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从烙铁头蛇毒中筛选分离抗补体活性蛋白,并对其部分生物学活性开展研究,以了解其在蛇伤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蛋白层析技术分离纯化抗补体活性蛋白,测定其分子量、等电点、抗补体作用、多种蛋白水解酶活性、水肿活性及出血活性。结果从烙铁头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个抗补体活性蛋白TMAC-1,表观分子量约为25ku,等电点为9.0。TMAC-1能够抑制补体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的溶血,预孵条件下,其IC50分别为62、29mg·L-1;不预孵条件下,其IC50为263、246mg·L-1。TMAC-1能够裂解C3、C5,但裂解产物不能诱导内皮细胞P-selectin的表达。TMAC-1能依次降解纤维蛋白原的Aα、Bβ、γ链,该活性能被EDTA、1,10-phenanthroline、EGTA完全抑制,不受PMSF、SBTI的抑制。TMAC-1具有水肿活性和微弱的偶氮酪蛋白水解活性,没有精氨酸酯酶水解活性和皮下出血活性。结论 TMAC-1是一个非出血性的金属蛋白酶,它可通过酶切补体特定成分抑制补体激活。  相似文献   

2.
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测定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针对现有补体溶血活性测定方法不适宜测定小鼠血清补体的缺点,构建一种血清用量少、灵敏度高的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测定的新方法。方法选用具有代表性的3个小鼠品系KM、BALB/c和C57BL/6小鼠的血清补体作为测定材料,以兔红细胞为溶血靶细胞,利用眼镜蛇毒因子(CVF)特异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特点,构建和优化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测定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两种抗补体蛋白对小鼠体内血清补体活性的影响。结果以CVF作为激活剂成功构建了测定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的微量新方法。3个品系小鼠的血清在5~20μl的范围内即可分别达到合适的溶血度。该方法明显减少了血清用量,并能有效提高溶血度。结论基于CVF特异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特点而构建的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测定新方法,血清用量少、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测定小鼠血清补体的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育龄妇女、正常妊娠妇女及习惯性流产患者血清中抗补体活性的水平 ,借以分析血清抗补体活性与妊娠的相关性。方法 以经典的补体溶血实验方法为基础 ,在原有反应系统中加入不同人群的血清 ,依据溶血率的变化来判断人血清抗补体活性的水平是否与妊娠有关。以补体被抑制的百分率表示抗补体活性。结果  1 2 0份血清标本中 ,全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 ,其中正常孕妇血清抗补体百分抑制率均值为(62± 8) %明显高于正常育龄妇女的 [(44± 1 0 ) % ,P <0 0 1 ] ;妊早期孕妇血清抗补体百分抑制率为 (75± 9) % ,明显高于妊中期 [(61± 7) % ,P <0 0 5]和妊晚期 [(54± 5) % ,P <0 0 1 ] ;习惯性流产组的血清抗补体百分抑制率为(2 1± 4) % ,明显低于对照组 (44± 1 0 ) %。结论 妊娠期妇女血清具有较强的抗补体活性可以保护胎儿免受补体被相关因子激活后引起的对胎儿细胞的损害 ,从而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血清中的抗补体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乙醇对离体豚鼠心房肌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乙醇 (ethanol)对豚鼠离体心房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豚鼠左右离体心房测定ethanol对其自动节律、收缩力、功能不应期、静息后增强效应和正阶梯现象的影响。结果 ethanol(12 5 ,2 5 0 ,5 0 0 ,10 0 0 ,2 0 0 0mmol·L-1)明显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肌的收缩力 ,同时减慢心率 ;ethanol(12 5 ,2 5 0 ,5 0 0 ,10 0 0 ,2 0 0 0mmol·L-1)抑制豚鼠离体左心房肌的收缩力 ,明显抑制左心房静息后增强效应 ;高浓度ethanol(10 0mmol·L-1、2 0 0mmol·L-1)延长左心房的功能不应期 ,并且抑制左心房正阶梯现象。结论 ethanol具有降低心房自律性、抑制心房肌收缩力、抑制左心房静息后增强效应、延长左心房功能不应期和抑制左心房正阶梯现象的作用 ,其负性变频和负性变力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内贮钙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叶下珠的抗补体活性及活性成分。方法以活性筛选跟踪为向导,利用溶剂萃取和色谱方法对叶下珠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3)C-NMR波谱法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测定其抑制补体的活性及可能的机制。结果筛选出叶下珠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为抗补体活性部位,从中分离得到2个抗补体活性成分,经鉴定为柯里拉京和鞣花酸。乙酸乙酯部位和2个化合物均明显抑制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其IC50分别为53.77、176.54、102.23 mg·L~(-1),但对补体旁路途径溶血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和2个化合物干扰了补体经典途径成分C1、C2、C4形成C3转化酶。结论叶下珠的多酚组分是其主要的抗补体活性成分,其机制与这些组分影响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吗丙嗪和雷佐生抑制兔红细胞膜钙调蛋白活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抗癌结构类似物吗丙嗪和雷佐生对红细胞膜钙调蛋白 (CaM)活性的影响 .观察兔红细胞膜Ca2 +,Mg2 + ATP酶 (CaM的靶酶 )活性反映膜CaM激活ATP酶的活性 .结果显示吗丙嗪 ( 0 .1~ 1mmol·L- 1)浓度依赖性抑制CaM激活ATP酶活性 (下降11%~ 32 % ) .雷佐生在高浓度 ( 0 .5mmol·L- 1)仍未显示抑制CaM激活ATP酶活性的作用 .吗丙嗪在低浓度 ( 0 .0 2~ 0 .1mmol·L- 1)能增加N 乙酰神经氨酸( 0 .2mmol·L- 1)抑制CaM激活ATP酶活性的作用 .结果表明吗丙嗪对CaM活性的抑制作用强于雷佐生 ,因而可能在CaM介导的抑瘤途径的作用较雷佐生强 ,且其作用可能与神经氨酸 (唾液酸 )有关  相似文献   

7.
补体系统作为重要的免疫组分之一 ,对机体的防御机能、免疫功能的调节以及免疫病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机体内具有严密的调控机制 ,维持补体系统的自稳状态 ,抗补体活性便是其中的一种。血清抗补体活性的高低通常用血清对补体所介导的溶血实验的抑制程度来表示 ,由于通常所采用的 CH1 0 0 的方法测定补体活性时 [1 ] ,不能精确反应补体活性的微细变化 ,而 CH50 的操作过程又过于复杂 ,国外学者已进行的一些研究 ,由于试验方法的不灵敏或不统一造成研究结果的不一致 [2 ,3] ,从而掩盖了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因而如何建立一种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8.
李艳  梁宁生  杨帆  陆益 《中国药房》2008,19(28):2177-2179
目的:体外评价具有强正电荷性的重组人血小板型磷脂酶A2(RHP-PLA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活性,观察其在不同影响因素及水平下杀菌活性的变化。方法:用琼脂平板计数法测定杀菌活性,并对影响其杀菌活性的pH、Ca2+、Mg2+、肝素(带负电荷)等因素及水平进行测定。结果:RHP-PLA2杀灭9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浓度(MBC)为0.08ng.L-1。在MBC时,当pH为5.0、7.4、9.0时,RHP-PLA2杀菌率分别为44.4%、99.8%、99.5%;1~5mmol·L-1Ca2+适于RHP-PLA2发挥杀菌活性;5.12mmol·L-1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10mmol·L-1MgCl2及0.30×10-4IU.L-1肝素可完全抑制RHP-PLA2杀菌作用。结论:RHP-PLA2杀菌活性受pH值和Ca2+浓度的影响。PLA2分子带的正电荷性是其发挥杀菌活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小檗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小檗碱对豚鼠心肌细胞胞浆 [Ca2 + ]i 的影响 .用酶解法分离单个豚鼠心肌细胞 ,Fluo- 3/AM标记胞浆内游离钙离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测定胞浆 [Ca2 + ]i变化 .结果 ,小檗碱 1 -1 0 0 μmol· L-1对正常台氏液中静息状态细胞胞浆[Ca2 + ]i 无明显影响 ;小檗碱 1 μmol·L-1对 KCl30mmol·L-1引起的细胞外钙内流有抑制作用 ( P<0 .0 1 ) ,而小檗碱 1 0 0 μmol·L-1对细胞内钙库释放有强烈激动作用 ( P<0 .0 1 ) .结果提示在豚鼠心肌细胞上低浓度小檗碱即能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而高浓度时又能激动细胞内钙库释放 .  相似文献   

10.
人血清对氧磷酶的部分纯化及解毒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寻求对氧磷酶 (paraoxonase ,EC 3.1.8.1)作为外源性抗毒剂对抗G类有机磷毒剂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亲和凝胶柱层析进行了人血清对氧磷酶的部分纯化 ,测定了其对于不同底物的米氏常数 (Km)以及钙离子对于酶活性的影响 ,比较了不同种属的对氧磷酶活性 ,采用体外解毒 ,体内染毒的方法检测了对氧磷酶对于不同的底物的作用。结果部分纯化的对氧磷酶对于梭曼和对氧磷均有较好的催化水解作用。以对氧磷为底物时 ,Km 值为 0 .2 2mmol·L- 1,比活性为 375 μmol·min- 1·g- 1蛋白 ;以梭曼为底物时 ,Km 值为 0 .6 0mmol·L- 1,比活性为 4 34μmol·min- 1·g- 1蛋白。不同种属来源的血清对氧磷酶的活性差异较大 ,是造成不同种属动物对有机磷毒剂中毒敏感性差别的原因之一。部分纯化的对氧磷酶在含 1mmol·L- 1CaCl2 的缓冲液中活性良好 ,加入乙二胺四乙酸 (EDTA)后 ,无论以对氧磷或梭曼为底物 ,酶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 ,表明人血清对氧磷酶是钙离子依赖性酶。EDTA的pI50 约为 1.8mmol·L- 1。人血清对氧磷酶能有效地水解对氧磷、梭曼、沙林、塔崩及敌敌畏 ,但对VX及乐果无效 ,表明其对P F、P CN及P O键有选择性 ,对P S键无作用。结论 对氧磷酶可作为G类毒剂的抗毒剂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镁对胎鼠脑细胞内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水杨酸镁对脑细胞内钙的影响 ,探讨其中枢神经系统的钙拮抗作用。方法 应用新一代钙离子指示剂Fura 2 /AM技术 ,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浓度。结果 在不同外钙条件下 (外钙 0 ,0 0 1,0 1,1 0 ,1 3mmol·L-1)细胞内静息钙浓度分别 41± 5 ,5 9± 6 ,84 7± 2 5 ,10 4± 7,(12 6± 5 )nmol·L-1(各组n =8)。水杨酸镁0 2mmol·L-1对静息细胞内钙无显著影响 (P >0 0 5 )。但水杨酸镁 (0 0 5~ 0 4mmol·L-1)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高钾及L 谷氨酸诱发的细胞内钙增高。其IC50 分别为 0 32 3mmol·L-1(95 %CI为 0 12 2~ 0 85 4mmol·L-1)和 0 12 4mmol·L-1(95 %CI为 0 0 73~ 0 2 10mmol·L-1)。结论 水杨酸镁通过抑制电压依从性及受体操纵型的钙通道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钙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虎杖苷对VSMC内钙信号的调节机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虎杖苷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 ,以探讨虎杖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调节机制。方法 用荧光染料Fluo 3 AM标记细胞 ,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 给予虎杖苷 5min后 ,VSMC内游离钙浓度升高。当虎杖苷加入前 10min用河豚毒素和优降糖分别预处理后 ,其VSMC内游离钙都不再明显升高 ;而给予普萘洛尔、甲氰咪胍及亚甲蓝分别预处理时 ,细胞内钙浓度反而升得更高 ,与单纯虎杖苷作用相比差异都有显著性。结论 虎杖苷可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其作用可能与钠、钾通道开放有关 ,并且受 β肾上腺素能受体、H2 受体系统及鸟苷酸环化酶系统的反向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F2 )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钾通道的作用。方法 ①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测定不同浓度F2 作用时单个酶消化分离平滑肌细胞的钾电流 ;②采用大鼠胸主动脉环生物鉴定法 ,测定F2对KCl诱导动脉环收缩的作用以及格列苯脲对F2 扩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 当钳制电压为 - 4 0mV ,去极化电位从 -3 0mV到 + 10 0mV ,步阶脉冲为 10mV ,刺激脉宽为 4 0 0ms的方波钳制方案进行刺激时 ,可记录到外向电流 ,此电流具有电压依赖性。在去极化电位为 + 70mV时 ,3种浓度( 0 1、1和 5 μmol·L-1)F2 使外向电流分别从给药前 ( 2 2 9±2 8)pA、( 2 2 6± 5 7) pA和 ( 2 2 8± 4 2 ) pA升到给药后 ( 3 5 4± 2 9)2 0 0 0 12 2 1收稿 ,2 0 0 1 0 6 10再修回 国家新药研究基金 (No 96 90 1 0 5 2 3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30 0 70 30 4)资助1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汕头  5 15 0 31作者简介 :韦日生 ,男 ,31岁 ,硕士研究生。Tel:0 10 62 0 9114 5 ,E mail:rswei@yahoo .com ;石刚刚 ,男 ,44岁 ,教授 ,硕士生导师pA (n =6,P <0 0 1) ,( 5 0 3± 86) pA (n =5 ,P <0 0 1)和( 986± 4 5 )pA (n =5 ,P <0 0 1)。 10 μmol·L-1格列苯脲对F2 增加的外向电流没有影响 ,10mmol·  相似文献   

14.
《Toxicology in vitro》2010,24(6):1750-1756
Using a recently developed technique to extract jellyfish venom from nematocyst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hemolytic activity of Cyanea nozakii Kishinouye nematocyst venom on chicken erythrocytes. Venom extract caused a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dependent hemolytic effect. The extract could retain its activity at −80 °C but was unstable when kept at 4 °C and −20 °C for 2 days. The hemolytic activity was inhibited by heating within the range of 37–100 °C. The extract was active over a pH range of 5.0–8.63 and the pH optima for the extract was 7.8. Incubation of the venom with sphingomyelin specially inhibited hemolytic activity by up to 70%. Cu2+ and Mn2+ greatly reduced the hemolytic activity while Mg2+, Sr2+ and Ba2+ produced a relatively low inhibiting effect on the hemolytic activity. Treatment with Ca2+ induced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increase in the hemolytic ac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5 mM EDTA, all the hemolytic activity was lost, however, the venom containing 1.5 mM EDTA was stable in the long-term storage. PLA2 activity was also found in the nematocyst venom of C. nozakii. Thes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us a fundamental knowledge in the C. nozakii nematocyst venom which would benefit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硫酸锌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硫酸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用Pulsineli四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急性前脑缺血40min后再灌注1h的损伤模型,同时应用Fura-2/AM荧光指示剂测定硫酸锌对胎鼠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硫酸锌10mg·kg-1可降低钙在脑细胞内累积及丙二醛含量升高;减轻脑水肿并缓解脑损伤引起的LDH释放;改善EEG的抑制状态。在胎鼠脑细胞悬液中,硫酸锌(100~300μmol·L-1)可抑制高钾和L-谷氨酸引起的细胞内钙升高。结论:硫酸锌对急性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此作用与其防止钙超载、抗脂质过氧化物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膦甲酸钠 (PFA)对高磷诱导的牛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和骨钙素 (OC)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磷浓度 (正常磷Pi1.5mmol·L-1、高磷Pi2 0mmol·L-1)及含不同浓度膦甲酸钠的培养液 ,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及骨钙素表达。用甲ο 酚酞络合酮方法测定钙含量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培养上清液中骨钙素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用蛋白含量标化钙含量、骨钙素的浓度 ,RT PCR观察骨钙素mR NA的表达。结果 ①高磷组较正常磷组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增加 :细胞培养 6d后 ,高磷组 (77 187± 11 6 92 )mg·g-1Pro ,正常磷组 (2 5 76 8± 1 75 0 )mg·g-1Pro ,P <0 0 1;②膦甲酸钠能有效地抑制钙沉积 :培养 6d ,高磷 +PFA 1 0mmol·L-1组 (37 72 9± 5 899)mg·g-1Pro ,与高磷未干预组相比 ,P <0 0 1;③高磷组骨钙素表达明显增高。高磷组与正常磷组相比 ,培养上清液中骨钙素水平 :(1 5 0 3× 10 -2 ±2 6 0 1× 10 -3 )mg·g-1Pro对 (2 981× 10 -3 ± 8 382× 10 -4)mg·g-1Pro ,P <0 0 1;平滑肌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 (OC/GAPDH) :1 886± 0 16 5对 0 75 2± 0 0 5 2 1,P <0 0 1;④膦甲酸钠能有效地抑制骨钙素的表达。高磷 +PFA 1 0mmol·L-1组与高磷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和钾通道阻断剂氯化铯对缺氧引起离体大鼠肺动脉环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0.95N2+0.05CO2造成肺动脉环的缺氧性收缩反应;机械法去除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结果 急性缺氧1h后,含内皮与去内皮肺动脉环的KCl诱导的最大收缩百分率(TKmax%)分别为16%±4%、18%±5%(P>0.05)。有氧时,钾通道阻滞剂氯化铯(10、20mmol·L-1)可略微提高肺动脉环的收缩张力,氯化铯40mmol·L-1引起的明显收缩,依赖细胞外Ca2+内流。缺氧可增强氯化铯的上述作用,氯化铯(10、20、40mmol·L-1)诱导肺动脉环产生的TKmax%分别增加750%、354%、17%。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3、10、30μmol·L-1)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缺氧及氯化铯诱导的肺动脉环收缩反应。含内皮与去内皮肺动脉环在上述反应中有相似性的表现。结论 急性缺氧造成非内皮依赖性肺动脉收缩反应,与平滑肌钾通道阻滞有关。氯化铯可增强此反应。尼可地尔对缺氧性肺动脉收缩反应的抑制作用,提示此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观察小檗胺 ( Ber)对高钾除极 ,Bay K8644,5-羟色胺 ( 5- HT)及咖啡因升高细胞内钙水平( [Ca2 + ]i)的影响。以 Fluo- 3/AM负载家兔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 VSMC) ,共聚焦显微术测定[Ca2 + ]i,结果以荧光强度 ( FI)表示 .结果 :( 1 )在细胞外钙为 1 .3mmol· L-1时 ,VSMC胞浆静息 FI明显高于核区 ,且不受 Ber的影响 . ( 2 ) Ber 1 0 -1 0 0 μmol·L-1预处理可抑制 KCl60 mmol·L-1或Bay K86441 0 0 μmol·L-1升高的 [Ca2 + ]i,抑制 5-HT 1μmol· L-1升高 [Ca2 + ]i 的持续相 ,但不影响[Ca2 + ]i 的一过性升高。维拉帕米 1 0 μmol· L-1具有相似作用 . ( 3)在无钙 Hanks液中 ,Ber预处理对咖啡因 1 0 0 mmol·L-1升高的 [Ca2 + ]i 无明显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Ber可阻断外钙内流 ,但不抑制内钙释放 ,这可能与 Ber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依赖性钙通道的作用有关 .  相似文献   

19.
山莨菪碱抗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离体红细胞为对象,研究山莨菪碱(Ani)对外加H2O2及氧自由基发生系统(FeCl2/抗坏血酸)的抗氧化作用,观察在红细胞中加入Ani前后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试验变化,并分别用荧光偏振法、TBA比色法测定了在红细胞中加入Ani前后氧自由基发生系统作用下的红细胞膜微粘度、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LPO)。结果表明:Ani(1.5,2.0mmol·L-1)可显著抑制H2O2(100mmol·L-1)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溶血度分别为:0.349±0.023、0.294±0.026,对照组为:0.448±0.034,P<0.01);Ani(1.0,1.5mmol·L-1)可显著抑制FeCl2(0.1mmol·L-1)/抗坏血酸(0.5mmol·L-1)引起的红细胞LPO增加(分别为:5.468±0.174、4.896±0.192,对照组为6.181±0.212μmol·L-1,P<0.01),显著降低红细胞膜微粘度(分别为:0.363±0.023、0.299±0.015,对照组为0.481±0.026Pa·s,P<0.01)。提示Ani对氧自由基引发的膜脂质过氧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容积性调节Cl- 运动的机制。方法 用Cl- 特异的荧光探针 MEQ及生物荧光双波长影像分析系统 ,观察渗透压、肾上腺素、PKC的激活以及细胞外Cl- 浓度 ([Cl- ] o)的改变对容积性调节Cl- 运动的影响。结果 A10细胞静息时胞质氯离子浓度 ([Cl- ] i)为(3 0 3 9± 3 0 1)mmol·L- 1(n =3 0 ) ;低渗条件使Cl- 外流 ,[Cl- ] i 由静息时 (3 0 87± 3 11)mmol·L- 1降低到 (2 4 3 9±2 56)mmol·L- 1(n =3 0 ,P <0 0 5) ;高渗时则从 (2 4 3 9±2 56)mmol·L- 1增加到 (3 4 64± 3 46)mmol·L- 1(n =3 0 ,P <0 0 5) ;肾上腺素 (10 μmol·L- 1)能降低 [Cl- ] i,BAPTA AM (2 0 μmol·L- 1)能完全抑制 10 μmol·L- 1肾上腺素引起的[Cl- ] i 变化 ,但是两者对渗透性改变引起的 [Cl- ] i 变化均无影响 ;10 0nmol·L- 1PDBu可以完全抑制容积性调节的Cl-运动 ;降低 [Cl- ] o 可以显著增加低渗时Cl- 的外流。结论 在A10细胞上 ,存在着容积性调节的Cl- 运动及Ca2 + 依赖性的Cl- 运动。容积性调节的Cl- 运动在低渗时激活 ,高渗时失活 ;不受胞内外Ca2 + 的影响 ;PKC的激活参与了容积性调节的Cl- 运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