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腺瘤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乳头腺瘤的超声图像资料.在灰阶声像图上观察病灶形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分布和供应情况.结果:6例乳腺乳头腺瘤声像图表现为乳头内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境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内少量血流或边缘血流.1例位于左乳乳头后方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周边见薄的包膜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中等量的血流信号.结论:乳腺乳头腺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超声检查有助于乳腺乳头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叶状肿瘤和128例纤维腺瘤的超声声像图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声像图显示2组在肿瘤形状、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无回声区、后方回声、血流信号分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超声声像图示肿块呈欠规则或不规则形,内部回声不均匀,见钙化及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彩色血流分级呈Ⅱ或Ⅲ级,均视为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圆韧带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6年11月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随访证实的19例子宫圆韧带静脉曲张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并归纳总结声像图特征。结果 4例超声检查诊断为腹股沟疝,声像图表现为与腹腔相通的无-强回声包块,内见条索状强回声分隔,其中1例4周后复查,超声检查修正诊断为子宫圆韧带静脉曲张。其余15例均首次正确诊断,声像图表现为包块位于腹股沟区,呈蜂窝样无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清,瓦氏动作后包块变大,CDFI内见丰富的静脉血流信号。结论子宫圆韧带静脉曲张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彩色超声诊断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上腺髓样脂肪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仪进行检查,对病变的大小、包膜、内部回声特点及血流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超声检查16例均有阳性发现,右侧11例,左侧5例,肿瘤大小范围3.8~9.7cm。肿瘤形态规则12例,形态欠规则4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肿瘤均呈圆形或椭圆形,肾上腺部位出现三角形或半月形明亮回声区,包膜光滑完整,右侧与肝脏重叠,有时见小灶性低回声夹杂,而呈网状回声。与邻近脂肪组织间有分界,但呼吸或推动肾脏时与肝脏、肾脏运动不同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肿瘤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其中,超声明确诊断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5例,仅诊断肾上腺区实性占位病变、性质待定1例。结论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瘤患者下肢肿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下肢肿胀的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结果:本组32例中,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静脉受压,6例静脉受侵犯,3例淋巴水肿。深静脉血栓声像图表现为管腔内见实性回声,加压探头管腔不能闭合,CDFI栓塞部位无血流信号或血流充盈缺损;静脉外机械性压迫声像图表现为受压处静脉突然明显变细,管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周围见实性团块回声,受压远端静脉未见异常;静脉受侵犯声像图表现为受侵血管旁见肿块包绕,管壁不连续、显示不清,管内充满与肿块相似的实性回声;淋巴水肿表现为皮下组织增厚,呈"颗粒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肿瘤患者下肢肿胀原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阴囊肿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4例阴囊肿块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恶性病变23 例,良性病变11例,分析恶性病变及良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恶性病变声像图特征是睾丸形态失常,体积增大,肿瘤呈低回声(15/23)或不均匀混合回声(8/23),边界不清楚,CDFI显示肿块周边和内部血流丰富,呈条状或树枝状血流.良性病变声像图特征是睾丸大小形态常正常,病变多呈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整,CDFI显示病变内血流信号较少(8/11)或无血流信号(3/11).超声对阴囊肿块性质的诊断准确率88.2%(30/34),与手术和穿刺病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皮脂腺囊肿声像图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肿物,质软,探头加压可变形,边界清晰光滑,有完整的包膜回声,肿物后方回声有增强,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密集点状或粗颗粒状,大体病理呈豆腐渣样。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皮脂腺囊肿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1病历简介患者,女,52岁。因左中上腹疼痛1日入院。无恶心、呕吐,体温38.6℃,既往无明确糖尿病史。查体:左中上腹有压痛,脾区有叩击痛。实验室检查:WBC 28.9×109/L,中性分叶0.8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脾脏增大,脾内探及多个大片状低回声区,范围约7.4 cm×4.2 cm(图1),呈分叶状,互相沟通,内见散在的强回声斑点,但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超声诊断:脾脓肿。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左侧腋中线第8、9肋间进针4.0 cm,抽出暗紫色粘稠脓液170m l。用40m l生理盐水冲洗,再注入庆大霉素24万单位,甲硝唑注射液50m l。3日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脾脓肿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皮脂腺囊肿声像图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肿物,质软,探头加压可变形,边界清晰光滑,有完整的包膜回声,肿物后方回声有增强,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密集点状或粗颗粒状,大体病理呈豆腐渣样.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皮脂腺囊肿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材料和方法 :对 2 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用高频超声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术后与病理对照。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为实质不均质低回声为主伴有散在砂粒状强回声微钙化点。结节较小 ,约 0 .5~ 3 .0cm ,大多数无明显包膜但分界清楚 ,边缘毛糙。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肿瘤结节 10 0 %都能测到血流信号 ,结节较大者多血供 ,微小隐匿癌常为少血供。结论 :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分析有助于本病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CTPV的19例患者与血管造影、CT和MRI及部分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超诊断符合率100%。彩超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周围呈蜂窝状、多条迂曲扩张的管状无回声,内充满红蓝相间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示无回声内血流信号为门静脉样低速血流频谱。结论CTPV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彩超诊断CTPV准确率高,简便,无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及血流变化情况,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切口CSP 31例为观察组,非瘢痕处再次妊娠79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声像图及血流RI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SP声像图特征观察组孕早期切口肌层血流少,回声由低回声变为紊乱无序,子宫动脉分支血流呈中高阻型多普勒流速曲线;而孕中期血流丰富,回声逐渐变弱甚至消失,子宫动脉分支血流呈低速低阻型多普勒流速曲线。另外,观察组瘢痕处肌层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薄,回声紊乱无序,宫颈形态正常。结论:妊娠早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监测,能较及时、准确地做出子宫CSP初步诊断,避免大出血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简介例1 男,39岁。体检时彩超检查发现肝门区一管状结构呈串珠样改变,脉冲多普勒于此处探及连续较低平的血流频谱,频谱正向,证实为门静脉主干,内径最宽处18Cm,其内可见纤细分隔光带,部分右前分支呈类似改变,余分支及肝声像图像未见异常(附图)。例2 男,65岁。体检B超发现类似上述声像改变。以上2例均无肝炎及大量嗜烟酒史,随访6年声像图无改变,超声诊断为先天性门静脉囊状扩张,门静脉造影提示门静脉先天畸形。2 讨论门静脉扩张,多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本组2例门静脉呈串珠状扩张,临床及超声无肝硬化表现,并经长期随访声像图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体表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体表肿块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根据其声像图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缘回声、血流特点及是否有完整包膜,观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这些患者体表肿块的定性诊断。结果67例中脂肪瘤20例,胴窝囊肿15例,纤维瘤7例,腱鞘囊肿7例,坐骨结节囊肿6例,血管瘤5例,神经鞘膜瘤3例,皮脂腺囊肿3例,脂肪坏死1例。每种疾病声像图特征各异。结论在常见体表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高频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6例临床确诊的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年龄4~12岁,平均7.9岁,回顾性分析其高频超声声像图及彩色血流特点。结果: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在声像图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受累腺体的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回声减低并粗糙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见部分病变腺体血流信号增多,动脉血流为低速低阻型。结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表现为腮腺增大、回声粗糙并减低,病变血流增加但呈低速低阻型,可能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26岁.因右侧腰腹部胀痛2年,于2007年7月16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手术,遗传,不良嗜好等相关病史.灰阶超声:右肝内可见16.7cm×15.1cm巨大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晰,但包膜欠清晰,形态不规则,其内回声均匀;肝右叶仅见少量正常肝组织(图1).彩色多普勒(CDFI):上述高回声团块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显示(图2).超声诊断:肝右叶巨大实质高回声占位,考虑错构瘤.术后送病理检查:诊断肝右叶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ESWL致肾脏损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致肾脏损伤区域的声像图特征、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超声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30例肾结石经ESWL治疗后出现肾脏损伤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测 ,观察分析损伤区域的声像图特征、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 :ESWL致肾脏损伤的声像图特征为三种类型 :包膜下血肿 ,呈无回声区型 ;真性破裂 ,呈混合性回声 ;中央型破裂 ,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型。损伤急性期 ,以上各型损伤区域内均未见血流信号 ;损伤恢复期在损伤区域可见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ESWL致肾脏损伤在急性期能够作出准确诊断 ,恢复期可观察损伤区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骨外尤文肉瘤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外尤文肉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3例骨外尤文肉瘤均呈实性,呈低或极低回声,内部回声紊乱,分布不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内部血流丰富,呈低速低阻动脉血流。结论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骨外尤文肉瘤的声像图改变,结合临床病史,可以提供提示性诊断信息,但缺乏特异性表现,尚需与其他软组织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64例肝血管瘤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直径、形态、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血流信号。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肝血管瘤57例,诊断符合率为89.06%(57/64);其余7例患者均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误诊率为10.94%。本组64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查出病灶81个,其中血管瘤位于肝左叶35个,肝右叶46个,病灶最小直径0.4cm,最大12cm×14cm;单发52例,多发12例,B超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型者59个,低回声型者11个,混合型回声者8个。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周边和内部未见血流信号者51例,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者5例,斑块状血流信号者8例,边界多为清晰、锐利。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单、血流检出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彩色能量多普勒等多种超声检查技术对肝硬化结节与微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与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96例结节性肝硬化病人的临床检查中小于2 cm的异常回声结节进行进一步检查,筛选出微小肝癌结节,并与肝硬化结节鉴别。结果:肝硬化结节有细小而规则的结节及粗大的不规则的结节,而周边呈网格状增高回声,回声可较细而整齐,围绕不规则低回声区,境界清晰、中间类似正常肝组织回声,并有小血管的结构可见,周边无血流信号,无彩色多普勒能量成像;微小肝癌直径小于2 cm,癌结节的数目少,多为单发,76.5%呈低回声,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整齐,境界清楚,回声均匀,癌结节周边伴有声晕或后方伴增强效应,82.4%癌结节周边可见彩色血流环绕,内部见条状、树枝状、网篮状等彩色血流信号[5.4]。癌结节内血流呈高阻力动脉血流为主,88.2%的癌结节可出现彩色多普勒能量成像。结论:微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的首要条件。联合应用多种超声技术可提高对微小肝癌的检出。超声检查无创伤、无痛苦、简便、可重复,目前已成为肝癌筛选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