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梗死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9例外伤性基底节区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标准:恢复良好51例(86.4%),中残5例(8.5%),重残3例(5.1%),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结论颅脑损伤后,基底节区血供特点、小儿自身特点、微循环障碍是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梗死的主要发生机制。临床特点:(1)头外伤较轻,多无意识障碍;(2)神经功能缺失征明显,以运动型功能障碍为主;(3)头颅CT和(或)MRI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为解痉、小剂量脱水、早期高压氧治疗和肢体功能锻炼。对外伤性基底节区梗死患儿及早明确诊断,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敬  蒋胜战 《淮海医药》1999,17(4):45-45
我院自1994年10月-1998年4月治疗婴幼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1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童子法 《江西医药》2004,39(5):376-376
例1男,2岁,跌伤头部,当时无昏迷、失语,伤后1d,出现右侧下肢无力。查体:右下肢不能站立.囟门已闭,口角不歪斜,颈软,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右侧下肢肌力较左侧肌力差。  相似文献   

6.
小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梗塞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陈胜利曲沃县人民医院解新民山西省儿童医院王代全小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梗塞是指由于各种外伤引起小儿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内囊区的直径不超过2.0cm的梗塞软化灶。由于其发病率低,人们对其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梗死的早期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及心肌酶学的变化,早期诊断右心室梗死,合并右心功能不全、低血压及休克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情况,适时、适度给予扩容治疗。结果:13例右心室梗死,10例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及低血压休克,经扩容治疗后,治愈10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右心室梗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功能变化情况,适时、适度扩容治疗,是治疗右心室梗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阚永和  周世军  周鹤新  浦志一 《江苏医药》2012,38(10):1225-1226
目的 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占同期颅脑外伤的4.0%,大多发生于着力点的对侧,伤后早期即出现偏瘫症状,大部分病例都会合并有颅内其他部位的损伤,头颅CT动态观察是其最好的诊断手段.本组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37例,伤后半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9例,中残27,重残5例,死亡9例.结论 动态CT观察是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本病发生率低,但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尽早的发现和恰当的治疗仍能挽救一部分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小儿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25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阚永和  刁春荣 《江苏医药》2000,26(5):400-400
婴幼儿非直接暴力所致外伤性脑梗死临床上并不多见 ,其发生部位多位于一侧基底节区。我院自1989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共收治 13例婴幼儿外伤性脑梗死患者 ,均为非直接暴力损伤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个月~ 3岁。其中 3例为家长带婴幼儿玩耍时用力上举所致 ;4例为成人怀抱婴幼儿发生车祸所致 ;3例为自行车撞击臀部致挥鞭样损伤所致 ;3例为坠落后臀部着地所致。二、临床表现 :症状出现时间于伤后 2~ 36小时 ,伤后当即有短暂昏迷史者 5例 ;癫痫发作者 3例 ;哭闹、拒乳者 4例 ;呕吐者 2例 ;偏瘫 6例 ;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肾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42—63岁,均以腰腹部疼痛就诊,多伴恶心呕吐,疼痛时间1~2d。其中2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例有心房纤颤病史,1例既往体健。行彩超和CT检查均提示局灶性肾梗死。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9.0—14.5×10^9/L;中性粒细胞0.77—0.89;尿蛋白+-+++,尿红细胞--++;血乳酸脱氢酶330~540U/L。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溶栓治疗。结果4例治疗均获成功。4例均行DSA,并予尿激酶溶栓治疗,2d后以原DSA管造影,见患侧肾动脉及分支通畅。1周后复查CT提示4例肾梗死灶基本消失,梗死区血运接近正常。结论急性肾梗死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诊断主要依靠彩超和增强CT,及时行DSA和溶栓治疗可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3.
马法  习志强  徐海峰  马力 《河北医药》2007,29(2):149-149
外伤性脑梗死(tran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易发生于儿童,梗死灶多为单发,呈小灶性,常见部位有顶深部,基底节区等.发生于成人的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6例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表现为持续性腰腹部疼痛及恶心呕吐,无肉眼血尿。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增强CT和CT动脉造影显示出肾脏梗死病灶。积极溶栓抗凝治疗缓解了症状。结论急性肾梗死是一个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不足以做出诊断。增强cT和CT动脉造影是急性肾梗死首选的诊断方法。早期溶栓抗凝治疗对。肾脏功能的恢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放射冠梗死临床常见,本文对头部CT证实为放射冠梗死的186例作一临床分析,供参考。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放射冠梗死病人186例,男108例,女78例;年龄40-83岁(平均59.3岁)。全部病例均经CT证实为放射冠梗死,其中,有高血压病史136例,糖尿病史18,冠心病史  相似文献   

16.
17.
总结9例基底节区外伤性脑梗塞,其特点是以小儿多见,有轻微外伤史,症状以肢瘫为主,经CT或MRI确诊,早期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肠套叠的诊治066100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孙淑英,梁永富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我院1979~1992年共治疗婴幼儿肠套叠92例。绝大多数是回盲部套叠,包括回结、回回结结型。占套叠总数的90%以上。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回结型53例,占58%...  相似文献   

19.
急性外伤性基底区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敬业  只达石 《天津医药》1995,23(5):282-284
报告40例急性外伤性基底节区损伤。其中出血性改变30例,缺血性改变10例,后者致伤暴力相对较小,成年人多为出血性预后较差,儿童多为缺血性预后较好,发病率为同期收治2188例急性颅脑损伤的1.8%,病死率为15.0%,认为两种不同的病理改变均属相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本文对发病朵制及临床表现特点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喻敬国 《江苏医药》2008,34(9):965-965
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traumatic basal ganglia hematomas,TBGH)可分为单纯性基底节区血肿和复合性基底节区血肿[1].我科1999年~2005年共收治TBGH4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