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图像三维规划系统辅助面部整形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一种基于CT图像的辅助整形外科的医学图像规划系统。方法综合应用螺旋CT技术数字图像算法,三维重建骨性及软组织数字化模型,同时进行其系统框架结构设计,为面部整形外科手术术前诊断和术后评估的规划提供参考。结果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该图像系统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颌面整形外科手术规划,大大提高手术规划的准确度,且利于术前术后医患沟通。结论采用医学图像规划系统对于面部整形外科具有一定的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患者头颅CT扫描数据,利用快速成形技术,构建三维头颅模型,评价基于头颅模型的模型外科在颅颌面畸形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复杂颅颌面畸形患者进行电子束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制作三维头颅模型,进行术前测量,手术模拟操作,并预制骨缺损修补体,置入物塑形模板。结果在头颅模型上进行的模型外科操作与真实手术吻合程度很高,预制的修补体以及置入物塑形模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效果。结论基于三维头颅模型的模型外科对严重颅颌面畸形的诊断治疗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技术广义上是指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精密设计制造技术、三维重建与可视化技术、手术模拟仿真、模型快速成型、手术实时导航、远程医疗、机器人辅助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近年来在颅颌面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如影像资料处理、三维信息采集与储存、术前规划与手术模拟、模型的精确制造、个性化手术导板及修复体的定制、手术导航、机器人辅助手术、医学大数据处理、远程医疗等,该文就上述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虚拟技术在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颅颌面CT扫描,进行颌面部骨的三维重建,将该模型与激光扫描牙列模型拟合,建立数字化颅颌面-牙列模型。基于此模型进行手术虚拟设计和模拟预测。确定手术方案后,进行牙合板及导板的3D打印。在手术牙合板及导板的指引下进行手术。通过拟合虚拟设计与手术后重建模型来检验手术精确性。结果 通过CT重建图像与激光扫描牙列模型的拟合,获得了颅颌面-牙列模型。利用此模型可进行虚拟手术设计和手术模拟。通过不断调试和修正,可获得最佳个体手术方案。3D打印牙合板及导板可精确指导手术的实施。结论 在牙颌面畸形的治疗中,虚拟手术设计和虚拟导板技术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据,应用快速成型技术(RP)制作的三维模型在颅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以10例颅颌面畸形患者的头颅螺旋CT数据为基础,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制作出头颅三维模型或修复体模板,借以辅助临床诊断,并进行术前模拟手术,制定手术方案。结果采用本法,可以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疗效。结论运用三维模型技术,可以准确、详尽地显示颅颌面骨真实状况,作为颅颌面畸形诊断和术前模拟手术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为降低颅颌面外科修复难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颅颌面影像测量作为研究牙、颌、颅面结构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口腔正畸、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检查诊断、手术辅助设计、术前预测及疗效评价的手段,其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本文就影像测量学的发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电子束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43例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患者进行EBCT扫描,三维重建后的图像与X线片图像进行比较,结合临床检查及手术探查,评价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BCT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立体,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与X线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 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医患双方的交流和术前设计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电子束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3例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患者进行EBCT扫描,三维重建后的图像与X线片图像进行比较,结合临床检查及手术探查,评价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BCT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立体,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与X线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 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医患双方的交流和术前设计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整形外科的术前手术方案设计、手术操作过程模拟及术后效果模拟等方面充当了难以替代的角色。从早期的二维平面设计技术到三维模拟技术,整形外科已跨入了一个新的计算机技术时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技术的引进极大地推动了颅颌面外科的进步。数字化三维重建、3D模型打印、数字图像模拟手术和手术导板等革新了治疗手段、降低了手术难度、提升了治疗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预测性,现已成为颅颌面外科常规诊疗手段。相信随着不断完善的动态导航、智能化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使用,颅颌面外科将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