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进行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急性毒性研究,用浓度6.5 g生药/m L提取液灌胃,灌胃体积20 m L/kg,24 h内给药两次,小鼠最大给药量折合生药为260 g/kg。给药后观察动物所出现的毒性反应,连续观察14 d。观察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剖检,裸眼下观察小鼠的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有无异常,并计算小鼠各脏器系数。结果:在此剂量下小鼠无一死亡,且无任何异常表现。剖检的器官无明显异常发现。给药组脏器系数与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鼠最大给药量相当于人临床日用量的1300倍,说明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较为安全,为其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探究啤酒花提取物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半数致死量试验和最大给药量试验确定啤酒花提取物给药剂量。半数致死量试验:给药剂量分别为1.59 g/kg、2.28 g/kg、3.23 g/kg、4.59 g/kg、6.57 g/kg,组间剂量比为1∶1.4。灌胃给药2次/d,给药间隔6 h,连续观察7 d,记录动物死亡情况。最大给药量试验:给药剂量为6.57 g/kg,24 h内给药2次,连续观察14 d后进行大体解剖学检查,观察动物器官有无病理变化,测定脏器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半数致死量试验结果显示,给药后小鼠未死亡,无法测出LD50,最大给药量试验结果显示,小鼠未死亡,剖检的器官无明显异常。雌雄给药组脏器系数和体质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最大给药量13.14 g/kg折合生药为52.56 g/kg。结论:啤酒花提取物安全性良好,小鼠最大给药量相当于临床体重为70 kg的人日用量的30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六堡茶一日灌胃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及长期重复给药对大鼠可能产生的蓄积性毒性和延迟性毒性反应。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一天内给小鼠灌胃给药2次,每次0.4ml/10g,给药后观察两周内动物的一般活动情况及存活情况。长期毒性试验设六堡茶提取物高剂量(49.6g药材/kg),中剂量(24.8g药材/kg)和低剂量(12.4g药材/kg),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观察对大鼠可能产生的蓄积性毒性和延迟性毒性反应。结果: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量为99.2g/Kg,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661倍,未见毒性反应发生及死亡。长期毒性试验三个剂量组动物的体重增长、摄食情况正常,对大鼠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主要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主要器官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六堡茶提取物对小鼠最大耐受量为99.2g/Kg,对大鼠无明显蓄积性毒性和延迟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GLP条件下研究含川乌经方的急性毒性,KM小鼠24h内3次灌胃,分别给予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赤丸、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制川乌浸膏,观察研究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取最大给药量方法。KM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各组均按40 ml·kg-1体重灌胃给药3次,两次给药间隔4h;每次灌胃给药后连续4h观察KM小鼠出现的症状及症状起始的时间等情况。观察KM小鼠外观、行为、精神、对刺激的反应、分泌物、排泄物等。所有KM小鼠均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其器官体积、颜色、质地的改变。结果 7组动物在饮水、毛色、体重、粪便及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形态、大小、光滑度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显示含川乌经方对小鼠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故可认为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13-115
目的:骆驼刺胶囊剂为骆驼刺单味药材提取物制备,观察骆驼刺提取物连续灌胃给药13周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骆驼刺提取物分别以3.0,1.0,0.3 g/kg灌胃给药,每周给药6 d,试验周期为13周,各试验组剩余的1/3动物观察2周恢复期变化。按中药新药长期毒性试验要求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血液细胞学及生化学指征、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剂量药组与对照组大鼠比较,血液及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脏器未出现给药相关的病变。结论:骆驼刺提取物长期灌胃3g/kg未见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松茸醇提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按500、1000、2500、5000 mg·kg-1剂量一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以最大给药剂量一次性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小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剂量分别为1000、2500、5000 mg·kg-1,连续灌胃90 d。实验末期检查小鼠血常规、生化指标;试验结束时处死动物,称量重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指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小鼠均未见明显中毒体征,也未见死亡。各实验组大鼠的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试验末期血液生化和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动物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松茸提取物无明显亚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7.
酸枣仁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酸枣仁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酸枣仁醇提取物,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并计算LD50及LD50 95%可信限;②小鼠灌胃给药,测定一次给予酸枣仁醇提取物的安全剂量.结果 ①静脉注射酸枣仁醇提取物后,部分小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测得LD50为27.5 g·kg-1,LD50 95%可信限为25.1~30.1 g·kg-1,死亡动物尸检,其主要脏器未见病理改变.14 d后存活小鼠体重平均增加20.4%,略高于生理盐水组(18.2%).②小鼠灌胃给药(340 g·kg-1,相当于成人一次用量的326倍)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全部存活,无明显毒性反应,小鼠体重平均增长17.2%.结论 酸枣仁醇提取物毒性很低,临床给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小鼠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取40只体质量24~29 g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给药组与空白组各20只,雌雄各半,选用最大耐受量(MTD)法试验。给药组按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可以灌胃的最大浓度(0.8 018 g/m L)及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0.4 m L/10 g)一次性口服灌胃,空白组蒸馏水(0.4 m L/10 g)灌胃。灌胃给药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结果无法得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LD50;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后解剖小鼠,肉眼未见脏器异常;脏器指数评价,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为32.07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285.07倍,提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和蓄积毒性实验对藤黄醇提取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灌胃1次的给药方式,观察给药期间小鼠的一般情况并采用SPSS软件计算其半数致死量;蓄积毒性实验采用蓄积系数法中递增剂量法进行实验,观察给药期间小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脏器系数和血液生化指标并对重要脏器进行病理切片。结果:藤黄醇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691 g/kg(95%CI:1.149~5.030 g/kg)。藤黄醇提取物的蓄积系数为2.92,有明显蓄积毒性,对肝、肺、脑、脾、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15天累积灌胃藤黄醇提取物剂量达到4.94 g/kg时,蓄积毒性实验中实验组昆明小鼠死亡过半。结论:藤黄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级别为低毒性,其蓄积毒性表现主要是肝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西大果山楂叶提取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影响。方法:将大果山楂叶提取物以20 g/(kg·d)剂量(临床推荐剂量的133倍)给雄性大鼠连续灌胃30d,每天观察大鼠外观行为情况、记录体重和摄食量,30d后解剖大鼠,测定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计算脏器指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给药组动物的外观行为、体重、脏器系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液学和生化学个别指标有统计学差异,但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的异常。结论:大果山楂叶提取物样品对雄性大鼠无明显毒性作用,临床推荐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