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ency score,NDS)、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E)、白蛋白(albumin,Alb)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TRE、Alb和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DS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N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南靖县医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美沙拉嗪)与对照组(美沙拉嗪)。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1月—2017年5月96例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喂养不耐受的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在喂奶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口服或鼻饲,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缩短,住院期间体质量日增长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1例患儿发生败血症,对照组3例患儿发生败血症,对照组患者的败血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于治疗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美沙拉秦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2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复发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儿童病毒性腹泻行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腹泻患儿12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实验组64例行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腹泻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比对照组73.44%高,且腹泻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病毒性腹泻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L-8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细胞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对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我院就诊的诊断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分散片+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4 d,停药4周后行14C呼气实验复查幽门螺杆菌,同时判断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P0.05),观察组的根除率(90.6%),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Hp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单用美沙拉嗪与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发生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77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与观察组(142例)。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每日下降幅度及下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的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组,研究组46例,给予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美沙拉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临床疗效、UCDAI、IL-6、IL-8、TNF-α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UCDA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研究组(3.63±0.47)分,低于对照组的(5.07±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IL-6、IL-8、TNF-α[(97.2±18.5)ng/L、(147.5±23.6)ng/L、(80.6±14.2)ng/L]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有效下调,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疗法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双歧三联活菌片,对两组疗效及免疫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满意,能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病情反复发作的目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64例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单独给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G、IgA、CD_4/CD_8等免疫功能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经过统计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切实提高其免疫功能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及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肠内营养混悬液(TRF)中添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连用10 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炎性因子水平、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D-乳酸、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 <0.05),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及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 <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血D-乳酸、DAO及分泌型IgA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 0.05)。干预14 d后,两组患者预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仅出现胃肠道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其他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 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局部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预防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同时能抑制全身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温补液、控制饮食、调节水电平衡等基础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对照组患儿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泻患儿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腹泻患儿66例,随机将腹泻患儿分为两组,M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M+S组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每日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积分和腹泻缓解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M+S组腹泻缓解率明显高于M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每日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积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患儿治疗后每日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积分均优于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患儿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方案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止泻,改善大便情况,缩短疗程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2010-01/2014-01收治的8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采用双歧三联活菌和美沙拉嗪联合用药方式,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该方法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酶肠溶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患者106例,随机分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胰酶肠溶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酶肠溶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内毒素及炎症因子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