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疱疹病毒6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传染病信息》1999,12(4):165-166
1986年从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患者的末梢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到一种新的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es 6,HHV-6)。本文就其病原学、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1.病原学 HHV-6分子结构和血清学特点有别于HHV-1,HH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HHV-6为包膜病毒。核质为一  相似文献   

2.
疱疹病毒是一组大的双链DNA病毒。现已发现大约130种不同的疱疹病毒,不仅存在于哺乳动物,也存在于蛙类、蜥蜴、禽类、鱼及蚊子体内。人类疱疹病毒有8种:单纯疱疹病毒-1(HSV-1),HSV-2,水痘的带状疤疹病毒(VZV或HHV-3),EB病毒(EBV或HHV-4),巨细胞病毒(CMV或HHV-5),HHV-6,HHV-7及HHV-8。所有疱疹病毒的典型特征是具有潜伏在神经系统的结节和淋巴组织中的能力。例如,HSV和VZV可潜伏在神经结节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儿童脑脊液中人疱疹病毒的基因芯片检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疱疹病毒科是一群中等大小、有包膜的DNA病毒,现已发现100多种。已知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疱疹病毒有8种: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爱泼斯坦-马尔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和8型(HHV-6、HHV-7、HHV-8)。在儿科中较为常见的是前6种,易引起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引起人类疾病的疱疹病毒主要有8种: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巨细胞病毒(C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EBV),人疱疹病毒6型(HHV-6),人疱疹病毒7型(HHV-7),人疱疹病毒8型(HHV-8)。已知前6种疱疹病毒与肝炎或偶与暴发型肝衰竭有关。  相似文献   

5.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即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8,HHV-8),是卡波西肉瘤(Kaposi sarcoma,KS)最关键的致瘤因素。目前HHV-8确切的传播方式尚不明确,异性间是否存在HHV-8性传播有广泛争议。选择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乱人群中感染梅毒这类主要性传播疾病患者,进行HHV-8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昊  杜丽 《传染病信息》2004,17(2):78-79
人疱疹病毒7型(human herpesvirus 7,HHV-7)和HHV-6、CMV同属人疱疹病毒β亚科.目前研究表明,HHV-7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幼儿急疹、玫瑰糠疹、肝炎、神经系统损害和移植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1986年Salahuddin等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的末梢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到一种新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HHV-6),当时命名为人B淋巴细胞病毒。HHV-6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就HHV-6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病机制、HHV-6感染与慢性肝炎、非甲-戊型肝炎、肝移植等的关系及临床特征、HHV-6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人类8型疱疹病毒在新疆地区献血员中的感染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8型疱疹病毒(human herpesvirus 8,HHV-8)在北美、欧洲和大部分亚洲国家属低流行,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1].在中国,HHV-8所致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病例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确切传播方式不明.研究表明,新疆是HHV-8感染的流行区[2].Hladik等[3]提出HHV-8可经输血传  相似文献   

9.
最近报道,人疱疹病毒8型(HHV-8)与卡波氏肉瘤有联系,并在一些组织标本中如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被检测出来.HHV-8病毒血症似乎与散在的临床损害相关,但是,对于瘤肿完全缓解的病人是否能检测出HHV-8尚不明了。本文以26例HIV感染的病人(其中16例有临床卡波氏肉瘤活性,10例临床症状完全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载量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并进行初步诊断应用.方法 分别构建HHV-8开放阅读框(ORF)26和内参照基因β-actin重组T载体,制备质粒标准品.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建立高灵敏度的RT-qPCR方法.并检测30份经病理学确诊的卡波西肉瘤(KS)石蜡组织中HHV-8载量,初步评价其应用的有效性.结果 明确了建立该法的最关键因素为退火温度和延伸环节.标准曲线参数良好,ORF26和β-actin标准品Ct值与其相应梯度稀释标准品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γ2>0.990),扩增效率分别为88.3%和90.3%.经熔解曲线和电泳分析,产物特异.30份KS样本中HH V-8 ORF26的检出率为100%.经典型KS中HHV-8载量显著高于AIDS相关型KS(均数分别为69.18和8.63,x2=7.950,P=0.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灵敏度高的HHV-8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可疑或感染病例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1.
1994年Chang等[1]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从1例AIDS患者的Kaposi's肉瘤(KS)组织中分离到2段独立的核酸片段,经进一步研究确认为一种新的人类疱疹病毒,研究者称之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也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herpesvirus 8,HHV-8).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移植后病毒感染是导致移植失败和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疱疹病毒6型(HHV-6)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新型疱疹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非常高,初次感染后潜伏在人体内,当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病毒再激活并导致一系列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了HHV-6的生物学特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产生的可能影响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13.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于1986年首次从6例HIV-1感染和非淋巴增生性疾病的患者中分离出来。HHV-6已经鉴定出有HHV-6A和HHV-6B两种,它们的不同在于一株是引起儿童发病,另一株引起成人发病。HHV-6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原,也可使儿童和成人患脑炎。本文报告了一例59岁,有  相似文献   

14.
王维宁 《传染病信息》2004,17(3):120-120
1 HAART治疗对HIV感染时机会性肿瘤的影响 40%的HIV/AIDS感染者可能合并机会性肿瘤,如B细胞淋巴瘤、肛门生殖器癌、卡波西肉瘤(Kaposis).由于HIV病毒常与人类疱疹病毒8(HHV-8)存在重叠和相辅相成的共同感染,有人统计发现:HHV-8是Kaposis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感染,它在男性同性恋患者中发生机率可达49.6%,在全球高发的非洲、中东地区感染率达30%~60%,地中海地区为4%~25%,美国、北欧及亚洲的感染率<3%~10%.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目的是了解疱疹病毒6型(HHV-6)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艾滋病的进行之间的关系。52名 HIV-1血清阳性者接受了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HHV-6 DNA 表达和血清中CMVDNA 的检测。结果在这些被检者中HHV-6阳性为21.1%(n=52).CMVDNA阳性为12%(n=25)。作为对照组.HIV 阴性健康者中 HHV-6阳性率为3.3%(n=29),CMVDNA为0%(n=29)。根据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PCR技术获得人疱疹病毒8型(HHV-8)ORF73C基因,克隆至pGEMT—easy载体,进-步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含HHV-8 ORF73C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GEXORF73;重组表达质粒pGEXORF73在大肠杆菌中得到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7.
郭建  石岩  普雄明 《山东医药》2013,53(15):1-3
目的构建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基因质粒标准品,以便快速、灵敏、可靠地检测与HHV-8相关疾病患者的病毒载量。方法提取HHV-8基因组DNA,以HHV-8 ORF26为目的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纯化目的片段与pMD19-T Vector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提取重组质粒DNA,并行PCR、测序鉴定,计算重组质粒原液拷贝数浓度并制备梯度浓度标准品,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构建标准曲线。结果 HHV-8ORF26目的片段制备成功,获得稳定的重组质粒,保证了目的片段的特异性和序列完整性,标准曲线参数良好,外标准品阈值循环数(Ct)与其相应梯度稀释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HHV-8的Real-time FQ-PCR外标准品,可以快速检测样品中的HHV-8载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利用E.coli系统合成HHV-8三个抗原性较强的融合蛋白:K8.1,ORF65和ORF73C,作为检测抗原,阳性血清为本地12份卡波西肉瘤患者血清和32份AIDS相关型卡波西肉瘤患者血清;阴性血清为20份皮肤肿瘤患者血清和77份15岁以下儿童血清。以Western印迹及EI.ISA法确定各重组蛋白免疫原性和该混合抗原ELISA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获得高纯度的3种8型疱疹病毒特异重组蛋白,均具备较强的抗原特性。应用上述复合抗原ELISA法与传统免疫荧光法共同筛查同批次阳性和阴性血清,发现前者敏感度远高于后者,分别为81.8%和34.4%,特异度则为97.9%。结论K8.1、ORF65、ORF73C是建立HHV-8血清学检测方法较佳的候选抗原,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细胞因子水平、免疫状态以及人疱疹病毒8型(HHV-8)和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V)感染与新疆卡波西肉瘤(KS)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HHV-8检测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KS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新喋呤(neopterin)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HV-8感染率在K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2.40%(14/17)和20.59%(14/68),两者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72.15,P<0.001).结论 IL-6、TNF-α、VEGF等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异常可能与KS的发生或维持KS的症状相关;新喋呤和β2-MG水平的增高反映KS患者存在免疫激活状态;证实了HHV-8与KS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类疱疹病毒 - 6( HHV- 6)是 1 986年发现的一类 DNA病毒 ,国内外均有报道淋巴瘤患者体内的 HHV- 6抗体效价或淋巴瘤组织中 HHV- 6DNA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 ,但用巢式 PCR法检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s)中的HHV- 6DNA鲜见报道 ,本研究在这方面作了以下工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经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确诊淋巴瘤初诊患者共 1 9例 ,男 1 5例 ,女 4例 ,中位年龄 39岁 ( 2 0~ 68岁 )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 1 4例 ,霍奇金淋巴瘤 ( HD) 1例 ,淋巴瘤白血病 ( LL) 4例。献血员 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