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6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对照组房速、室速、房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分别是3.8%、3.8%、5.7%、71.7%、52.8%、1.9%、3.8%、1.9%,研究组分别是24.5%、15.1%、15.1%、86.8%、84.9%、11.3%、15.1%、3.8%,两组除窦房传导阻滞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其余心律失常类型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检出情况。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为82.54%(104/126),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为77.78%(98/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4 h动态心电图对于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或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二或三联律、房性早搏早发、室上性早搏早发等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远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相比较于常规心电图检查,采取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更准确反映患者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心动图与动态心动图在临床冠心病诊断价值,为临床冠心病诊断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对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体检中的124例冠心病患者,分组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动态组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8.71%、91.94%,优于常规心动图检出率的54.84%、64.52%,P0.05。结论心电图的常规检查与动态监测对冠心病患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与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研究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结果差异并进行分析,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疗的196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进行研究。按检查方案分为常规心电图组和24 h动态心电图组,每组98例。其中常规心电图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24 h动态心电图组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搜集检查数据,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两个方面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常规心电图组经过检查有49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为50.00%,动态心电图组经过检查有80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为81.63%,24 h动态心电图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成对和短阵室上速对比方面的检出率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组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组和24 h动态心电图组在房性早搏早发和房室传导阻滞方面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诊断效果比常规心电图优秀,且24 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属于无创操作,具有可重复性,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状。方法对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本中心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检测血常规的3 180例门诊服务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619例,检出率为19.47%,其中6个月~1岁、1~2岁和2~3岁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检出率分别为32.88%、10.83%和5.76%,不同年龄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01,P0.05),不同体格发育评价结果(χ~2=14.89,P0.05)、出生时孕龄(χ~2=686.86,P0.05)、出生体质量(χ~2=7.92,P0.05)、喂养方式(χ~2=6.34,P0.05)、是否及时添加辅食(χ~2=10.15,P0.05)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P0.05)。结论我中心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年龄、出生时胎龄、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辅食添加、生长发育水平等因素有关。建议开展全市缺铁性贫血抽样调查。龄(χ~2=686.86,P0.05)、出生体质量(χ~2=7.92,P0.05)、喂养方式(χ~2=6.34,P0.05)、是否及时添加辅食(χ~2=10.15,P0.05)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P0.05)。结论我中心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年龄、出生时胎龄、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辅食添加、生长发育水平等因素有关。建议开展全市缺铁性贫血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检查方法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症状的检出情况。结果经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为87.5%(30/40),高于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对照组的52.5%(21/4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心律失常方面的阳性检出率77.5%(31/40),高于对照组的50.0%(20/40),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于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诊断检出率更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82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方法,41例)与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监测方法,41例)。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其他心电图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短阵室速、房早二/三联律、心房颤动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其他心电图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方式的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检测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四种不同的心律失常症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分别为70.21%、91.49%;两组比较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在诊断冠心病时检出率更高,有利于患者及早开展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每组各150例,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及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1.33%,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检出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110例患者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同时对其诊断结果给予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检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心脏病诊断当中采取动态心电图的心电异常检出率相对比较高,同时临床诊断阳性率也相对比较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及心脏超声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在心脏异常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5.74%、78.7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在左室肥厚、扩大及增大方面诊断准确率高于心电图检查,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有助于提高心脏异常及左室肥厚、扩大、增大方面的检出率,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比较诊断效果。方法共计选取56例患者入组,疾病类型是冠心病,均经过冠脉动脉造影确诊,均实施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2种检查方法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对比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各项临床数据。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ST段压低、ST段压低时心率、缺血持续时间、阵次明显更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更佳,临床优势诸多,可长时间连续监测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状态下的心电活动,可准确反映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血程度,可准确分析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诱发因素、昼夜节律、心律失常及心律变化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心脏活动,为临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67例患者纳入心肌炎组,并将同期于本院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观察心肌炎组患者心功能的相关临床症状,分析心肌酶谱和心脏损伤相关指标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对比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监测结果。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首发症状以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或气促为主。心肌酶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各指标均在发病第1周升高后逐渐下降,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维持时间较长,进入恢复期仍显著高于健康组。病毒性心肌炎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出62例(92.5%)77例次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检出42例(62.7%)45例次心律失常,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7.179,P=0.000)。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动态心电图检出61例次(79.2%),常规心电图检出40例次(88.9%);部分患者心律失常延续至恢复期,动态心电图在恢复期检出16例次(20.8%),常规心电图检出5例次(11.1%)。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无特异性,必须提高警惕作出正确诊断,并采用综合手段监测患者心功能,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心肌,防止发生心源性猝死或持久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160例冠心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诊断和动态心电图诊断,每组各80例患者。结果 观察组阳性率和对照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在对比分辨心律失常种类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更具有诊断价值,其不仅可明确患者心律失常种类,还可判断患者心肌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阴道B超测量卵巢体积及监测排卵在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 239例不孕症患者,入院时提供阴道B超检查,测量卵巢体积,按照体积大小不同划分为3组,分别为A组(3 cm3)411例、B组(3~6.2cm3)415例、C组(6.2 cm3)413例;遵医嘱采用阴道B超测量患者卵巢体积、排卵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排卵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544,P0.05);B组患者排卵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193,P0.05);A组与C组患者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9,P=0.905);此外B组患者排卵率明显高于C组(χ~2=284.621,P0.05)。3组患者受孕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61,P0.05);B组患者受孕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97,P0.05);A组与C组患者受孕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913);此外B组患者受孕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χ~2=38.217,P0.05)。结论采用阴道B超测量卵巢体积及监测排卵,该检查结果对指导临床用药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两种心电图检查,以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作为参照组,另以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作为探究组,对比两种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探究组的阳性发现人数比率、阴性发现人数比率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探究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阻滞、阵发性室上速发现比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推荐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进行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3—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100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对其临床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心脏病患者,其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速、室上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窦房传导阻滞以及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均高于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窦性静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组织与心房纤颤的检出率比较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于临床心脏病治疗,能有效提升心脏病诊断率,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Mg2+极化液干预救治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46例乌头碱中毒所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对照组23例被救治人员仅用常规西药利多卡因进行干预,另23例在给予利多卡因基础上加用含Mg2+极化液并标记为Ⅱ组,为实验组。动态观察两组被救治人员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记录其消失时间,干预两周后,利用心脏彩超监测参与人员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判断心脏功能的改变。结果Ⅱ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于I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律失常状态的消失时间Ⅰ组长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LVEF值,Ⅱ组大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含Mg2+极化液对乌头碱中毒所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干预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显著改善,兼具起效时间迅速、安全性好等多项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并在两者间展开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ECG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DCG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房性早搏二、三联率,室性早搏二、三联率,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等指标的检出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上基本一致,但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上具有很大优势,对提升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也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72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术后病理组织结果,判断所有术前患者的X线检查以及CT检查的准确率。结果 CT诊断肠梗阻的正确率(94.44%)高于X线诊断(6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143,P=0.000)。CT诊断对肠梗阻的病因检查率(93.06%)高于X线诊断(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687,P=0.000)。CT诊断盲肠扩张的检出率(62.50%)高于X线(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1,P=0.001)。结论 CT对结肠癌患者的梗阻部位、癌性梗阻病因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便于医生准确及时的定位梗阻部位和明确病变程度,为治疗措施的及时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