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临床证实的小儿肠套叠病例48例,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所有48例小儿肠套叠均经在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并经手术证实,超声检出44例,超声检出率为91.7%.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性改变为“同心圆征”和“套筒征”.超声发现的44例肠套叠中,3例未检测到血流信号,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为肠坏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早发现、早确诊,安全可靠,同时有提示肠管坏死的作用,可作为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普勒超声对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发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联合使用高、低频探头对44例肠套叠并发肠梗阻患儿进行超声检查,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声像图特征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44例经超声诊断的肠套叠并发肠梗阻患儿均经灌肠复位或临床手术证实。44例患儿中,确诊41例,漏诊3例,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93.18%。肠套叠超声图像表现为"同心圆征"或"套筒征",肠梗阻超声表现为"鱼刺征"或"琴键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特异性,无痛性、无创性、可重复性并能动态观察病情、检测肠壁的血流等特点,是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发肠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从而确定其诊断价值。方法联合使用高频10 MHz探头、低频3.5 MHz探头对小儿腹痛临床疑诊为急性肠套叠患儿56例进行急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图像有特征性改变,"套筒"征、"靶环"征为典型表现。结论依据小儿肠套叠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诊断小儿肠套叠,简洁、准确。结合观察套入部肠管血流变化,判断管壁缺血程度,及时指导临床医生正确选择复位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9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小儿肠套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空气灌肠或手术复位证实。结果 79例小儿肠套叠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5例为右侧腹部肠套,4例为非右侧腹部肠套;经X线透视空气灌肠成功复位74例,手术5例。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性改变为"同心圆征"和"套筒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有特异性,是目前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的40例经临床证实为肠套叠的彩色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40例患儿中有1例属于假阴性,余39例患儿经超声检查均能清晰显示肠套叠包块。结论: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时、准确,应作为小儿急腹症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检查在小儿肠套叠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2肠套叠患儿的声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有100例可经超声检查得到诊断,诊断率为98.04%(100/102)。超声诊断的100例患者中92例声像图表现为典型肠套叠包块,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另外8例为不典型声像图,形态不规整,边界欠清,无典型"同心圆"征及"套筒"征。2例阴性患者只是探查到肠管扩张,未发现明显包块,手术发现为回结结型肠套叠。结论利用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其结果可靠准确,方法简洁,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
小儿肠套叠的彩超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病例37例,回顾性分析其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以上病例均经临床证实.结果 小儿肠套叠在低频超声、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不同切面下均有较特异的超声表现,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动脉血流峰值流速Vs为14.6~34.8cm,RI为0.48~0.88.结论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目前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特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经X线空气灌肠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肠套叠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48例中超声图像有"同心圆征"和"套筒征"特征性表现,其中空气灌肠成功复位44例,经手术确诊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方法简单,安全、无创,准确性高,是临床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158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小儿肠套叠,并经空气灌肠或手术复位证实的小儿肠套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小儿肠套叠,150例为右侧腹部肠套,8例为非右侧腹部肠套,均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x线透视空气灌肠成功复位144例,手术10例。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性改变为“同心圆征”和“套筒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有特异性,是目前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洪琼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113-11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小儿肠套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的74例经临床证实为肠套叠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结果本组74例经高频超声检查均能清晰显示肠套叠包块,明确诊断肠套叠,诊断符合率为100%,并能够判断是否合肠坏死。结论超声显像是小儿肠套叠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具有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