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方法术中收集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和后组筛窦的分泌物,分别进行需氧菌、厌氧菌与真菌的培养、药物敏感试验以及产β内酰胺酶菌株(βLPB)检测,同时以10名健康受试者作对照。结果实验组共培养出20种细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1.8%,其中需氧菌占83.4%,厌氧菌占16.6%;革兰阳性菌为56.3%,革兰阴性菌43.7%;真菌培养阳性率仅1.4%。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对需氧菌抗菌活性较高的广谱抗生素是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厌氧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是甲硝唑、亚胺培南和氯霉素。βLPB检出率为37.7%,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布兰汉菌的比例较高。对照组检测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5种细菌,与实验组同种细菌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6,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以需氧菌感染为主,菌株耐药现象严重。细菌感染在本病中的作用并非关键,不宜过分强调抗生素的使用。应用抗生素治疗宜先进行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如情况不允许,可选择广谱耐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如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的需氧菌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情况,为临床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提供依据。方法在鼻内镜手术中以无菌方式取215个慢性鼻窦炎的鼻窦内容物(实验组),进行需氧菌培养和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并与正常人群60例中鼻道分泌物(对照组)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比。结果实验组中检出单一细菌者占92%,2种细菌混合感染者占8%;对照组均检为单一细菌。实验组单菌感染的G 菌占54.7%,G-菌占45.3%;对照组G 菌占73.3%,G-菌占26.7%。蝶窦、筛窦以G 菌感染为主;额窦、上颌窦以G-菌感染为主。实验组需氧菌耐药情况严重。结论慢性鼻窦炎需氧菌感染以单一细菌为主,G 菌占大多数,但G-菌的肠道菌群感染比例较高。不同的鼻窦中需氧菌种类不同。慢性鼻窦炎需氧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宜先进行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3.
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道和筛窦的细菌学表现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道和筛窦的细菌分布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慢性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下从中鼻道及筛窦取棉拭子标本,进行需氧及厌氧培养。结果: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道和筛窦棉拭子标本中,18例2个部位的标本培养出同样的细菌;9例2个部位培养出不同的细菌;24例只有中鼻道标本有细菌生长;12例只有筛窦标本有细菌生长。细菌的阳性培养率:中鼻道为42.5%,筛窦为32.5%;需氧菌检出率:中鼻道为39.2%,筛窦为22.5%;厌氧菌检出率:中鼻道为12.5%,筛窦为11.7%。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道及筛窦棉拭子标本中的细菌培养率不高;筛窦与中鼻道细菌的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4.
学龄儿童慢性鼻窦炎36例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慢性窦炎的细胞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鼻道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3.3%,复合感染率为36.1%;需氧菌株占76.7%,厌氧菌株占55.6%。抗生素药敏试验较分散。结论:学龄儿童慢性鼻窦炎厌氧菌感染甚高,应尽可能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下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细菌分布、药物敏感性特征及抗生素使用对病原菌培养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居住在农村地区的CRS患者的鼻腔鼻窦分泌物,分别行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患者2周及近2个月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115例标本中共检出37例17种致病菌,需氧菌阳性率为32.17%。表皮葡萄球菌为农村地区CRS中最常见的需氧菌。17例上颌窦标本厌氧菌培养无结果。115例患者中近2个月内使用抗生素者有90例(78.26%),近2周内使用抗生素者有73例(63.48%)。采用χ2检验发现在伴鼻息肉的CRS组中,细菌培养率高(P〈0.05),提示细菌性因素与鼻息肉生成有关联。CRS患者细菌培养阳性者对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敏感,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等有较高的耐药现象。结论:农村地区CRS细菌分布无特异性差异,CRS患者抗生素滥用及厌氧菌培养技术原因是导致培养阳性率低最主要的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建立在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慢性鼻-鼻窦炎的细菌学特点与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鼻内镜下采集中鼻道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43例标本中,37例培养出细菌,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6.04%;需氧菌株占91.90%,厌氧菌株占8.10%;共培养出20种细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药 敏试验显示抗菌活性较高的广谱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呋辛钠。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以需氧菌感染为主,应用抗生素宜先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如情况不允许,可选择广谱的耐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呋辛钠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伴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及正常对照患者前筛黏膜标本的细菌学特征.方法:在鼻内镜手术中获取前筛黏膜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结果:送检前筛黏膜标本119例,经需氧和厌氧组织匀浆半定量细菌培养,104例标本细菌培养为阳性(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87.4%);其中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组(CRSNP-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CRSNP+组)、正常对照组需氧或兼性厌氧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6.5%、85.7%、9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黏膜标本以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主,混合感染率分别为CRSNP-组78.4%、CRSNP+组81.0%、对照组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最常见需氧菌株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细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厌氧菌培养阳性率3组分别为78.4%、76.2%、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厌氧菌株为丙酸杆菌属细菌、消化链球菌属细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SNP-组和CRSNP+组及对照组患者前筛黏膜标本的细菌学特征无明显差异,细菌感染并非是慢性鼻-鼻窦炎发生鼻息肉这一机制中的惟一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常见病原菌及围手术期敏感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 采集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道、窦腔分泌物行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分离出各病原菌、筛选敏感抗生素。并对78例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道、窦腔分泌物中共分离出75株细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为主要致病菌,氯林可霉素对大多数致病菌敏感。对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的78例慢性鼻窦炎病例的术腔愈合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未发现两者间存在差异。结论 合理的手术前预防用药可以有效地减少抗生素应用剂量且疗效无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鼻窦炎病原学分布的变迁。方法:术中收集2010年全年111例(实验组)上颌窦或筛窦脓性分泌物,分别进行需氧菌和真菌培养,同时以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其培养结果与2005年的各种数据比较,分析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变化。结果:实验组共培养出15种病原微生物,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甲型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需氧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为81.8%,其中革兰阳性菌37.8%,革兰阴性菌54.4%,各种真菌7.8%;对照组检测出表皮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卡他布兰汉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细菌,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9,P<0.01);与2005年数据(革兰阳性菌56.3%,革兰阴性菌43.7%,真菌阳性率1.4%)比较,其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结论:细菌感染是慢性鼻窦炎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菌分布结构从原来的革兰阳性菌变成现在的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也不容忽视。应用抗生素治疗宜先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手术前后鼻腔细菌感染状况的变化及药敏试验分析。方法 实验组来自50例CRS患者术前中鼻道分泌物、鼻息肉组织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1、3、6个月复诊时的中鼻道分泌物;对照组选取3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或鼻出血患者的中鼻道分泌物。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3.3%、92.0%、94.0%、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6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3.3%和68.0%,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8.0%、92%、94.0%、90.0%,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92.9%和90.9%,无统计学差异。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细菌检出率为13.6%(3/22)。各组间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需氧菌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和三代头孢(头孢曲松)敏感率较高,药物敏感率分别为94.6%(229/242)、84.7%(205/242)和81.4%(197/242);二代头孢(头孢呋辛)中等敏感,药物敏感率为74.0%(179/242),青霉素的敏感性低,药物敏感率为39.7%(96/242),厌氧菌(12株)最敏感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其药物敏感率为91.7%(11/12)。结论 细菌感染是引起CRS的重要因素,亦可能是引发鼻息肉的病因之一。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鼻腔、窦口引流通畅,手术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使鼻腔内细菌谱恢复至正常。手术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使鼻腔内细菌谱恢复致正常。CRS是否伴有鼻息肉对细菌的生长及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的分布无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