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验证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常规性胃镜检查患者120例进行病例分析。结果对患者在胃镜检查前实施适当的心理护理,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护理,患者的躯体与心理应激反应有明显减轻,同时,检查时间也有明显的缩短,插管成功率也明显提高,保证了患者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眼科手术受术者心理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是治疗眼科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手术中受术者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因素之一,现就我科受术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胃镜检查中对患者实施心理和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84例接受常规胃镜检查的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检查的主观不适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客观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明显平稳。结论在术前及术中对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干预能减轻患者在常规胃镜检查中的痛苦,降低心理与生理的激应反应,有助于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工流产受术者的心理反应,笔者观察一年到我站进行人工流产的169例受术者发现,有42例出现焦虑情绪,通过心理干预及精神护理,在干预后焦虑者有下降趋势,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别。心理干预能恢复受术者身心平衡与协调,消除顾虑从而降低焦虑情绪。而心理护理作为一种外在社会力量,不仅帮助受术者恢复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儿科胃镜检查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就诊的需进行胃镜检查的患儿80例,探究其胃镜检查前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患儿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患儿提高了对胃镜检查的依从性,诊断效率大大提高。结论在儿科胃镜检查时,对患儿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配合性及胃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李满 《黑龙江医药》2001,14(5):417-4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胃镜已成为基层医院的常用仪器,它清晰度、准确度以及灵活性,均高于以往的纤维胃镜。但仍必须插管后才能检查,所以有较多病人由于怕插管而拒绝检查,针对病人的这种心理反应,我们进行了正确的心理疏导,提高了胃镜检查的成功率。1 心理状态分析1.1 恐惧多见于初次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对新仪器缺乏正确的理解,听病人介绍插管子非常难受,认为自己难以忍受,而拒绝检查。1.2 忧虑长期慢性胃炎患者,病程长,易反复,没经过正规检查及治疗,治疗效果欠佳,失去治疗信心,也有一部分病  相似文献   

7.
王波 《中国实用医药》2009,4(6):207-208
目的调查与分析绝育术后受术者的心理状况,并据此探讨适合的护理措施。方法我站于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对162例行绝育术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进行了临床调查和分析,并主动与受术者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术前、中、后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和分析受术者的心理情况,并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所有受术者均顺利地接受了手术,紧张、恐惧、情绪低落、忧虑、悲观及抵抗情绪等心理障碍均得到较好的缓解,在术中配合良好,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了解受术者的心理变化,加强对受术者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或消除受术者的恐惧不安、焦虑多疑、顾虑和抗拒不合作的心理,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胃镜受检者检查前、后的心理调查及评估,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受检者对胃镜检查的依从性。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月首次接受胃镜检查者共650例,在受检者胃镜检查前、后10分钟以问卷方式对受检者进行心理调查,操作医师评估受检者胃镜检查前、后生理心理情况。结果操作医师评估受检者检查前后生理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检查前后受检者的心理恐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胃镜受检者检查前、后进行生理、心量状态的全面评估,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受检查对胃镜检查的依从性.达到最佳配合。对少数干预无效的胃镜受检者,建议在全麻无痛苦状态下进行,以保证胃镜检查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行电子喉镜检查中的配合效果,以便为提高患者插镜检查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接受电子喉镜检查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检查事项告知并配合宣教;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检查告知及宣教的基础上,对患者再给予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心理干预疏导;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大多数患者均能配合顺利完成电子喉镜的检查,在插镜顺利程度上,使一次性插镜成功率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60%的插镜成功率;其患者的紧张感和恐惧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检查时所需的时间也少于对照组(P<0.05),病人不适感与心理应激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在患者行电子喉镜检查时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提高患者检查的依从性及插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龄妇女避孕失败,常采取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但人工流产术所致的不适感令受术者痛苦不堪,如何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手术,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开展了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加音乐疗法对普通胃镜检查患者的痛苦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及再次接受胃镜检查认可度的影响。方法200例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患者。干预组检查前、中、后实施合适的心理干预和音乐疗法,对照组则只给予普通胃镜检查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胃镜检查前、中、后患者的痛苦程度(恶心、呃逆反射次数),及检查前后的SAS、SDS评分变化,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再次接受胃镜检查的认可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痛苦程度(恶心、呃逆次数)、检查顺利程度(检查时间), 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减少,且再次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认可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加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普通胃镜检查患者的痛苦程度和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再次接受胃镜检查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腹茧症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至11月我科对505例1~3岁小儿在输液前后采取一系列的心理护理措施,明显提高了配合程度和穿刺成功率,对小儿身心健康有一定作用,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镜检查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服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ml数分钟,对156例老年患熟练地进行胃镜检查,做到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精心,细心,耐心,使老年患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检查。结果:156例老年患胃镜检查顺利进行,疾病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结论:准确到位的护理让老年患愿意接受胃镜检查,心理护理在检查中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因外伤如车祸、跌倒引起骨折。创伤的疼痛、骨牵引固定,自理能力下降,易引起应激的心理反应。我科对106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徐益群  王泉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700-2701
肠镜有结肠镜和小肠镜.结肠镜检查作为结肠、直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但患者普遍对做肠镜检查过程缺乏了解,担心检查过程痛苦而产生恐惧、紧张心理,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检查,也有部分因为与医生配合不好或医护配合不默契等导致检查和治疗难以顺利完成,因此良好的医护配合是提高患者受检率和提高镜检、治疗成功率的关键。我科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实施结肠镜检查1865例.其中治疗53例.现将医护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镜检查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和满意度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检查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通过护理干预有效消除了患者对胃镜检查的紧张,恐惧心理,减轻不适应症状和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对胃镜检查的认识,心理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干预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显著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的满意度和接受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进行老年胃镜检查者中的作用.方法 对9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系统心理护理,对术中不适感、检查操作时间及是否愿意复查胃镜进行观察、评估.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不适感、检查操作时间及是否愿意复查胃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在胃镜检查前后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对检查的依从性,有利于对患者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8.
958例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准确的方法。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与日俱增,但有些患者仍存在着很强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心理,顾虑重重。对此,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笔者对958例胃镜检查患者开始了胃镜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心理护理,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我科根据健康教育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知识,针对胃镜检查前,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紧张,担心胃镜检查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心理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各种治疗,顺利地完成胃镜检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加强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心理护理,提高我科护理质量。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我科200例儿童静脉输液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后观察效果。结果患儿静脉输液时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减少,依从性增高,本组统计200例患儿护士静脉输液时一针见血率由82%上升到97%,患者满意率提高。结论护士在儿童静脉输液中全程进行心理护理,使儿童负性反应减少并缓解了心理压力,患儿依从性增高的同时也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了医患矛盾促进了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