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应用醋酸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接受腹腔镜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予以醋酸戈舍瑞林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LH、FSH、E2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应用醋酸戈舍瑞林可有效提高疗效,降低相关雌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长效曲普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术后应用3.75 mg/次的长效曲普瑞林治疗,研究组应用1.875 mg/次的长效曲普瑞林治疗。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中,研究组9.52%,低于对照组30.95%(P0.05)。结论小剂量与大剂量长效曲普瑞林的疗效相当,但小剂量应用的安全性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注射用抑那通,观察组为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结论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4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轻度受孕84例(24.71%),中度受孕32例(9.41%),重度受孕15例(4.41%)。轻度受孕率对比重度和中度受孕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患者产生的伤害更小、术后患者恢复时间更短、受孕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6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5例),观察并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抗感染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累积妊娠率为71.4%高于对照组4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妊娠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收治时间先后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评估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参考美国生育协会R-AFS分期法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随机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腹腔镜),每组各40例。对比(1)两组术前CA125水平及不孕时间。(2)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疗效。(3)两组术后痛经复发率、术后随访1年妊娠率。结果(1)两组术前CA125水平及不孕时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疗效分别为77.5%、67.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痛经发生率、术后随访1年妊娠率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较单纯采取腹腔镜治疗疗效更为肯定,术后痛经发生率低,怀孕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化瘀法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2例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32例予以补肾活血化瘀法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P0.05;治疗后6个月、1年痛经积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临床以补肾活血化瘀法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效果比单一腹腔镜手术更显著,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改善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用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E2、LH、FSH、PR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中的疗效较好,且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理,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58例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348.040、21.917、19.476,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χ~2=12.011,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佳,手术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可有效提高不孕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n=40)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2.50%)低于对照组(4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行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疗效与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采取腹腔镜手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应用醋酸戈舍瑞林(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联合应用诺雷德的76例患者和术后应用孕三烯酮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激素水平、复发率以及妊娠率等。结果 诺雷德组患者的E2水平较孕三烯酮组低。诺雷德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妊娠率、复发率分别为85.52%、61.84%、19.73%,孕三烯酮组则分别为76.31%、44.73%、42.1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的受孕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3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2.9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复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效的控制患者疾病的复发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环,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模式下,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PBAC评分。结果术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PBA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PB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为4%,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为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曼月乐环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降低阴道出血、睡眠障碍、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以及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2例,并随机分为开腹组(29例)和腹腔镜组(33例),观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开腹组,同时术中、术后指标均优于开腹组,t=6.87,6.11,5.89,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对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以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行腹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2例。研究组行围术期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结果(1)护理后,研究组SAS(42.53±4.32)分和SDS(43.56±4.48)分和对照组(47.65±4.35)分、(50.46±4.30)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3.9171、5.2118,P<0.05)。(2)两组IgA、C4补体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满意度91.0%高于对照组63.6%,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χ^2=4.6588,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各30例。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联合米非司酮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和妊娠情况,实验组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且妊娠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亮丙瑞林联合二仙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良反应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进行临床观察。术后观察组给予注射亮丙瑞林3.75 mg联合二仙汤治疗,对照组注射亮丙瑞林3.75 mg,两组均治疗3~6个月。观察2组的近期不良反应,同时测定用药当天及第21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和雌二醇(E2)的水平。结果实验组27例与对照组30例患者均可发生潮热、盗汗,烦躁、失眠,肌肉、关节痛,头痛等不良反应,除头痛外,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21天后血清FSH、LH、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亮丙瑞林联合二仙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降低单用亮丙瑞林不良反应发生的高风险、提高疗效,而且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