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剂量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 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自愿前提下参与此次研究,均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经本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本研究以先对比、后分析的形式展开,以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不同治疗措施(对照组以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小剂量来氟米特片进行治疗)的实施来达到对比的目的,以统计患者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ROS(关节活动度)、VAS(视觉模拟疼痛度)评分、满意度]的实施来达到分析治疗措施效果的目的。结果组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减少且观察组减少程度更大(P 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ROS、VAS评分分别为(47.98±19.13)分、(6.68±1.57)分,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OS、VAS评分分别为(112.06±23.54)分、(1.04±0.54)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佳(P 0.05);对照组29例患者对护理的评价为满意、较满意,11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72.5%,观察组37例患者对护理的评价为满意、较满意,3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药物治疗工作来说,小剂量来氟米特的应用价值更高,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探讨胸腺肽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胸腺肽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生皮疹、关节炎与乏力的例数与百分比,并对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补体C3、CD4/CD8、白细胞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皮疹、关节炎、乏力情况均得到明显缓解,发生上述表现的例数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补体C3、CD4/CD8、白细胞水平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腺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风湿药艾灸治疗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寒湿痹阻证R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同时予清艾灸治疗。治疗组口服MTX、LEF加风湿药艾灸治疗,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关节压痛数(TJC28)、关节肿胀数(SJC28)、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评估问卷(HAQ)、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7关节超声评分(US7)、Sharp评分、ACR缓解率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ACR20、ACR50、ACR70缓解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症状分级量化积分、SJC28、TJC28、VAS评分、HAQ、DAS28评分、ESR、CRP、US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Sharp评分较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 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风湿药艾灸可有效改善寒湿痹阻证RA患者病情,降低疾病活动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英夫利昔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和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实验室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昔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同时辅助针对性护理和指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情况,值得临床使用和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激素联合来氟米特及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小剂量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及羟氯喹组,予以来氟米特30mg/d,强的松10mg/d,晨起口服,羟氯喹200mg,2次/d口服;对照组:来氟米特联合醋氯芬酸组,予以来氟米特30mg/d,醋氯芬酸0.1/次、2~3次/日,两组均为32例,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ESR、C反应蛋白指标及关节疼痛改善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与部分缓解率较高,临床DAS28评分、ESR、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强的松联合来氟米特及强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痛症状,明显抑制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抗病毒药物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强的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联合小剂量强的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消退时间为3 h,疼痛消退时间2.3 h,肿胀消退时间为6 h,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消退、疼痛消退、肿胀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3.1%,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为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病毒药物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5-10在天津市安宁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为依据分为对照组(n=38)和实验组(n=38).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方案,实验组接受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6.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7.4%,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汤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对药物进行合理加减,药效更具针对性,疗效及安全性极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对照组给予止血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尿蛋白、关节症状、消化道出血、皮疹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尿蛋白、关节症状、消化道出血及皮疹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观察组2个月肾脏受累发生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4个月肾脏受累发生率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有效控制小儿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症状,有利于预防或减轻肾脏损伤,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有无并发胃肠道症状进行分组,分析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有关因素。结果本组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共24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低C3(OR=0.975)、低CH50(OR=0.824)、ANCA阳性(OR=6.430)、雷诺氏现象(OR=3.692)与SLE并发胃肠道症状密切相关(P0.05),可作为该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胃肠道症状是SLE患者可逆的并发症,ANCA阳性、低补体血症、雷诺氏现象作为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出血情况(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与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早期患者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20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早期阶梯性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活血化瘀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优良率、总有效率分别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膝关节腔注射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九灵通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3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36例患者仅应用甲氨蝶呤治疗设为对照组,余下的37例患者在甲氨蝶呤治疗基础上增加九灵通胶囊治疗设为观察组,经过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灵通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各项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加味归芍地黄汤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8例,给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保泰松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实施保泰松治疗同时加用加味归芍地黄汤联合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保泰松联合加味归芍地黄汤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1年10月—2016年10月,并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沙利度胺联合常规VAD方案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改良VAD方案治疗),将两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后血沉(58.89±12.71)mm/h、血钙(0.66±0.31)mmol/L、M蛋白(29.06±10.10)g/L、血红蛋白(26.51±12.01)g/L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在不良反应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与沙利度胺联合常规VAD方案治疗具有相同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沙利度胺联合常规VAD方案治疗小,有利于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活动指数、血肌酐、补体和白蛋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化痰祛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1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口服西药治疗,实验组联合化痰祛瘀中药,比较两组结局。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8.2%明显大于对照组78.2%(P 0.05)。两组治疗前的症状(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活动、晨僵)、炎症指标(CRP、RF、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症状与炎症指标均有改善,实验组治疗后的症状、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化痰祛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效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加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医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行硫酸镁用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硫酸镁联合阿司匹林用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最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液粘度状况、不良反应、血压控制及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加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两种药物单独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老年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小剂量环孢素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多项肾功能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老年膜性肾病临床疗效理想,尤其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适用于老年膜性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选择参芪通痹活血汤治疗后,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以随机原则在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45例为观察组选择参芪通痹活血汤进行治疗,45例为对照组只进行西药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ESR、CRP、RF比较,治疗前三组数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得分情况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可知,观察组的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选择参芪通痹活血汤展开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检测指标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关节镜微创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及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9%,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27%,低于照组的1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临床复发率较低,患者接受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