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宾萍 《贵州医药》2012,36(10):924-925
为了解南明区2009-2011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报告质量,找出网络直报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现将2009-2011年南明区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1]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照报告地区选取录入日期为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病例,疾病种类为甲乙丙类传染病的疫情卡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传染病的监察系统,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传染病疫情动态并先后对疟疾、脊髓灰质炎、鼠疫、乙型脑炎、流感等疾病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国内传染病的预测工作也有了进展,预测的研究已从由单纯的推理预测而进入用数学模型进行数理预测的阶段。疫情预测的意义(一)通过疫情预测,能预报传染病流行趋势、流行发展的速度、规模、受染人群等以便  相似文献   

3.
北沟乡是新沂市根据卫生部及江苏省有关要求确立的疾病监测点之一,自1982年以来系统规范地收集有关死因的资料并上报死亡报告卡。为了解我乡的死因分布状况及死亡疾病谱,为以后采取干预措施,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特将我乡1982-1998年死亡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江苏省统一下发的疾病监测点死亡资料簿及死亡报告卡。1.2方法 对上述资料,按年龄、性别、死因、年份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有关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3年百日咳疫情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南省百日咳疫情回升原因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2003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系统报告的部分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资料使用SPSS11.0软件统计方法分析。结果 法定传染病系统报告的病例准确性不高(50/141)。结论 近年百日咳报告病例的增多与医务工作者对法定传染病报告意识的增强和诊断标准掌握不严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居民出生、死亡、传染病漏报调查,可以准确了解疾病监测点人群中出生、死亡、传染病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该地区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传染病发病率,同时进一步发现监测报告系统的薄弱环节,提高监测报告质量。为此,1998年12月对我市疾病监测点,按照全国统一的漏报调查方案,开展了居民出生、死亡、传染病漏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传染病报告卡1197张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丽霞 《淮海医药》2000,18(3):213-213
传染病报告卡是我国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最基础的资料。完整、准确、及时地填写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不仅是法律赋予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同时也是正确制定相应传染病防治措施的科学依据。为了解我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的报告质量,探讨传染病报告卡存在问题及提高报告质量对策,改进工作现状,现就1998年我市各医疗机构报告的1197张传染病报告卡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998年蚌埠市各医疗机构报告至当地防疫站的1197张卡片(患者现住址均在蚌埠市郊区)。1.2 方法 将报告卡按报告单位级别不同分省级…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疾病监测工作,更好的保障部队官兵健康,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和疾病预测预报能力,现将2003年全区报告疫情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某部队传染病报告卡数据库。1.2方法2003年全年某部疾病控制中心收到所属部队及各级医疗单位上报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张冰娜 《河北医药》2012,34(20):3142-3143
为了解河南省栾川县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掌握防控形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栾川县2005至2010年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做出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传染病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栾川县统计局,以年平均人口数计算当年常住人口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周口市使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网络直报系统)前后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疫情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周口市实行网络直报前5年(1999至2003年)和后5年(2004至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行网络直报后5年,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各类传染病发病比例和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种均发生了变化,目前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和麻疹。结论网络直报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传染病的实际发生水平;位列前5位的传染病是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李霞  汪学文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643-1644
为探索综合性医院建立完整的疾病报告系统网络和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的管理模式。对本院1996~2002年期间自查漏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资料来源 :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法》、《广东省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法》和《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丙三类共计35种传染病 ,对本院1996∽2002年的甲、乙、丙三类共计35种传染病的漏报调查自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每年的漏报调查资料是采取对当年门诊各科室的门诊日志、各住院科室的出入院登记、实验室检测、X线、CT、病理检测、病案资料和传染病报告登记本等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评价本地区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应急防控体系。方法对2011年本地区传染病传染性疾病报告资料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全年本地区报告传染病11种1250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280.09/10万,总死亡率4.12/10万。乙类传染病即时报告率为89.4%,丙类传染病为61.1%,而报告时间间隔最长的为丙类传染病。结论本地区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主要为乙类与丙类传染疾病,应急防控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我们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硬软件设施,做到早发现和早报告等有效措施,就能很好的防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本地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和分布规律,做好疫情预测,从而为制定本地传染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王台矿区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疫情资料来源于王台医院《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人口资料来源于本矿区公安科户籍办。  相似文献   

13.
职业健康监护,是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参加的系统项目。以预防为目的,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有关健康资料,从而连续地监测疾病的分布和发展趋势,并及时地将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规范的实施与管理,是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  相似文献   

14.
<正>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传染病流行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根据山西省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山西省1999—2013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状况和特征,掌握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山西省1999—2013年年报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1.2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数据采用Excel  相似文献   

15.
<正>结核病是严重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为更好地做好肺结核的防治工作,现将2012年章丘市肺结核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人口资料来源于章丘市统计局,疫情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1.2病例报告痰检结核菌阳性病例、痰检结核菌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均作为肺结核病例进行报告。1.3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整理用EXCEL软件。2结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一九八八年我们在北京、上海的十所医疗单位开展了药物不良反应监察试点工作,据试点工作总结看,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对促进合理用药和提高医疗质量有着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扩大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工作,经研究我们决定除原十所医疗单位外再增加广东省人民医院、哈医大第二附属医院、北京301医院、  相似文献   

17.
杨巍  任涛  孙爱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176-176,F0003
<正>某些传染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必须依据以往相应传染病的流行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掌握疾病在人群中季节性流行和分布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疾病防制工作。作者试用圆形分布法对某地区1992至1996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进行分析,旨在为疾病防制和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疫情报告是防疫工作的基础和依据[1]。传染病报告卡是疫情报告的主要形式之一,为卫生行政部门及疾控部门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资料,是卫生防疫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制定和实施有效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据。发现法定传染病例及时准确按时限报告是预防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关键。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质量好坏以及传染病报告卡的迟报漏报问题将直接影响着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为提高我院传染病报告的准确率、及时率、杜绝漏报,本文分析了我院近3年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全市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状况,评价其运行效果。方法对全市乡级及以上医疗和疾控单位的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现场督查,运用综合指数对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于2004年1月开始建设,到2006年10月均全部完成并相继投入使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使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提高了10.11倍,使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完整性达到了100%,使法定传染病实际发病水平较为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来。结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实现了传染病由传统报表格式向个案实时报告的根本性改变,有效保障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通过对全市城乡疫情的实时监控和监测数据动态快速统计分析,为决策科学化与管理现代化做出了贡献,并经过实践证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王立杰  赵芳 《北方药学》2012,9(7):81-81
目的:掌握集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态势,为我市制定传染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集安市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4种988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414.9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前三位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细菌性痢疾;丙类传染病中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最高。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及细菌性痢疾及手足口病是我市目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