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游离脂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中药四性与物质基础的关系。方法:选取10种寒性中药和10种热性中药,提取粗脂,2%硫酸-甲醇于70℃水浴进行甲酯化反应,GC-MS法测定,并运用支持向量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支持向量机法建立了区分20种中药寒热药性的数学判别模型,其判别结果与传统中药药性理论一致。结论:20种中药游离脂成分与其寒热药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支持向量机可以作为区分寒热药性的统计学工具,游离脂是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0种中药中糖的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费林氏容量法测定20味中药总糖的含量,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碱式硫酸铜法测定单糖的含量,并利用Fisher统计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0种热性中药的总糖和单糖含量都明显高于10种寒性中药,统计分析显示:P<0.05;总多糖含量测定的统计结果显示:P>0.05;Fisher法建立判别函数,判别正确率为85%。结论:Fisher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从糖含量方面对20味中药的寒热药性进行判别,20种中药中糖的含量与寒热药性具有相关性,提示糖类物质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冯帅  李峰  王心 《辽宁中医杂志》2010,(8):1412-1414
目的:初步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50味中药的蛋白质含量,以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采用SPSS16.0软件对寒热药性与蛋白质含量之间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药药性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方法学考察的所有RSD值均小于2%,实验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热性中药的总蛋白含量是寒性中药的2.37倍,统计结果显示,P=0.033<0.05,以α=0.05为水准,说明热性中药与寒性中药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蛋白质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蛋白质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水溶性糖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中药四性与物质基础的关系。方法:选取10种寒性中药和10种热性中药,提取水溶性糖,分别加入盐酸羟胺、吡啶和乙酸酐进行乙酰化反应,测定水溶性糖的GC/MS指纹图谱,利用Fisher方法建立判别函数,分析实验结果。结果:Fisher判别函数实现了对20种中药寒热药性的准确识别,组内回代一致率为100%。结论:Fisher可以作为判别中药寒热药性与水溶性糖关系的统计学工具,水溶性糖是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303-1305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所含脂类相关性。方法:取寒性、热性中药各30种,提取粗脂并按1 m L/0.1g加入2%硫酸-甲醇在70℃下甲酯化,GC-MS联用测定脂类图谱,并利用5种判别分析方法进行药性判别建模。结果:SVM方法优于其它判别方法,组内判别一致率为100%,5折交叉验证正确率53.2%,测试集预测率58.3%。结论:中药寒热药性与脂类成分存在一定相关性,脂类是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SVM可以作为判别中药寒热药性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含量与寒热药性相关性的研究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初步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18种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建立寒热药性的Fisher判别函数。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30味中药中的18种氨基酸含量。以18种氨基酸含量为指标,利用Fisher方法建立判别函数,研究中药药性与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热性中药的18种氨基酸平均含量是寒性中药的1.32倍,建立寒热药性的Fisher判别函数,组内回代一致率为90%。结论:Fisher判别函数对30种中药的寒热药性实现了较为准确的判别。18种氨基酸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量化角度探讨中药性能中的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现代文献信息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药性明确的常用中药,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中药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中药五味属性对中药的寒性属性的影响大于对中药热性属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脂类成分气-质(GC-MS)联用图谱数据的中药寒热药性识别模型,建立药性特征标记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方法:以60种寒或热性中药脂类成分的GC-MS图谱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比较5种建模策略,筛选识别脂类成分GC-MS指纹图谱药性特征标记的最优模型。结果:支持向量机(SVM)为筛选60味中药的寒热药性特征标记的最佳模型,能够有效标记中药寒热药性特征区域。趋于寒性最强的标记在保留时间61.550 min处,趋于热性最强的标记在保留时间31.395 min处。结论:中药寒热药性与脂类成分密切相关,脂类成分是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基于物质成分与药性建立的数理统计模型可识别和预测中药的寒热药性。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含量与寒热药性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18种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柱前衍生化反应和HPLC法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并采用UV法测定色氨酸含量;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对18种氨基酸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的统计识别模型,并进一步识别氨基酸的寒热表征。结果:建立基于18种氨基酸含量的寒热药性数学Fisher判别函数,60种中药的寒热药性判别正确率达到82%。以SVM为最佳模型得出氨基酸HPLC分析的寒性标记为:Glu、Gly、Arg、Thr、Ala、Tyr、Val、Ile和lys;热性标记为:Asp、Ser、His、Pro、Met、Cys、Leu、Phe和Trp。结论:18种氨基酸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40种中药多糖成分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中药多糖,用三氟乙酸彻底水解成单糖,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进行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利用Fisher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Fisher法建立判别函数。判别函数常数项为4.35146,判别函数为Y=4.35146+系数×X保留时间。计算判别函数得分,得分为正值判为寒性中药,为负值判为热性中药。判别结果显示,只有寒性中药甘遂和天冬判别错误,其余均判别正确,组内回代一致率为95%。结论:中药寒热药性与多糖成分存在相关性,多糖成分是表征中药寒热药性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析中药寒热药性与其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从物质基础层面诠释中药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方法:筛选《中国药典》第一部明确有主要有效成分记载的植物类中药共计334种,中药主要成分280种,计算每种成分的分子描述符(包括一维、二维、三维及半经验量化计算分子描述符),通过广义规则归纳算法(Generalized Rule Induction,GRI)筛选强相关的分子描述符。结果:与中药寒热药性相关性较强的主要成分分子结构描述符多与分子的能量状态有关系,分子能量状态越高,与中药热性关联关系越大;而分子能量越低,与中药寒性关联关系越大;而平性中药不明显。除分子能量状态外,中药药性还可能与其主要成分的脂水分配系数、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碳、氢、氧原子数,氢键供体数目等分子结构描述符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结论:中药药性确实与中药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分子描述符是三维分子描述符中的分子能量,提示中药药性作用可能与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分子能量状态以及对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而产生的综合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已获得的药效学试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验证平性活血药"双向适用"的药性特征。 方法: 采用Weka 3.6.2软件进行贝叶斯分析,按数据预处理、属性选择、建立相关贝叶斯网络模型、分类预测的步骤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 结果: 在瘀热互结证中,3类药性中药组与模型组分类,AUC大小顺序为平性药>寒性药>热性药;在寒凝血瘀证中,3类药性中药组与模型组分类,AUC大小依次为热性药>平性药>寒性药。 结论: 对瘀热互结证,平性活血药与寒性活血药具有类似治疗效果;对寒凝血瘀证,平性活血药与热性活血药具有类似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平性药具有"双向适用"的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60年代起,现代科学开始对热证的本质进行研究,但有关热证的病理机制和寒凉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尚未深入系统研究。该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热性中药喂饲动物造成热证模型,后用寒凉药进行实验性治疗,拟采用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技术对热证模型大鼠及寒凉药治疗后的大鼠肝线粒体蛋白组进行比较,从中发现热证及寒凉药治疗后的特异性相关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
尿道综合征是现代医学病名,为已婚女性常见病,治疗颇为棘手。文章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特征,将尿道综合征分成5个类型论治,提出尿道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困、下注膀胱,可兼气滞、血瘀、阴亏,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热为病,湿为本,热为标,热为湿困蕴化而成。除湿热之邪,湿宜“温”化,热要“凉”清。治疗湿热之证,要寒、温药并用,寒而不过以免助湿,温而不多以防助热,四诊合参,在定性湿热的基础上,仔细分辨“湿”与“热”孰重孰轻,准确把握寒、温药的用药比例,小心进退,力求无偏,是治疗湿热证有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多糖水解成分乙酰化气相色谱-质普联用(GC-MS)指纹图谱与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0种中药多糖水解物乙酰化GC-MS图谱,筛选最适统计识别模型,以最佳模型识别多糖乙酰化GC-MS图谱寒热表征.结果:确定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为最佳模型,得出多糖水解物乙酰化GC-MS的寒性标记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为3.489,3.557,3.695,3.849,3.986,6.047,6.132,6.241,6.510,6.836,7.294,12.564min;热性标记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为3.861,3.929,5.526,6.006,6.269,6.516,6.842,7.397,10.778 min.结论:多糖成分与寒热药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天麻治疗头痛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麻随证配伍可用于多种头痛证治,与温散表邪药同用则治风寒头痛,与辛凉疏风药同用则治外感风热头痛,与清热降火药同用则治火热上扰头痛,与补益药同用则治气血不足头痛,与辛热药同用则治阳虚寒凝头痛,与化痰药同用则治痰厥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