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思瑞康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首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予思瑞康和氯丙嗪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思瑞康组有效率90.0%,氯丙嗪组有效率为82.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思瑞康组的不良反应较氯丙嗪组少,其中锥体外系和抗胆碱能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氯丙嗪组。结论思瑞康和氯丙嗪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思瑞康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多巴胺D2族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巴胺受体与精神分裂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2族受体而发挥作用。D2家族包括D2,D3和D4 3种亚型,章对D2家族多巴胺各类受体亚型的生物学特征、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献复习指出,尽管精神分裂症神经递质的假说很多,D2家族多巴胺受体作为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作用受体,其地位一直受研究的重视,而有关的多巴胺假说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对利培酮、再普乐、思瑞康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对我院精神科门诊连续五个工作日处方中应用利培酮、再普乐、思瑞康三种药物之一的142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利培酮应用频度最高.多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复诊患者;再普乐应用频度较少,多用于男性、年长、初诊精神分裂症;思瑞康多用于女性初诊精神分裂症。结论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被临床普遍应用,但由于药物的各自特点.所选择的适应对象和适应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多巴胺受体与精神分裂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2族受体而发挥作用.D2家族包括D2,D3和D43种亚型,文章对D2家族多巴胺各类受体亚型的生物学特征、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文献复习指出,尽管精神分裂症神经递质的假说很多,D2家族多巴胺受体作为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作用受体,其地位一直受研究者的重视,而有关的多巴胺假说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5.
维思通与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思通是对多巴胺D2受体和5-HT3受体具有平衡拮抗作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丁二酸洛沙平是二苯并氧氮杂卓化合物,属于一种三环结构的新型抗精神病药,可阻断纹状体多巴胺受体,增高多巴胺更新率,临床应用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为了解维思通与丁二酸洛沙平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副反应的差异,以本院8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为对象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6.
余常红  高欢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90-1690
目的:检验奥氮平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4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给予奥氮平治疗,并与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进行对照观察,疗程为16周,采用简是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依从性和副反应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相似,结论:奥氮平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阿立哌唑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对多巴胺(DA)D2和5-羟色胺1A(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以及通过对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而共同起效,是DA/5-HT系统稳定剂。为进一步验证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与奋乃静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疗效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相当,且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尤其是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少,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选择单用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的平、阿立哌唑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前后的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奎的平治疗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开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马酸奎的平(启维),是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脑内多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可通过阻断D2受体与5-HT2受体而发挥作用,对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均有效。我们采用开放性治疗32例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以挥讨其疗效和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生活满意度。方法对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6mo。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mo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治疗生活满意度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自我评价因子分除外)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与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治疗前生活满意度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主观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有15%~30%疗效不佳,使用过多种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差,而易出现不良反应,再次选择抗精神病药物受到限制。本文探讨配合现代电休克(MECT)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喹硫平作为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5-HT2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对多巴胺D1和D2受体的亲和力明显低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组胺和肾上腺α1受体同样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对肾上腺受体α2的亲和力较低,对胆碱能M受体和苯二氮卓受体基本没有亲和力[1-2].临床研究发现喹硫平仅具有较少的升高催乳素和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3-4].为给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找到一种疗效可靠、副反应又小的药物,本文就喹硫平治疗5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精神科领域,已经广泛公认,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阻断D2受体而发挥疗效,但这一性质也带来了频繁出现的临床治疗学上所不希望看到的锥体外系症状(EPS),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烦恼。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的问世,对精神科治疗学造成了新的冲击,其在药理学、生物化学和临床特征上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均有不同,具有抗精神病作用而不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且既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也能治疗阴性症状,对部分难治性的病例亦能显示疗效,由于其有上述作用,故从20世纪80年代起氯氮平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临床达10余年,在使…  相似文献   

14.
奎硫平(quetiapine,商品名思瑞康,启维)是一种二苯二氮卓类衍生物,是继氯氮平、利培酮和奥氮平之后的第四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亦同时被称之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老年期精神障碍和心境障碍均有较好疗效,且副反应少,耐受性好。据报道,目前国内己有厂家生产,但是目前国内有关该药的综述性文献报道不多,本文特将国  相似文献   

15.
正帕利哌酮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2]。本研究探讨帕利哌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和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并与利培酮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脑内多巴胺(DA)受体,使精神症状得以缓解,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较重的锥体外系副反应(EPS)、心血管副反应、内分泌异常以及迟发性运动障碍(TD)等不良反应而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此外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往往只针对精神病性阳性症状治疗有效,而对阴性症状疗效较差,甚至因影响认知功能而加重精神症状。面对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种弊端,近年来,应运而生了一批机制不同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它们不仅作用于DA受体,  相似文献   

17.
氯丙嗪也叫冬眠灵,是第一个抗精神病药,开创了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历史,属于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疾病。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及中脑皮层通路的多巴胺受体(DA2)有关。对多巴胺(DA1)受体、5-羟色胺受体、M-型乙酰胆碱受体、α-肾上腺素受体均有阻断作用,作用广泛。此外,本品小剂量时可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大剂量时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强大的镇吐作用。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降低,体温随外环境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玲  查显友 《检验医学》2007,22(1):44-46
目的 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2组,其中25例使用氯氮平和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5例使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观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L)、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水平均降低,TSH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阿立哌唑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许多研究表明阿立哌唑能很好的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障碍,对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和维持治疗都有较好的疗效,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较,阿立哌唑产生的药物相关性代谢症状较少,其最常见的副反应是恶心、呕吐、瞌睡、头痛、失眠等;此外,研究还显示阿立哌唑的药效学活性与作为一个多巴胺受体的部分激动剂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女性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的用药剂量。方法对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4月住院的12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利培酮、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氯丙嗪,前4位均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以单用抗精神病药为主,使用的剂量适中,而合并用药则以不同作用机制的2种药物联合用药为主。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逐渐成为抗精神病治疗的主要用药,其优势主要为疗效确切,锥体外系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少,尤其是利培酮使用率较高。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等由于疗效相对不理想,不良反应大导致使用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