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国5个县(区)儿童接种首剂麻疹减毒活疫苗(First Dose 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1)后的免疫成功率及受免疫前抗体的影响,评价MV1的接种质量。方法2010年,在黑龙江省富锦县、河北省武安市、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苏省响水县和上海市松江区,对290名适龄儿童在接种MV1前和接种后1个月,各采集1次血标本,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5个县(区)儿童MV。免疫前麻疹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平均阳性率为13.28%,免疫后麻疹IgG阳性率为98.34%。8~17月龄儿童麻疹IgG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P〉0.05),仅7月龄组低于其他组;不同月龄组麻疹IgG几何平均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P〈0.05)。MV1免疫后免疫成功率为85.89%,MV1免疫前麻疹IgG阴性者免疫后免疫成功率为97.60%,MV1免疫前麻疹IgG阳性者免疫后免疫成功率为9.38%。MV1免疫前麻疹IgG不同水平的儿童,MV1免疫后麻疹IgG阳性率、阳性者麻疹IgGGM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16,F=1.82;P均〉0.05),但MV。免疫后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29,P〈0.05)。结论儿童接种MV1后可使麻疹IgG阳性率达到较高水平;MV1免疫成功率水平较高;5个县(区)儿童的MV1及时接种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川县人群庥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59名6月龄~40岁人群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1.3%。不同年龄人群抗体阳性率及麻疹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阳性率无差异贸=0.35,P〉0.05),但接种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贸=1599,P〈0.01)。[结论]江川县6月龄~40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平均达91.94%,不同地区流动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存在差异,为此,需加强流动人群的管理,提高流动人群中t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娄可令  刘林  温之花  李殿华 《健康天地》2009,3(12):93-94,99
目的:评价麻疹疫苗效价及免疫原性,更好地做好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方法:选择8月龄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儿童60人,4周岁麻疹疫苗复种免疫儿童60人,每名儿童于接种前当天及接种后1个月各采集末稍血0.3ml,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选择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辖区内2个接种门诊,各采集麻疹疫苗10支,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板法,进行麻疹疫苗效价检测。结果:检测麻疹疫苗3份,疫苗效价均值为3.7310g CCID50/ml,合格率100%。8月龄儿童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较免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免疫成功率为93.33%。4周岁儿童复种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较免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后GMT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前抗体阴性及低水平抗体儿童免疫成功率为100%;免前抗体1:800者,免后抗体4倍增长率为28.30%。结论:邳州市冷链系统运转正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较高,两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6—2007年广州市海珠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海珠区各年龄段健康人群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共调查1879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的1503人,总阳性率为79.99%。各年龄组之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月龄儿童最低,仅为30.43%;≥35岁成人最高,为93.92%。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2.57%(905/1096),高于男性76.37%(598/783)(P〈0.01)。8月龄至17岁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6.22%(764/794),各年龄组之间的免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岁以上的707人麻疹免疫史不详。结论广州市海珠区健康人群中小于8月龄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儿月龄越大,抗体阳性率越低;8月龄后疫苗接种率较高,抗体阳性率也高,表明麻疹疫苗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元江县1岁~15岁儿童麻疹免疫状况,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及效果,为制定元江县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08年6月~7月在元江县各乡镇随机抽取5个年龄段人群血清331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组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元江县331例1岁~15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315例,阳性率95.17%,抗体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1630.44,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62%、96.30%、96.43%、100%、98.21%。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之间有差异(x^2=11.52,P〈0.05),低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仅达89.62%;不同性别儿童麻疹抗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0.63,P〉0.05)。[结论]元江县15岁以T)L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5.17%,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但部分乡村依然存在麻疹散发病例的报告。为按期实现国家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必须对免疫薄弱的人群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进一步提高易感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建立人群牢固的免疫屏障,最终达到阻断麻疹在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78名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及其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120对新生儿及母亲、282名18-38岁育龄期妇女,观察其麻疹抗体消退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脐血与其母亲和18。36岁育龄妇女的抗体水平相一致;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在14.86%-55.71%之间,且7-8月龄阳性率显著低于5。6月龄(x^2=11.69,P〈0.01);新生儿阳性率及GMT远高于5—8月龄婴儿,不同月龄的婴儿,阳性率及GMT随着月龄的增大,出现下降的趋势;而278名5—8月龄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其免疫成功率为84.89%,GMT平均为1:1154.8,6-8月龄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5月龄的婴儿(x^2=8.55、14、64、25.73,P〈0.01),尤其以8月龄婴儿免疫应答为好。另外,初免麻疹疫苗前IgG抗体滴度对免疫应答结果有明显的影响:180名IgG抗体≤1:200的婴儿,其免疫成功率为86,11%,19名IgG抗体滴度为≥1:800的婴儿,有10名免疫成功。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预防我市出现麻疹发病向低年龄组转化的趋势,在同时考虑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及胎传麻疹抗体对麻疹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干预措施,第一种是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还是定为8月龄为宜,从联合免疫等方面考虑也比较科学合理,对申请结婚的育龄期妇女中接种一针麻疹疫苗,将会有效提高母传麻疹抗体的水平,进而降低婴儿麻疹的发病率,这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结论一致。第二种是建议在麻疹流行期内,应急接种可从6月龄开始,从而可为更多的婴儿提供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华宁县1~7岁年龄段儿童麻疹疫苗免疫状况和血清抗体维持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被调查的210名儿童进行麻疹IgG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1:200)率为85.71%,几何平均滴度(GMT)1:278.84,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05),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以1~4岁段儿童GMT水平较高,性别间抗体阳性率和GMT无差异。结论华宁县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先后按期实现了以县或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85%的目标,在适龄儿童中建立了有效的预防麻疹的人群免疫屏障,从而有效控制了当地人群麻疹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现阶段聊城市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2011年聊城市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结果调查、检测健康人群387人,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人数为379人,阳性率为97.93%,IgG抗体GMT为1:1651.98,SD为3.09。不同年龄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岁和20~39岁年龄组麻疹抗体免疫水平偏低;各县(市、区)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聊城市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2岁和20~39岁年龄组为麻疹防控重点人群;需制定综合性麻疹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9.
周良君  陈果  江智辉  王学军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50-1752
目的了解绵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掌握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绵阳市不同年龄的健康人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582份血清样本,人群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17,抗体阳性522人,阳性率89.7%,抗体保护率76.6%;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的抗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8月龄的儿童和北川县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及GMT均处于最低水平,不同性别间抗体水平无差异。结论绵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提高接种质量、采取必要措施加强5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工作和人群麻疹监测工作,是实现该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目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省巍山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2013年麻疹抗体监测方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巍山县健康人群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数据采用Excel处理,使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检测360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7.78%。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乡镇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控制和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泰兴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以利提供控制与消除麻疹监测的依据。[方法]2007年4~5月.在泰兴市辖区内抽取部分7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麻疹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测367人,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的327人,阳性率为89.1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0.52。抗体阳性率,男性为84.97%,女性为93.68%(P〈0.01);抗体GMT,男性为1:25.52,女性为1:37.23(P〈0.05)。抗体阳性率,1~19岁各组均为100.00%,20~30岁为98.36%,〈1岁为22.00%;GMT最高为3~4岁(1:109.07),最低为1岁(1:2.20)和15~19岁(1:22.33)。〈1~14岁儿童中,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抗体阳性率为97.26%,GMT为1:59.92;无接种史者阳性率为5.71%,GMT为1:1.04(P〈0.01)。[结论]泰兴市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较高,〈1岁组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了解咸阳市1~7岁(不含7岁)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麻疹、乙型脑炎(乙脑) 及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免疫水平状况,评价预防接种效果。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1~7岁健康儿童血清中脊灰、麻疹、乙脑及流脑IgG 抗体,分析保护率。结果 咸阳市脊灰、麻疹、
乙脑及流脑IgG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65%、95.67%、94.01%、89.94%;4 种抗体保护水平均基本达到
了85%以上;乙脑抗体阳性率以乾县(83.61%)和武功县(85.00%) 为最低,流脑抗体阳性率以武功县
(70.00%)和旬邑县(85.00%)为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结论 咸阳市1~7岁健康儿童
针对脊灰、麻疹、乙脑、流脑的抗体水平达到保护率,但应继续加强相关抗体水平监测工作,巩固计免工
作成效。
关键词:健康儿童;IgG 抗体;监测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1 0049 04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凯里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儿童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11月,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凯里市城区2所监测点学校7岁、9岁和12岁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129人,患龋齿的712人,龋患率为63.06%,龋均为2.01。龋齿充填率为1.10%。其中,乳牙龋患率为51.99%,龋均为1.84;恒牙龋患率为11.07%,龋均为0.17。充填率乳牙龋齿为0.58%,恒牙龋齿为6.81%(P〈0.01)。乳牙龋患率与乳牙龋齿、恒牙龋齿充填率,城区学生均高于城郊学生(P〈0.01);乳牙、恒牙龋齿龋患率女生与男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牙龋患率9岁与6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低于9岁(P〈0.01);恒牙龋患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P〈0.01)。[结论]凯里市监测点学校小学生龋患率不高,龋齿充填率很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云南省华宁县健康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和麻疹IgG的抗体水平,探索免疫薄弱环节,为提高该县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华宁县辖区内随机抽取9个接种点,分8个年龄组(8—17和18—23月龄,2—3、4—5、6—9、10~13、14—17和≥18岁)进行麻疹疫苗接种率调查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每个年龄组40—50人,共检测394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调查的394人中麻疹疫苗接种率为85.53%,有效保护率为85.02%,抗体阳性率为98.48%,GMT为1:643;不同接种点麻疹疫苗接种有效保护率、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间麻疹疫苗接种率、抗体阳性率、有效保护率、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龄组相对较低。结论华宁县健康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已取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但须进一步提高低龄组婴儿及时接种率,关注流动儿童和大龄儿童,特别是非免疫规划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8年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活动血清学效果,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强化免疫前后1月在12个县(市)采集8月龄~6岁健康儿童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强化免疫前共检测550名儿童血标本,麻疹抗体阳性率89.27%,几何平均滴度为1:1059.60;强化免疫后共检测549名儿童血标本,麻疹抗体阳性率97.81%,几何平均滴度为1:2399.56。强化免疫前后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0.81,P0.001)。结论此次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效果明显;全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评价,为今后消除麻疹制定相关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抽取的1686名适龄儿童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1.28%,保护率73.13%,几何平均滴度(GMT)1:551.30;不同居住形式、不同接种剂次、不同年龄组、不同县儿童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间抗体保护率、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流动儿童是免疫薄弱环节,在流动儿童中全面落实MV常规免疫对消除麻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狄静  卫芳  苏娅玲  肖泽颖 《职业与健康》2014,(10):1368-1370
目的了解贵州省凯里市高危人群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到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7—2012年共检测324份血清,梅毒抗体阳性193例,阳性率59.57%。女性梅毒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Ρ〈0.01)。18-50岁年龄段的就诊人数及梅毒抗体阳性人数最多,阳性率也较高(仅次于61岁以上年龄组)。结论该市梅毒的传播严重地影响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应采取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综合防控措施,以控制梅毒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延安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方法随机抽样确定宝塔区、志丹县健康人群506名,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50人,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人群麻疹IgG抗体GMT为1∶611.89,阳性率77.27%,1岁最低,GMT为1∶181.16,阳性率44%,1~2岁较高,GMT为1∶910.10,阳性率81.13%,1~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GMT和阳性率呈下降趋势,7岁以上GMT和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延安市健康人群的麻疹IgG抗体水平比较高;6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人群有增加趋势,局部仍有麻疹暴发的可能,关注6岁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必要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同德县健康儿童百日咳、破伤风、流行型脑膜炎(流脑)、风疹、麻疹、乙型肝炎(乙肝)、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水平。[方法]Z008年6月,在同德县抽取部分1~14岁健康儿童进行血清7种疾病的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检测124人,百日咳抗体达保护率为81.45%,破伤风抗体达保护率为58.48%.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为38.70%,流脑C群抗体阳性率为100.00%,麻疹抗体达保护率为78.24%,抗-HBs达保护率为87.50%,脊灰I型、Ⅱ型、Ⅲ型抗体达保护率均为100.00%,风疹抗体阳性率为45.97%。风疹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P〈0.01),其他抗体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儿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德县1~14岁儿童对破伤风、乙肝、流脑(C群)、脊灰具有较高的保护水平,但对百13咳、麻疹、流脑(A群)、风疹的保护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当前0~50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消除麻疹的后继免疫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按地理方位选择5个街镇,随机抽取297名0~50岁居民为研究对象,采集1~2 ml静脉血液,测定麻疹抗体水平。结果 297名调查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5.4%,几何平均滴度为1:214.8。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户籍和性别人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2,0.096;P>0.05),小于8月龄婴幼儿抗体阳性率最低,1~15岁人群最高,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无免疫史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55,P<0.05)。结论1~15岁人群麻疹免疫屏障已经建立。做好麻苗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将小于8月龄婴幼儿和16岁以上人群做为重点免疫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