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患者均使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均使用常规护理,将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患者8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取得显著效果,具有较高的抢救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与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22.14±2.56)d短于对照组(36.49±3.26)d(P0.05);观察组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 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非常满意29例,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6.85±2.13)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0.52±2.36)d,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价值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改善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全程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护理中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内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护理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预防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症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院前1天通气储量与第1秒最大呼出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肠镜息肉摘除术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及优质护理(观察组31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息肉摘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统计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运动功能积分(FMA)、住院时间、费用、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前后比较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FMA积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式对于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应用。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并发症(4.88%),对照组患者中出现9例并发症(21.9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罹患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6例展开研究,依据数字表法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 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探讨护理效果。方法:我们收治了2013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脑梗死并伴有高血压患者,每组分别43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心理咨询、饮食护理等内容,经过一段护理时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患者住院时间相对减少,受损神经功能恢复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到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迅速恢复受损神经功能,控制血压,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为老年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予以合理且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均有50例。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的焦虑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t=17.147 0,P=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005 1,P=0.025 3)。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上的应用效果,具体包括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快速地恢复损伤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循症护理的临床护理方法在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常规护理和循症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采取循症护理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血压和神经功能以及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在脊柱外科骨折患者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骨折患者资料共计180例开展本次研究,病例入院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9月。采用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疼痛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脊柱外科骨折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率,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垂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经鼻蝶窦切除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垂体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系统术后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并发症比例,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出现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中枢性高热总比例低于对照组(χ2=6.328,P=0.012),干预后,观察组神经系统评定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垂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经鼻蝶窦切除实施有效的术后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对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都低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