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现在后装腔内放射治疗是宫颈癌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在各大医院普遍采用。2002年10月至2005年3月,我科引进^192铱高剂量率后装机后对50例宫颈癌患者行腔内照射和直线加速器外照射的联合放射治疗,现报告其观察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报导自1980年中期以来奥地利的维也纳妇科临床诊疗所使用高剂量率(HD)的放射性同位素铱~(192)作为点状源的后装设备使用情况。作者强调铱~(192)的优点由于它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比度和它的直径细小因此可以做出6MM 直径微小的材料。治疗时不需要用麻醉就可轻而易举地插入宫腔内,宫体癌治疗计划为宫体内4次阴道1次放疗,这样  相似文献   

3.
铱-192(^192Ir)和锎-252(^252Cf)均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92Ir发射γ射92线,^252Cf发射中子和γ射线。^192Ir放射源已普遍应用于高剂量率的后装治疗,^252Cf中子放射源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的优势,也正在后装治疗中使用。本文就^192Ir和^252Cf两种放射源的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后装治疗中不同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内插入放射源的后装技术发展及改进有:1.作者使用的~(192)铱小珠其放射性比度很高放射源为20居里可以保证短时间内的放疗应用;2.大直径(4~10mm)的镭或~(60)钴缩小到现在的1mm 直径的~(192)铱,因此可以同4mm 直径的后装导管相匹配;3.局麻下纤维支气管镜可以方便地进入病灶处;4.将放射源固定于导管上可以照射肿瘤切面的约5mm~20cm 范围;5.~(192)铱小珠的优点为接近肿瘤处有一个高剂量带而其附近正常组织的剂量却远远受到限制;6.肿瘤缩小后即可开始作体外放疗,由于支气管的导管直径为4mm,因此狭小的支气管内肿瘤经过放疗很大部分或全部消失,同时用钕石榴红宝石激光可以输出12~90瓦,深度为0.1~7  相似文献   

5.
2002年7月华南地区某单位发生了利用^192铱(^192Ir)源故意伤人事故,致使70余人受不同剂量的照射,50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现将1例妊娠期间受照患的临床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后装技术应用于妇科肿瘤已有廿余年历史,近年来有了突破性的改进,现就有关德文材料综述如下。一、头颈部恶性肿瘤(一)鼻咽癌鼻咽癌单纯依靠手术治疗往往很难防止复发,因为手术有一定的限度,手术切除组织的附近难免有亚临床灶残存。1957年Swab 建议术后加体外再加腔内放疗,而Nari 自1960—1980年以来已用铱~(192)。小珠作腔内放疗使用,1984年Busch 发表有  相似文献   

7.
从1973年8月到1876年3月曾收治了73例舌癌病人,其中51例男性,22例女性。用~(192)铱间质放疗。年龄从22岁到99岁。所有病例均使用 GuideGutter 技术。单一平面插植的有51例,双面变插植有21例,体积插植的1例。发针型~(192)铱每厘米一毫  相似文献   

8.
1977.1~1981.12间法国Claudius Regaud 中心用192铱植入放疗了160例(共165个肿瘤)眼睑癌病人.在有病理诊断的13例中,基底细胞癌二鳞癌=111:19例,腺癌1例。放疗植入铱丝平均长27mm,多数用间隔7mm 的两平行铱丝。剂量率为65~90rad/小时。基底细胞癌和鳞癌的TD 分别为6000rad 和700rad。结果:以前未曾治疗过者的治愈率为97%(111/114),以前曾治疗过者的治愈率为94%(48/51)。局部失败的6例中4例再次铱植入治疗后获肿瘤局控,2例手术后获局控。疗后  相似文献   

9.
木文报告工业辐射照射源应用中的一次意外事故。所用的设备是强度为78居里192铱γ射线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 与高剂量率支气管腔内后装放射治疗( HDRIBB) 两项新技术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学和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27 例非小细胞肺癌采用BAI 与铱192高剂量率支气管腔内后装放射治疗两项新技术进行序贯或交替方式的联合治疗,观察主、客观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 24 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71 % (17/24) 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7 例中92 .6 % (25/27) 的患者KPS 评分提高或稳定。近期客观缓解率:CR 8 例,PR 15 例,有效率(CR+ PR) 为85 % ;病理组织学疗效:显效2 例,有效5 例,部分有效2 例。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铱192 高剂量率支气管腔内后装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为有效方案,有较好的近期主、客观疗效,对中央型和周围型肺癌均适用。联合治疗安全可行,毒副反应及并发症轻微。联合治疗用于早期不能耐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根治性治疗和综合治疗后局部残存或复发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院BJ-6B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与HY-HDR18型高剂量率近距离后装治疗机共用一个机房,因加速器与后装机分时使用,加速器的能量(6MeV)远高于后装机(铱-192)的能量(7平均能量为380KeV),所以按标准加速器机房屏蔽要求设计。加速器与后装机共用和非共用机房的最主要区别是:接受加速器放疗的患者(含头部、体部X刀治疗患者)和放疗技术人员与后装放射源(平时不治疗病人时^192Ir在后装机的储源罐中)接触的时间大大增加。笔者设计、制成后装机屏蔽罩,增加了10mm铅防护,加大了防护的安全系数。现将制作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作者自1986年4月至1987年6月对50例肺癌进行高剂量率(HDR)~(192)铱腔内后装治疗。其中95%为晚期(Ⅲ、Ⅳ期),约一半病例的Karnofsky评分为60~70分。约1/3病例有咯血史,约50%有完全或次全主支气管堵塞或已有气管受累。32例治疗前先作了腔内激光治疗,18例未用激光,大多采用腔内后装加体外放疗,16例在激光或腔内后装前已有远处转移。13例以前已用过高剂量的体外放疗(45~60Gy),故腔内治疗后不再用体外放疗。5例术后复发,4例给予腔内加体外放疗。体外放疗:每周4次,每次2。5GY,共50GY。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160例163个乳癌进行了2~7年连续乳房照片观察。均作局部肿瘤切除,70%行腋清扫。术后外放射1.8~2Gy/次,总量44~52Gy/4.5~6周,原发灶再用电子线或~(192)铱补充10~18Gy。27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299例宫体癌术后均给予阴道腔内放疗,155例行低剂量率~(226)镭疗,143例行高剂量率~(192)铱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放疗并发症,至少随防两年。作者在术后4~6周给予两次镭疗,用圆柱形镭盒,载有40mg镭,每次放置20小时,间隔二周,共40小时,即1,600毫克小时(低剂量率照射)。阴道残端盲管的总长度上0.5cm深度阴道粘膜的总剂量约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1973~1980年间Stanford 大学放疗中心收治的76例未作乳腺切除术的单纯放疗结果。所有病人的临床分期均采用UICC-TNM 分类法。治疗技术:乳腺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采用4M-evX 线治疗,瘤床采用追加照射(67例用~(192)铱植入,5例用9~15Mev,4例采用4Mev X 线照射)。乳内、锁骨上及腋区采用单个前野侧15度角照射以避开椎体,脊髓及食道。乳腺和胸壁采用平  相似文献   

16.
1970年1月~1987年3月Henri Mondor医院共放疗600例T_(1-2)期口腔、口咽鳞癌,男:女为518∶82例,中位年龄55(28~92)岁。全部行相治放疗。其中,单外放疗75例,外放疗加~(192)铱插植放疗243例,TD70~75Gy,颈部45(N_0)~70(N_(1-3))Gy;单~(192)铱插植放疗±颈清扫术282例,TD60~70Gy。疗后中位随访35(3~213)个月。总二年存活率、5年存活率为60%、40%。共115例(19.2%)出现第二原发癌,其中头颈69例(肺19例、食管10例及其他17例)。两癌相隔3~183(中位32)个月。统计分析示疗后第2、5、10、13年的第二原发癌危险度分别为5.3%、12%、  相似文献   

17.
1995年 6月 1998年 5月 ,我们采用192 铱近距离放射治疗腋臭 53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18例 ,女 35例 ;年龄 1839岁 ,平均 2 4岁。病程 12 5年。主要症状为双侧腋窝汗多 ,异味重。按臭味散发的距离分 ,轻度 11例仅自己可闻及异味 ;中度 2 2例 1m以内可闻及异味 ;重度 2 0例 1m以外可闻及异味。1 2 治疗方法 腋毛浓密者治疗前须剃去腋毛。使用深圳威达公司生产的WD HDR 18近距离遥控机 ,采用192 铱放射源进行治疗。每次剂量 3Gy ,隔日 1次 ,总剂量为 12Gy ;参考点距放射源轴中心 7 10mm。使用自制 5…  相似文献   

18.
1972年至1984年间,Alexis Vautrin中心,为123例口咽和舌等曾照射部位的初发或复发肿瘤做了~(192)铱后装治疗。这些患者初次照射的剂量为36~140Gy,平均69Gy;再照射区的肿瘤72例为复发,51例为初发;43例再照射部位为扁体隐窝,32例为舌根,26例为舌体或舌尖,22例为软腭。按照UICC的TNM分期,35例T_1,49例T_2,38例T_3,1例T_4;82例N_1,32例N_2,9例N_3,用~(192)铱后装再程放疗过程放疗过程中,21例患者合并了外照射。照射总剂量为31~84Gy,平均62Gy;剂量率在为8~16Gy/天者占62%>16Gy/天者占19%<8 Gy/天者占19%作者见到,2年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7%和69%。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22例上消化道肿瘤和27例呼吸道肿瘤患者进行了127次腔内放疗。管腔堵塞严重者,先经钕石榴红宝石激光刀(80~100W)治疗,然后采用~(192)铱线状放射源,能量为10Ci的Gaimamed—Ⅱ型后装机治疗。在纤维镜下将一根可弯曲的聚四氟乙烯管经鼻腔插入气管成上消化道至肿瘤远端3cm处,并对此管下1/3处标记确定放疗长度,经定位后小心抽出纤维镜并经X光照片记录。作者以后装源周围1cm范围照射区内所受剂量为其参考点剂量:上消化道肿瘤及贲门癌用7Gy,其吻合口复发者用5Gy,呼吸道肿瘤则为5Gy。后装治疗前  相似文献   

20.
192Ir血管内放射治疗对血管成形术后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192Ir血管内放射治疗对血管成形术后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小型猪髂动脉再狭窄模型,成形术后随机分为放疗组(血管数n=6)和对照组(血管数n=18),分别于术后12周及24周取材进行I型胶原、MMP-1及TIMP-1的免疫组化染色和I型胶原mRNA原位杂交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放疗组I型胶原蛋白、mRNA及TIMP-1/MMP-1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I型胶原mRNA表达高峰在24周,而放疗组表达高峰在12周。提示^192Ir血管内放射治疗通过抑制I型胶原的合成和调节MMP-1及TIMP-1的活性而影响血管成形术后细胞外胶原的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