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为帮助期刊编辑使用有效的手段核查论文数据真伪,提出防范论文数据造假的策略。 【方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原始数据核查,从数据一致性检测、t检验、F检验、卡方检验和生存分析等案例,分析和判断论文数据造假。 【结果】期刊编辑应形成防范学术不端论文审核要点,建立初审工作流程,规范统计学审核步骤,综合判断论文数据真实性。 【结论】 科技期刊应建立健全稿件审核流程,强化编辑审稿过程中的责任意识,避免学术不端论文见刊。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数字化办刊经验,为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物理B》数字化办刊的具体实践为例,从内容数字化、采编系统、出版发行模式、期刊宣传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数字化手段。分析说明数字化办刊的重要性和成效。【结果】发现提高数字化办刊水平可以缩短稿件发表周期,提高服务水平和审稿质量,提高期刊影响力。【结论】国内期刊必须审时度势,借鉴国内外优秀期刊的数字化办刊经验,不断摸索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文科技期刊非法网站现状,以期为论文作者及期刊社提供其规避建议和措施。【方法】使用百度搜索引擎,通过对1006种中文科技期刊网站的逐一搜索,结合阅读期刊稿约类文献,对比甄别非法期刊网站。【结果】中文科技期刊非法网站主要为论文中介网及钓鱼网站两种形式。论文中介网侵害的科技期刊数量很大,但容易甄别;钓鱼网站侵害期刊数量较少,但因其完全拷贝模仿正规期刊网站架构及其内容,仅篡改或隐去与投稿相关的信息,隐蔽性强,难以甄别。【结论】需要政府部门、互联网机构、期刊社、读者等多方共同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策略,为一流农业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中外期刊对比分析、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方法,统计分析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 【结果】 目前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稿源流失、编辑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本领域英文期刊数量较少等问题。 【结论】 通过切实做好约稿和审稿工作、刊发方法类论文,组织出版期刊专辑、创新论文表现形式、打造专业化编辑队伍、适时创办中国特色英文期刊等方法,可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COVID-19疫情期间高质量儿科学期刊COVID-19相关论文的发表情况,为引导我国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高质量学术期刊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9年9月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首批临床医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儿科学领域T1级的10种期刊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5日发表的314篇COVID-19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第一作者为中国作者的论文所占比例及其在国内外SCI收录期刊、国内中文期刊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在314篇COVID-19论文中,我国学者对COVID-19患儿进行研究的论文为50篇,78.0%(39/50)发表在国内高质量儿科学期刊上。其中,13篇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29篇发表在SCI收录期刊。18篇(62.1%,18/29)发表在国内SCI收录期刊。 【结论】 我国高质量儿科学期刊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吸引高质量COVID-19研究成果的作用,而且这些研究论文发表较早,被引频次较高,这可能与疫情期间国内期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关。引导我国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高质量学术期刊的策略包括:提高国内科技期刊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加强选题策划;坚持高质量同行评议,保障论文质量;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缩短发表周期;构建数字化、集群化、市场化期刊出版运营模式,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吸引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英文期刊《冈瓦纳研究》(Gondwana Research)快速发展的历程,为国内学术期刊发展提供借鉴。【方法】从《冈瓦纳研究》历年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论文,以及其不断改进的办刊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冈瓦纳研究》自1997年10月创刊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从一个专业期刊快速成长为一个多学科的、高影响力的综合期刊,经历了初创期(1997—2003),过渡期(2004—2006)和快速发展期(2007至今)。【结论】要办好一本优秀的英文科技期刊:(1)积极主动的扩大稿源、合理控制论文数量是基础;(2)缩短论文评审和发表的周期是关键;(3)树立服务作者和读者的意识是根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和比较作者和期刊编辑对学位论文再发表问题的认知,探讨认知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方法】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作者和期刊编辑基本情况及其对学位论文再发表所涉及的版权问题的认知,对问卷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作者和期刊编辑有一些共同的困惑,对学位论文的版权归属均不明确;双方对学位论文再发表的版权问题认知有一定差异,涉及出版伦理的内容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结论】学位论文再发表并无固定的解决模式,建议期刊编辑和作者通过明确版权归属和细化学位论文版权转让协议等方式确定权利与义务,求同存异,使各方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学术论文邮件精准推送的经验,实现论文高效传播,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方法】基于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SCPMA)期刊文章邮件精准推送实践,介绍了邮件精准推送的优势、查找文章相关领域小同行的方法以及充分挖掘有效推送群体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一些切实的建议。【结果】 具体实例和统计数据表明论文邮件精准推送对SCPMA文章被引频次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 邮件精准推送是高效传播学术论文、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方法,应该成为学术期刊编辑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胡强 《浙江预防医学》2016,27(8):880-114
【目的】为科技期刊提供系统化运营微信的策略参考。【方法】应用扎根理论方法,以41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科技期刊微信应用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对其中有关运营经验和建议的文本通过编码分析提取运营策略。【结果】科技期刊微信运营包括平台定位、用户分析、信息结构、功能结构、用户体验、推广、商业模式、组织、安全性和评价十种策略,并通过用户识别、平台结构、价值实现、保障优化四个范畴整合为一个运营策略框架。【结论】科技期刊应根据用户识别结果来设计和实施微信平台结构,依赖优良用户体验促进价值目标实现,采取有力保障优化措施为全部运营工作提供持续性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学科技期刊通过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技术和效果。【方法】以《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期刊为例,阐述期刊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实施方法和实践效果。【结果】实践证实,医学期刊通过互联网提供视频服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与期刊内容紧密结合的视频服务能够明显提升论文传播的效果,增加网站相关内容的点击量。【结论】通过网络与数字技术实现医学科技期刊内容的富媒体出版,有利于提升读者对科技论文的阅读兴趣,扩大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统计、分析医院主办医学期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统计的医学期刊为统计源,筛选出符合医院主办的医学期刊,通过统计期刊的特征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阅读,与已有研究中其他期刊的情况进行比较,提出建议。【结果】符合条件的期刊共222种。与国内其他期刊类似,医院主办医学期刊存在主管单位建制多样、出版周期偏长、各学科核心期刊占比不均衡等问题。建议同一学科不同医院编辑部联合办刊;利用医院学科优势争取优质稿源,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基础医学论文比例,提升期刊整体学术水平。【结论】医院主办医学期刊应该走更符合自己特点的发展之路,以更好地服务医学临床与科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缩短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思考分析,总结了影响论文发表周期的因素,并在《化学学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缩短发表周期的有效方法。【结果】影响论文发表周期的因素主要包括:流程和制度因素、人员因素、工具和技术因素及其它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化学学报》采取了相应措施,论文发表周期明显缩短。【结论】针对影响论文发表周期的因素,结合期刊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缩短论文发表周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推进高职学报内涵建设,提升办刊质量。方法 主要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法和数据统计法,分析高职学报内涵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 高职学报面临诸多困境的背景下,办刊人员应加大突破办刊困境力度,树立高职学报的稿件质量观,鼓励编辑深度参与办刊实践;不宜将办刊质量不高一味归咎于主办单位,不宜“等米下锅”被动出刊,不宜用“绝对化”的稿件标准打击办刊信心,不宜过于依赖主编办刊,不宜“盲目”缩短刊期,不宜过多地寄希望于联合办刊。结论 指出高职学报内涵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职学报及有相似背景的其他科技期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出加强中文科技期刊建设的策略,以促进期刊发展。【方法】 以《高分子学报》为例,介绍中文科技期刊加强学术质量建设、数字化出版建设、传播能力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的策略及其所产生的成效,并简要分析期刊计量指标。【结果】 通过制定周密的出版计划、充分发挥主编/副主编的学术把关作用等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期刊数字化出版建设,加快出版速度;通过扩大数字化传播范围、借用学术会议平台以及提高英文显示度等加强期刊传播能力的建设。编辑、作者以及审稿人队伍建设为期刊质量提升提供人才保障。采取这些措施后,《高分子学报》的各项基本计量数据明显提高。【结论】 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是加强期刊建设的本质目标,出版数字化建设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传播能力建设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而这三者的发展均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研究刊期变更的一般规律及其对学术期刊的影响机制,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平衡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的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以经济类核心期刊为例,通过数据、文本和案例分析考察刊期变更的历史、原因和影响结果,通过机制分析研究刊期变更对学术期刊的影响。 【结果】 刊期变更通过出版时滞、载文量两个中介变量对学术期刊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结论】 在追求规模效应的同时,学术期刊也要充分考虑缩短刊期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质量为先谨慎决策:在不具备变更条件时利用其他有效措施发挥其正向机制的作用,在过渡阶段做好准备工作,在变更后通过风险控制措施对冲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页码编排体系,为加快期刊的出版周期、提高刊物的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 介绍了科技期刊六位码编排体系和出版实践经验。在从顺序页码转为六位页码编排体系的过程中,涉及审稿、编校、排版、印刷各业务流程。在实际出版时,制定了六位码的生成规则,改革了生产管理流程,并在稿件模版设计、印刷生产等方面作了相应改造。结果 采用六位码编排体系后,所有存版稿件均提前实现了页码编排,新接受稿件也可以立即生成六位码。结论 六位码不仅使作者和读者能迅速获取稿件完整的检索信息,而且大大提高了出版周期,达到了快速发表的目的。因此,一方面加强了期刊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科技期刊快速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使更多的中国科技期刊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方法,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扩大国际话语权,传播更加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科技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受语种的影响较大,而且某些学科领域期刊被收录的数量不足。【结论】 为使更多的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需要打破语种的限制,提升科技期刊的英文水平;从多方面出发,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进行充分调研,加强与国际检索机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和创新发展。【方法】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办刊业务中,梳理出一条思维指导路线。通过调研科技期刊全流程数字化的现状,分析问题和需求,政策设计和平台建设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移动互联技术,建设一个较为全面的科技期刊数字化业务平台。【结果】该平台紧紧围绕办刊的核心业务,以提高学术内容创新,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注重参与互动和体验,在聚集学术信息资源、优化和规范办刊流程、拓宽传播途径、开展増值服务方面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结论】新平台将会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业务,协助编辑更好地加强学术内容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