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56例结直肠癌患者、56例良性病变患者以及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结直肠癌患者CEA(46.58±13.58)μg/L,CA199(42.57±10.68)U/ml,CA125(33.87±10.28)U/ml,CA72-4(3.13±0.98)U/ml;良性病变患者CEA(7.49±5.48)μg/L,CA199(13.58±7.06)U/ml,CA125(12.99±8.47)U/ml,CA72-4(2.07±0.51)U/ml;健康体检者CEA(3.43±1.11)μg/L,CA199(4.19±2.48)U/ml,CA125(4.94±2.09)U/ml,CA72-4(1.26±0.29)U/ml。结直肠癌患者CEA、CA199、CA125、CA72-4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良性病变及正常患者有明显差异,在结直肠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血清CA125检测用于盆腔良、恶性包块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盆腔存在包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CA125检测,并根据良、恶性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14),其中肿瘤呈良性的为观察组,肿瘤呈恶性的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CA125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CA125平均值为(71.38±6.94)U/ml,对照组的CA125平均值为(375.84±6.32)U/ml,两组CA125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良、恶性包块的诊断工作中,血清CA125检测可为其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癌抗原12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2015年2月在本院就医的60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记为恶性肿瘤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就医的60例良性疾病女性患者,记为良性病变组,对照组为60例的健康人群,检测三组人群的CEA、AFP、CA125。结果恶性肿瘤组中患者的CEA、AFP、CA125水平分别为(25.71±8.39)ng/ml、(101.21±27.86)ng/ml、(260.11±79.75)U/ml,明显高于正常值,也远远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AFP、CA125单独检测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PPV、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的检测结果,明显低于联合检测的结果,尤其是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分别为87.15%、85.02%。结论血清癌抗原12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开放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1年11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99例,以上患者均接受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9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平均为:(4.29±1.20)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64.52±180.23)ml,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为:(13.05±4.2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11/99),术后0.5年~3年期间有2例患者死于食管癌。结论开放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CA125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10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手术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病理学分级的关系。结果:Ⅰ、Ⅱ期与Ⅲ、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A125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特殊类型癌CA125值与子宫内膜样腺癌、腺鳞癌/腺棘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分化Ⅰ级、Ⅱ级及Ⅲ级的患者CA125值三者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A125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绝经前后患者CA125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A125值对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意义,具体数值倾向于CA12535U/ml。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全切和经腹子宫全切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4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收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患者。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经腹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1.2±5.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5.2±32.4)ml、平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36.2±3.7)h、平均住院时间为(7.2±1.7)d,术后35例(74.46%)接受镇痛治疗;观察组各指标分别为(103.8±14.5)min、(125.2±24.2)ml、(24.5±1.8)h、(5.7±1.1)d、26例(55.31%)。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优势非常大,对于各类良性病变导致的需要子宫全切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MRP)、T细胞共刺激分子B7(B7-H4)联合检测用于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卵巢癌组,另选取同时期80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卵巢良性病变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CA125、SMRP、B7-H4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A125、SMRP、B7-H4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效能。此外,分析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SMRP、B7-H4水平的差异。结果:卵巢癌组血清CA125、SMRP、B7-H4水平分别为(44.71±10.30)U/mL、(3.46±0.57)nmol/L、(277.19±24.68)μg/L,均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的(25.29±6.32)U/mL、(0.90±0.20)nmol/L、(16.87±2.5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证实,血清CA125、SMRP、B7-H4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84,高于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AOC)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8例EAOC患者和60例单纯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8例EAOC患者记为研究组,60例单纯性卵巢癌患者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年龄、孕产次数、临床症状、血CA 125值以及组织学分类分级情况。结果研究组就诊年龄相比对照组偏小,孕产次数无差异;研究组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发生率为25.0%要高于对照组的2.3%;研究组分期多为早期(I和II期),中高度分化,对照组患者多为III期,轻度分化;研究组血CA 125值多150U/ml,对照组血CA 125值大都150 U/ml。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早,临床分期早,分化程度高,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机率大,血CA 125值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肠癌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经手术治疗的71例大肠癌患者(观察组)以及38例肠道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取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的腹腔引流液,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的CEA、CA125及CA19-9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2天的腹腔引流液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第1、2天的腹腔引流液CA125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第1、2天的腹腔引流液CEA、CA125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患者第2天的腹腔引流液CEA水平显著低于第1天(P<0.05),且第2天的CA125水平高于第1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第1、2天的CA19-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A125及CA19-9水平与大肠癌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但CEA水平与大肠癌病理分期存在极大相关性,提示CEA水平是大肠癌分期、肿瘤转移的重要判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笔者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性铅中毒腹绞痛出现心肌损害病例进行回顾,探讨其特点及治疗效果,希望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职业性铅中毒腹绞痛病例,观察和记录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尿铅含量为(0.75±0.12)μmol/L,治疗后患者尿铅含量为(0.32±0.25)μmol/L,治疗后较治疗前尿铅水平显著下降,并达到正常值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7,P0.05)。患者疗程3~5个,平均(4.1±0.6)个。治疗后,CK-MB和c TnⅠ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职业性铅中毒腹绞痛心肌损害可能与心肌缺血相关,临床应分别实施驱铅、解除腹绞痛及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肝炎、肝硬化诊治中检测AFP指数、CA125指数、CA199指数以及CEA指数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进入本院的25例肝炎患者(A组)、25例肝硬化患者(B组)、30例体检者(C组)作对象,均测定其肿瘤标志物,并比较。结果 A组AFP指数(13.44±7.77)ng/ml,B组(36.66±6.27)ng/ml,C组(11.00±4.99)ng/ml,A组和B组比C组高(P0.05)。此外,A组与B组其他各项标志物以及阳性检出率等均比C组高,同时B组也比A组高(P0.05)。结论当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接受诊治时,通过检测其肿瘤标志物,不仅能准确检出阳性患者,而且还可从中辨别患者疾病程度,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密闭式吸痰方式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R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进行吸痰,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半密闭式吸痰方式进行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吸痰后较吸痰前SPO_2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吸痰后SPO_2较吸痰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吸痰后SPO_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周中观察组患者吸痰次数平均为(5.7±1.4)次/d,少于对照组的(8.2±1.6)次/d;吸痰量(3.1±0.3)ml/d,多于对照组的(2.4±0.2)ml/d,吸痰间隔时间(2.40±0.25)h,长于对照组的(1.60±0.33)h。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吸痰量及间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气道损伤及痰痂阻塞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和半密闭式吸痰方式均可改善患者的SPO_2,提高患者的吸痰效果,但半密闭式吸痰方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替换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7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血清催乳素变化。结果 经5周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催乳素含量为(6.41±1.04)ng/ml,与治疗前比较,下降量为(24.18±2.64)ng/ml;对照组为(38.17±1.67)ng/ml,与治疗前比较,上升量为(6.73±2.46)ng/ml,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值为(28.14±1.34)kg/m~2,对照组为(27.54±1.84)kg/m~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体内血清催乳素含量,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早期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和滑膜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早期未经治疗的RA患者的血清和滑膜液标本,以同期就诊骨关节炎(OA)患者为对照,共纳入30例未经治疗的RA患者和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OA患者作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患者各标本中IL-17表达水平,同时分析IL-17表达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以及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的关系。结果在本组病例中,RA患者不仅血清中的IL-17水平明显高于OA患者[(289.5±103.2)ng/L∶(86.4±30.3)ng/L,P<0.05],而且滑膜液中的IL-17水平亦显著高于OA患者[(336.4±105.3)pg/ml∶(95.7±22.5)pg/ml,P<0.05]。RA患者血清中hs-CRP和RF水平分别为(44.6±12.3)mg/L和(215.7±56.2)U/L,DAS28评分为(5.6±1.5)分;直线回归分析显示RA患者血清和滑膜液中IL-17水平与hs-CRP、RF及DAS28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17水平在早期未治疗RA患者血清及滑膜液中明显增高,IL-17可作为RA患者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的血红蛋白差值、结石清除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5.3±13.5)min,估算失血量为(51.6±17.9)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结石一期清除率为91.4%,造瘘管拔除时间为(6.9±1.8)d,住院时间为(8.6±1.9)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97.1%,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术后1年结石复发率为2.8%。结论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超滤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1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排查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白蛋白(Al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CHOL)、腹膜透析龄、腹膜超滤功能、残肾功能等。根据WHO制定超滤失败定义标准,将超滤失败的患者纳入异常组,超滤成功的患者纳入成功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腹膜超滤失败潜在危险因素。结果 11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出现超滤失败有46例(异常组),超滤成功70例(成功组)。异常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Fg、腹膜透析时间、腹膜超滤功能、残肾功能与成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Fg 3.45 g/L、腹膜透析时间≥20个月、腹膜超滤功能下降、残肾功能下降均是慢性肾脏患者行腹膜超滤失败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Fg 3.45 g/L、腹膜透析时间≥20个月、腹膜超滤功能下降、残肾功能下降均是慢性肾脏患者行腹膜透析过程出现超滤失败的危险因素。应加强体能锻炼、活动、基础疾病治疗,在确保透析过程中血液循环,缩短腹透液腹腔留腹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锌剂联合维生素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Vit D)缺乏症的疗效。方法以入医院治疗的80例婴幼儿Vit D缺乏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取维生素D3(20~30)万U/次治疗,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锌剂0.5 mg/kg分3次用药,观察血25-羟维生素D[血清-25(OH)D3]、血锌、骨碱性磷酸酶等变化,并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2个月后血清-25(OH)D3水平分别为(21.26±1.35)ng/m L、(25.43±1.69)n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锌、血清铁水平分别为(13.52±1.15)μmol/L、(14.11±2.69)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水平(151.06±12.66)U/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锌剂联合维生素治疗婴幼儿Vit D缺乏症,可将血清-25(OH)D3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改善血清锌缺乏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过程中不同前置换液量对尿毒症患者单次HDF后尿素氮(BUN)清除率和β-2微球蛋白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潍坊市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6个月的患者60名随机分成A、B、C三组,三组透析患者均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A组总置换液量为20 L,B组置换总置换液量为30 L,C组总置换液量为40 L。结果 B和C组对β-2微球蛋白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B组对β-2微球蛋白清除率无增加但B组对BUN的清除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范围内的增加HDF前置换置换液量可以增加可增加中分子的清除率,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如在继续增加前置换液量中分子的清除率不但不会继续增加,反而会影响到小分子物质的清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下重复肾及输尿管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复肾畸形的临床经验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为21例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行经腹腹腔镜下重复肾及输尿管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0.2±7.8)岁。21例重复肾均位于肾上极,其中左侧9例,右侧12例。结果 2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00~160 min,平均手术时间(126±35.0)min;术中出血量15~90ml,平均术中出血量(56±4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3 d,平均恢复时间(2.0±1.0)d;术后住院时间6~12 d,平均住院时间(8.0±4.0)d。术后随访5~53个月,平均术后随访(32±27)个月,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IVU显示下半正常肾功能良好,原发病的症状消失。结论腹腔镜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可作为治疗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20万U+生理盐水250 ml静滴,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7 d。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优于对照组70.00%;治疗后NDS 7 d、14 d分别为(12.74±6.72)分、(13.85±7.93)分低于对照组的(24.71±8.51)分、(20.75±9.01)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