肤护理,观察两组失禁性皮炎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化皮肤护理可预防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以4R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的皮肤护理手段对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失禁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失禁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IAD护理常规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行以4R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的皮肤护理。观察两组IAD发生情况、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18.87%,低于对照组的3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时间为(10.82±1.79)d,晚于对照组的(6.14±0.8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性、适宜性、及时性、全面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4R危机管理理论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IAD的发生率,延长发生时间,并提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ICU失禁性皮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观察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6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严重程度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轻。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对ICU患者护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传统常规三联法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Hp阳性胃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常规三联杀Hp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10ml,3次/d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腹痛缓解、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腹痛缓解有效率,溃疡面愈合率及Hp根除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常规三联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能快速缓解腹痛、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及快速根除Hp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内镜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和内镜检查总有效率为95.65%和97.83%,高于对照组的78.26%和80.4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和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研究组(益生菌+康复新液)与对照组(益生菌),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2.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变活动性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靶向超声药物导入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锻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靶向超声药物导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患侧上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患侧上肢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均P<0.05),患侧上肢FMA评分和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患侧上肢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侧上肢FMA评分和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靶向超声药物导入能显著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对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8例活动期中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结肠镜下病变活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对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实施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6,实施心理康复护理),分别采用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抑郁症状变化进行评定。结果经过4周护理干预后,两组MESS评分、HAMD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脑卒中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1周、2周及4周后的HAMD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1周、2周及4周后,其HAMD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且护理时间越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附加认知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SDS评分,使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得到提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轻度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维持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清TNF-α、IFN-γ水平及Mayo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ayo评分、血小板计数及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Mayo评分、血小板计数及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改善轻度UC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炎性反应,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睡眠护理干预对老年谵妄患者临床症状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谵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谵妄量表分析系统(CAM-CR)评分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CAM-CR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谵妄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脑出血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Fugl-Meyer和ADL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及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96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美沙拉嗪片+康复新液治疗)与联合组(培菲康+美沙拉嗪+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指标、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联合补肾疏肝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的20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给药基础上联合补肾疏肝汤来治疗,记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8周后的HAMD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疏肝汤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会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奇偶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FBG、2HPBG、HbAlc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意义(P 0.05),干预后,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FBG、2HPBG、HbAlc水平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后对其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9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明确各组干预方案:对照组(44例):选择常规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44例):选择常规健康教育方案联合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对比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评分同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以及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期间,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的有效应用,于治疗依从性评分提升,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以及情感职能评分提升方面,均可获得显著作用效果,最终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以及病情好转程度加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运动及语言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对症支持治疗联合补阳还五汤,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针刺。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欧洲脑卒中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析入组者语言能力变化,统计干预后两组仍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欧洲脑卒中评分及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语言表达能力得分高于干预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仍存在吸烟饮酒、饮食油腻及辛辣、熬夜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脑梗死后遗症的运动及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在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运动与语言能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肌肉牵张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状况、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有氧运动干预,在此基础上联合组患者接受肌肉牵张辅助训练,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Lovett肌力分级、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和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Lovett肌力分级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干预后2周和4周上肢和下肢FMA评分和SS-QOL总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均P<0.05)。联合组患者干预后Lovett肌力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周和4周上肢和下肢FMA评分和SS-QOL总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肌肉牵张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短期应用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肌力,改善其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