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普查在宫颈癌的早期防治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本研究所在地区的2009年度妇科普查工作的年度报表中的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切实执行妇科普查后,本研究所在地区(包括城市以及农村)参与妇科普查3236例,有745例检查出各种不同的妇科疾病,占总人数的23%;其中185例检出宫颈糜烂,占24.8%,在对患者进行阴道检查以及在病变部位的活检均显示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另外妇科疾病知识普及率为93.5%;总体情况明显优于2008年未实施完善的妇科普查制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进行定期规范的妇科检查对于宫颈糜烂等妇科疾病的防治、宫颈癌的早期筛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宣传。  相似文献   

2.
妇科普查对预防宫颈癌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妇科普查的方法了解育龄妇女宫颈糜烂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的现状,从而为有效治疗手段提供保障。方法回顾性分析7786例育龄妇女的一般资料,采用宫颈刮片做宫颈脱落细胞涂片对受检者进行阴道检查并分析妇科普查工作报表的各项统计数据。结果通过妇科普查,共检出患有妇女疾病1834例,其中宫颈糜烂441例,占24.05%,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1387例,巴氏Ⅲ级6例,占0.32%,均经阴道镜检查、并在异常部位上行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结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癌前病变阶段的及时检查及早发现,因此,鉴于我国国情,应定期、规范的进行妇科普查,对宫颈癌进行早期筛查,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积极防治宫颈糜烂,有利于促进我国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女病普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分析。方法对区内20~60岁已婚女性宫颈癌筛查和妇科病普查。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组织活检和HPV检测。结果检查显示:宫颈糜烂658例,阴道炎259例,宫颈癌4例,乳腺癌3例。三种方法检测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对妇女病进行检查,能尽早的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妇女病,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妇女病普查对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妇女病普查对预防宫颈癌的作用。方法采用宫颈巴氏涂片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参加妇女病普查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并对异常者(TBS分类≥低度上皮内病变)进一步活检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细胞学异常66人,经组织活检确诊:子宫颈癌7人,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67岁;癌前病变59人,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50岁。HPV检测:生殖道高危型HPV阳性60人,阳性率90.9%。结论提高妇女病普查率,选择适宜的筛查方法,提高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的检出率,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各年龄段妇科疾病发病特点,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59岁育龄妇女分别进行妇科内诊检查、B超、白带常规、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检查结果有异常者进行宫颈多点活检病理检查),检查结果按照城乡、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育龄妇女20~39岁患妇科炎症为主;30~39岁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妇科肿瘤患病率增高;40~49岁妇科炎症患病率居育龄妇女第2位,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居育龄妇女患病率首位;50~59岁妇科炎症患病率明显下降,妇科肿瘤患病率亦有所下降。城镇育龄妇女,阴道炎疾病以念珠菌性阴道炎为主,农村育龄妇女阴道炎疾病以滴虫性阴道炎为主。农村育龄妇女附件炎、盆腔炎、宫颈糜烂、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患病率均高于城镇育龄妇女。结论通过开展妇女病普查,发现麟游县育龄妇女妇科病发病率较高,尤以农村为甚,应引起社会各界重视。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积极应对,利用我们的业务知识加以宣传引导并为她们积极治疗,促进她们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总结阴道镜(eoloscope)在妇科普查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8年7月间的妇科普查中的4720例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溯性分析。结果4720例阴道镜检查结合妇科检查中,显示阳性结果4150例(占87.9%),其中慢性宫颈炎3230例(77.8%),宫颈不典型增生110例(2.65%),宫颈尖锐湿疣540例(13.0%),宫颈浸润癌90例(2.16%),宫颈原位癌110例(2.65%),宫颈结核70例(1.69%)。结论阴道镜检查结合细胞学检查为早期宫颈癌和宫颈尖锐湿疣早期阶段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对慢性宫颈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作为妇科疾病常规检查和妇科普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7.
20178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平  王贞  兰龙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0):774-776
目的:通过对太钢1999年、2001年、2003年度教育处等35个单位20178例连续3 a的妇女病普查普治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普查质量。方法:将20178例妇女病普查表全部输入电脑,采用WT40软件数据库进行统计。结果:妇科患病率42.7%,乳腺患病率19.1%,宫颈糜烂患病率明显下降,尤其是重度宫颈糜烂。宫颈癌患病率5/10万,乳腺癌患病率19.8/10万。结论:定期妇女病普查普治可降低妇女患病率,对妇女的宫颈癌、乳腺癌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应用于宫颈癌普查的作用,为宫颈癌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某院行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的5801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受检者的病理学诊断结果以及各年龄段受检者宫颈病变的情况。结果5801例妇女中,2799例未见核异质细胞,占48.25%,2914例有轻度核异质细胞,占50.23%,有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以上的受检者有88例,占1.52%。其中45~55岁年龄段受检者检查异常率最高,为1.79%(61/3413)。81例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5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2例发现癌细胞。88例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受检者中,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12例,占13.64%。宫颈癌的发病高峰集中于45~55岁之间,占66.7%(2/3)。结论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普查的首选方法,可早期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有利于早期实施干预,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接触性阴道出血48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接触性阴道出血的病因构成。方法对480例接触性阴道出血患者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及宫颈活检,细胞学巴氏Ⅲ级以上者行阴道镜活检作病理检查。结果引起接触性阴道出血原因:中重度宫颈糜烂308例、宫颈息肉92例、阴道炎35例、尖锐湿疣16例、宫颈癌2例、其他原因27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Ⅰ级、Ⅱ级429例、Ⅲ~Ⅴ级51例。阴道镜结果报告5例宫颈癌,3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结论引起接触性阴道出血大多是常见病,但部分是宫颈癌所致,对于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者须作详细的妇科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并积极治疗,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分析液基细胞学技术联合HPV检测在早期宫颈癌变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校2012年11月~2013年5月女教职工每年一度妇科普查2057人的检查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中583例在原巴氏染色基础上根据自愿及医生宣传建议的原则,使用液基细胞学和HPV进行宫颈癌筛查,标本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检验中心检测.结果 583例在原巴氏染色基础上根据自愿及医生宣传建议的原则,使用液基细胞学和HPV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其中,157例异常,占26.93%,细胞学异常93例,占59.23%,其中ASCUS 53例数,LSIL 28例数,HSIL 12例数.HPV异常64例数,占40.76%.最终确诊5例为原位癌,占3.18%,1例为宫颈腺癌Ⅰ A1期,占0.63%.结论 液基细胞学技术联合HPV检测在早期宫颈癌变中具有显著作用,对早期宫颈癌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525例妇女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青海省海东地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525例妇女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了解该地区妇女宫颈发病隋况,宣传宫颈刮片的重要性,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方法对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525例妇女宫颈刮片进行巴氏染色法,TBS分级报告。结果525例中有10例标本质量评估不满意,占2%;剩余515例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中88例,占17.09%。在正常范围,402例(78.05%)为炎性反应性细胞改变,14例(2.72%)CINI,7例CINII(1.36%),2例CINIII(0.39%),宫颈癌2例(0.39%)。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方法简单、经济实惠、适用于基层医院普查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宫颈脱落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经验,对宫颈癌筛查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湖南省财贸医院进行妇科普查及门诊共1456例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进行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HPV检测,根据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的临床处理流程(2006ASCCP循证医学指南)行阴道镜检查,在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并送病理检查。结果 1456例患者中,需要阴道镜检查者1023例,需活检者407例,宫颈良性病变1256例,占86.26%,CIN198例,占13.60%,颈宫癌2例,占0.14%。结论积极谨慎对待宫颈炎性病变,TCT、HPV检测、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不失为目前诊断宫颈病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宫颈病变的筛查目标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宫颈癌转变为早期检出高级别的宫颈癌前病变并进行阻断性治疗。宫颈细胞学加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阴道镜多点活检的诊疗程序是筛查宫颈病变的原则。现对我所在妇女病普查中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的5 840例,筛查出结果是不典型鳞状上皮(ASC)以上异常病例328例患者进行HPV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台山市35 ~ 55岁已婚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患病现状,探讨宫颈癌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0年26 879例、2011年23 197例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TCT),并对TCT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 2010年TCT筛查结果异常2491例,占9.47%,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65例,患病率占2.47%,宫颈浸润癌(ICC) 35例,患病率0.13%;2011年TCT筛查结果异常2038例,占8.78%,CIN 314例,患病率1.35%,ICC 16例,患病率0.07%.结论 开展宫颈癌筛查,可以及时发现CIN,及早处理癌前病变,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980年8月至9月,我们在云南省镇沅县勐大公社对2726名已婚妇女作宫颈癌调查,采用妇科检查与宫颈细胞学的检查方法,对肉眼或宫颈细胞学检查可疑者,取宫颈活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在调查中,注意对宫颈癌、宫颈糜烂、宫颈息肉,以及阴道滴虫等患者给予必要的和力所能及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生育保险妇女的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探讨经阴道B超在生育保险妇女病普查中的重要价值。方法:采用“妇女病普查普治项目”统一制定的妇女病普查表进行登记,对如皋市如城镇的生育保险妇女3696例进行了妇女病免费普查。常规妇检后,全部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对经阴道B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阴道B超检查3696例,检出妇科病2155例,发病率为58.31%;其中,子宫肌瘤发病率占首位,发病率为23.83%,其次为宫颈囊肿,发病率为8.14%。结论:妇女病定期普查对降低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及早期发现妇科肿瘤有重要意义。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创,图像清晰,诊断快速准确,无需憋尿等优点,在大面积妇女病普查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县2009年开始免费妇科普查近3年我院对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Ⅰ~Ⅲ)及宫颈癌的诊断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年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Ⅰ~Ⅲ)及宫颈癌的诊断例数,诊断程序也是通过三阶段技术筛查(先行细胞学检查,若有异常,再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结果 2009年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Ⅰ~Ⅲ)152例(68%)、宫颈癌71例(32%),2010年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Ⅰ~Ⅲ)318例(78%)、宫颈癌91例(22%),2011年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Ⅰ~Ⅲ)157例(71%)、宫颈癌65例(29%)。结论免费妇科普查后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宫颈癌的诊断例数曾升高后有下降,说明3年连续免费妇科普查在对预防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及宫颈癌的方面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8.
1983年10月~1985年1月间作者对1000例已婚妇女作了子宫颈癌普查。普查方法采用问诊、一般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检查结果:宫颈光滑466例、慢性宫颈炎484例、可疑宫颈癌5例,其它妇科病45例。宫颈光滑的466例中,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81岁,以30~39岁年龄组正常率最高。慢性宫颈炎中,以糜烂型最多共422例,占87.19%。其中Ⅰ度300例,Ⅱ度90例,Ⅲ度32例。1000例受查者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9.
新密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小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135-136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对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及健康促进策略进行探讨。方法:问卷调查,常规妇科检查,子宫、附件的B超检查,乳腺红外线扫描,宫颈刮片病理细胞检查等。结果:在参加体检普查的180名育龄妇女中,正常的占29.40%;乳腺疾病中以乳腺增生最多,占67.22%,乳腺肿块占2.78%,确诊为乳腺癌0.55%;妇科疾病中慢性宫颈炎占40.91%,其中宫颈糜烂28.33%、宫颈息肉及宫颈纳氏囊肿12.22%;盆腔炎及阴道炎各占11.67%和12.78%;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占1.11%,最后确诊宫颈癌1例,占0.55%。结论: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不够了解,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普查力度,扩大普查范围,特别是农村等偏远山区,进一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宫颈病变发病趋势。方法我院2005~2007年妇科普查16602例,对其中3966例妇女进行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并对2424例根据阴道镜图像定位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确诊慢性宫颈炎1662例,占68.56%;宫颈息肉及增殖480例,占19.80%;人乳头瘤病毒感染133例,占5.49%;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135例,占5.57%;宫颈癌14例,占0.58%。CIN发病年龄为30~44岁,占73.33%(99/135)。宫颈癌好发年龄为35~49岁,占78.57%(11/14)。结论宫颈CIN及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病变诊断不能单以宫颈糜烂分度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更不可忽视宫颈光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