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甲状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以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共报告甲状腺癌新发病例413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3.96%。2004—2011年甲状腺癌粗发病率区间为7.49/10万~34.86/10万,中标发病率区间为6.02/10万~23.63/10万,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女性发病高峰在40~55岁。2004—2011年死亡病例共24例,粗死亡率区间为0.63/10万~1.61/10万,标化死亡率区间为0.13/10万~0.46/10万,8年间死亡率无明显波动。结论: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户籍人群男性与女性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幅明显,但死亡率极低,其中女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应积极寻找甲状腺癌高发原因,控制发病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上海市卢湾区2004—2011年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卢湾区户籍人群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并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卢湾区2004—2011年间共报告肺癌新发病例1572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15.09%。肺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男性标化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U=16.70,P<0.01)。死亡病例1376例,男女性均占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第1位。男性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U=12.64,P<0.01)。2004—2011年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平稳。结论:2004—2011年间上海市卢湾区户籍人群肺癌死亡率接近发病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和性别是影响肺癌发病率差异的主要因素。肺癌防控应关注重点人群,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早期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女性人群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采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共报告女性新发乳腺癌980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19.17%,位居女性新发恶性肿瘤之首。8年间死亡313例,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第3位。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与标化死亡率相对平稳。结论:乳腺癌是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人群主要恶性肿瘤,年龄是影响乳腺癌发病与死亡的重要因素,应重点关注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户籍人群消化系统常见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性收集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2004年1月—2011年12月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和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和分析发病率、死亡率、中国及Segi世界人口标化率。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共报告新发胃癌1 072例、结直肠癌1 502例、肝癌718例、胰腺癌393例、食管癌218例、胆囊癌207例。以上6种恶性肿瘤共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39.45%,且标化发病率较平稳。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共报告肿瘤死亡病例中,结直肠癌896例、胃癌849例、肝癌593例、胰腺癌357例、食管癌194例、胆囊癌191例。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总体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均随着人群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户籍人群消化系统肿瘤位于恶性肿瘤负担的前列,且恶性程度较高。其中,近年来男性的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女性的结直肠癌和胃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均较为平稳,但呈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区肺癌的流行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索上海市区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以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上海市肿瘤登记中的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拟合方法研究肺癌的流行趋势以及变化特点。结果:(1)1999年上海市区男性肺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3.10/10万和42.15/10万,女性分别为19.90/10万和14.77/10万。(2)肺癌发病和死亡例数50岁以上分别占91.9%和93.8%;且发病和死亡粗率随年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Y=0.079 e^0.115x和Y=0.097 e^0.108x)。(3)无论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成年人中男性均高于女性,男女平均比分别为2.54:1。(4)1980-1999年间,发病和死亡人数上升趋势非常显。发病和死亡粗率上升也较明显。标化发病率无显性变化。而死亡率显下降趋势。结论:1980-1999年,上海市区肺癌的发病和死亡粗率显上升,而趋势分析显示上海市区女性肺癌的标化死亡率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期间胃癌发病和生存情况。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和管理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胃癌病例和手术治疗信息,应用年平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胃癌患者发病的时间趋势,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的计算,组间生存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2002~2012年报道胃癌新发病例4853例,其中男3150例。男性粗发病率为50.60/10万;女性为29.55/10万。标化发病率男性为20.52/10万,显著高于女性的13.91/10万(U=136.14,P<0.01)。在此期间胃癌发病水平未显著变化(APC=0.06)。男性40岁、女性45岁之后发病率明显上升。因胃癌死亡4093例,其中男性死亡2645例。男性年均粗死亡率为43.36/10万;女性为24.90/10万。标化死亡率男性为18.46/10万,显著高于女性的11.18/10万(U=116.72,P<0.01)。男性50岁、女性55岁之后胃癌死亡率明显上升。整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375年。接受手术者中位生存时间是5.126年,非手术组为0.690年。胃癌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56.2%、43.8%、37.6%、33.8%和30.9%。手术治疗组1~5年生存率分别为78.01%、65.26%、58.29%、54.09%和50.29%,显著高于非手术组42.74%、30.45%、24.73%、21.29%和18.96%(P<0.001)。结论上海市杨浦区男性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手术治疗可显著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朐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规律,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3~2004年临朐县恶性肿瘤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利用1998~2004年资料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利用1993~1999年肿瘤登记资料计算发病时间中位数和平均病程。结果 临朐县恶性肿瘤年平均发病率152.18/10万(国标率158.07/10万、世标率174.68/10万),年平均死亡率133.35/10万(国标率138.32/10万、世标率155.14/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女性的1.9倍和1.8倍,超过80%的发病和死亡发生在45—79岁人群;胃癌居临朐县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首位,其次为肺癌和肝癌,三大肿瘤分别占男性发病和死亡70%以上、女性60%以上;1998~2004年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上升了52.7%和22.4%;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中住数65岁,平均病程1.04年,结论 恶性肿瘤的性别年龄分布提示了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胃癌、肺癌的防治地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卢湾区1993~2004年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一  徐静依 《疾病监测》2005,20(9):495-499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变化及趋势,为制定地区肿瘤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3~2004年卢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993~2001年的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9,2002~2004年的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用2000年全国人口构成进行标化率计算,进一步计算各种恶性肿瘤YPLL(潜在减寿年数)及YPLL'(标化减寿年数)。结果1993~2004年卢湾区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总体趋势有所上升,且一直占死因顺位的第二位。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性比值比为1.34~1.55。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居前6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肠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12年间,白血病、肠癌、乳腺癌上升趋势明显,而胃癌、食管癌、肝癌则有所下降。YPLL分析结果显示,1993~1996、1997~2000、2001~20043个时期对卢湾区居民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为肝癌(标化YPLL分别为2855.77、2701.91、1797.39)。结论1993~2004年卢湾区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肺癌、胃癌、肝癌、肠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等是威胁人群的主要肿瘤,而其他一些癌种如白血病在青壮年人群中的死亡率上升趋势较快,应重点加强人群中这部分肿瘤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3~2005年婺城区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布特征,为制定肿瘤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5年该区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3~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854例,死亡828例。2003年发病率最高(202.73/10万),2004年最低(186.54/10万),年标化发病率均高于180/10万。年死亡率约170/10万~200/10万,标化死亡率约180/10万~190/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和年龄别死亡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发病和死亡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恶性肿瘤以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为主,女性以乳腺癌、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为主,乳腺癌为女性首位发病肿瘤。结论婺城区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均高,占死因首位。建议:制定肿瘤防制规划并由政府组织实施;开展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监测报告;对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予以重点防治;开展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研究;普及防癌健康教育;开展社区恶性肿瘤综合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004~2005年珠海市户籍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方案,对2004~2005年珠海市户籍人群开展以恶性肿瘤死亡为重点的死因回顾性调查,分析因主要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及其死亡构成。结果2004~2005年珠海市户籍人群恶性肿瘤两年平均粗死亡率为90.3/10万,年龄别标化死亡率为97.2/10万;恶性肿瘤是珠海市户籍人群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死因,占总死因的比例为21.8%;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9.7/10万和71.6/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u=10.3,P<0.01);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增高的趋势;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胃癌,其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0.9/10万、18.0/10万、8.7/10万、8.2/10万、8.1/10万。结论珠海市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珠海市人群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癌种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胃癌等。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dNon-Hodgkin lymphoma (NHL) is a common B/NK/T cell lymphoma. We collected detailed data about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NHL from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 Study in 2017 and extensively assessed the disease burden of NHL at the global level and also analysed its current trends according to sex, age, 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 country and region.MethodsBy obtaining relevant data from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in 2017, 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 (EAPCs) of age-standardized rate (ASR) were calculated to assess the current trends of the rate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ResultsGlobally, ASR of incidence in NHL was increased while ASR of mortality and its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was relatively stable. EAPCs in the incidence of NHL decreased in the low SDI regions but increased in the high SDI regions.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mortalities was the highest in the 50–69-year-old age group,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and middle-high SDI regions.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NHL was increased globally, whereas the deaths and its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were relatively stable from 1990 to 2017.

Key messages

  • Age-standardized rate (ASR) of incidence in NHL was increased globally from 1990 to 2017.
  • ASR of mortality and its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in NHL were relatively stable globally from 1990 to 2017.
  • 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 (EAPCs) in the incidence of NHL decreased in the low 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 regions but increased in the high SDI regions.
  相似文献   

12.
朱银潮  王永  李辉 《疾病监测》2019,34(11):1036-1040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趋势。方法使用2004 — 2018年宁波市户籍居民死因监测数据,采用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拟合线性回归来分析宁波市全人群及城市男、女性,农村男、女性4个亚人群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结果宁波市居民伤害标化死亡率从2004年的48.4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26.81/10万,期间各年的标化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β=?0.039,P<0.01)。 伤害标化死亡率男、女性别比为1.74,各年呈明显下降趋势(β=?0.021,P<0.01)。 伤害标化死亡率农村城市比为1.38,但各年无明显变化(β=?0.010,P=0.131)。 伤害死亡居民的中位年龄从2004年的54岁逐年上升到2018年的80岁(β=1.861,P<0.01)。 机动车交通事故、溺水标化死亡率在4个亚人群呈下降趋势,跌落在4个亚人群呈上升趋势,中毒和自杀只在农村人群中呈下降趋势。结论近年来宁波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伤害死亡人群的年龄不断上升,城乡地域差异仍存在,性别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部分亚人群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跌落、溺水和自杀的高危人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AHCT) is a routinely used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adult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multiple myeloma (MM), Hodgkin lymphoma (HL) and various subtypes of non-Hodgkin lymphoma (NHL) in upfront and relapsed/refractory settings. Successful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 mobilization (HPCM) and collection are the rate limiting first steps for application of AHCT. In 2015, almost 1700 AHCT procedures have been performed for MM, HL and NHL in Turkey. Although there are recently published consensus guidelines addressing critical issues regarding autologous HPCM, there is a tremendous heterogeneity in terms of mobilization strategies of transplant centers across the world. In order to pave the way to a more standardized HPCM approach in Turkey, Turkish Society of Apheresis (TSA) assembled a working group consisting of experts in the field. Here we report the position statement of TSA regarding autologous HPCM mobilization strategies in adult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MM and lymphoma.  相似文献   

14.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AHCT) is an established treatment option for adult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multiple myeloma (MM), Hodgkin lymphoma (HL) and various subtypes of non-Hodgkin lymphoma (NHL) in upfront and/or relapsed/refractory disease settings. Although there are recently published consensus guidelines addressing critical issues regarding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 mobilization (HPCM), mobilization strategies of transplant centers show high variability in terms of routine practic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institutional policies regarding HPCM in Turkey and to obtain the required basic data for preparation of a national positional statement on this issue, Turkish Hematolog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Group (ThREG) conducted a web-based HPCM survey. The survey was designed to include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regarding institutional practice of HPCM in adults presenting MM, HL, and NHL. The representatives of 27 adult HCT centers participated to the study. Here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this survey shedding light on the real-world experience in Turkey in terms of autologous HPCM mobilization strategi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MM and lymphoma.  相似文献   

15.
叶莉霞  方挺  马瑞  陈小英 《疾病监测》2012,27(5):379-381
目的 了解2001-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T)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探讨消除NT的策略和措施。 方法 对2001-2011年NT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结果 宁波市2001-2011年共报告NT确诊病例287例,死亡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5活产儿,年平均死亡率0.09活产儿,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病例主要发病年龄为3~9日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6:1,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外省流动人口最多(95.12%)。患儿以在家分娩,由未经过培训的人员(接生婆、家人以及邻居)为主,患儿母亲中,未接受产前检查占71.43%,未接种破伤风疫苗占86.76%。 结论 加强对流动人口,尤其是育龄期妇女以及儿童的管理,普及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和开展高危地区、高危人群中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是宁波市消除NT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死亡原因统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一  徐静依  梅芳  李玉芳 《疾病监测》2007,22(8):547-550
目的 分析了解上海市卢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了2005年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分类.用2000年全国人口构成进行标化率计算,进一步计算各种死亡疾病的减寿率.结果 2005年卢湾区居民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死亡率分别为334.95/10万、254.10/10万、105.20/10万、45.58/10万及43.39/10万.减寿分析表明,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及循环系统疾病是影响卢湾区居民人群寿命上升的3大主要疾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损伤中毒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卢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进一步加强对这方面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370例恶性淋巴瘤的WHO(1997)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根据WHO(1997)分类标准对370例恶性淋巴瘤患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59例,占97.03%;霍奇金淋巴瘤(HL)11例,占2.97%。NHL中,B细胞淋巴瘤246例,占68.52%;T细胞淋巴瘤108例,占30.08%;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和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各1例,NK细胞性淋巴瘤3例。结外淋巴瘤(196例,占54.6%)多于结内淋巴瘤(163例,占45.4%)。NHL中发病率较高的淋巴瘤类型依次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73例,占48.2%),外周非特殊T细胞淋巴瘤(54例,占15.0%),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细胞淋巴瘤(31例,占8.6%),NK/T细胞淋巴瘤(25例,占7.0%),滤泡性淋巴瘤(21例,占5.8%),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12例,占3.3%)。结论:应用WHO(1997)分类对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表型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霍奇金淋巴瘤 (HL)的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 5 6例HL患者瘤细胞及背景细胞的免疫表型 ,根据WHO 2 0 0 0淋巴瘤新分类重新评价。结果 HL患者 47例 ,其中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NLPHL) 2例 ,经典型HL(CHL) 4 3例 ,未分类 2例 ;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 (TCRBCL) 6例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CL) 2例以及转移性肿瘤 1例。NLPHL中L&H细胞呈CD2 0 (+) ,CD1 5(- ) ,CD3 0 (- ) ;背景细胞中TIA 1阳性细胞稀少 ,CD57阳性细胞多见。CHL中诊断性R S细胞及变异型R S细胞呈CD1 5(+) (81% ) ,CD3 0 (+) (10 0 % ) ,其中 3例共同表达CD2 0 呈弱阳性 ;背景细胞中TIA 1阳性细胞多见 ,而CD57阳性细胞稀少。TCRBCL中瘤细胞呈CD2 0(+) ,CD1 5(- ) ,CD3 0 (- ) ;背景细胞中TIA 1阳性细胞增多 ,CD57阳性细胞少见。ALCL中瘤细胞呈CD3(+) ,CD3 0 (+) ,ALK 1(+) ,CD1 5(- ) ,CD2 0 (- ) ,背景细胞中TIA 1阳性细胞多见 ,CD57阳性细胞少见。结论 石蜡免疫组化检测瘤细胞CD2 0 、CD3 、CD1 5、CD3 0 以及背景细胞TIA 1、CD57、CD2 0 和CD45RO 的表达 ,有助于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