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分化生长因子-15(GDF-15)、心肌肌钙蛋白(cTnI)、脑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中的早期诊断及近期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5例AMI病人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时以及PCI术后次日清晨空腹,在无菌操作下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血浆GDF-15、cTnI、BNP水平。比较两组血浆GDF-15、cTnI、BNP水平;AMI病人中三项指标低值和高值组出现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浆GDF-15、cTnI、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GDF-15、cTnI、BNP水平高值组MACE的发生率均高于低值者(P0.05)。联合检测GDF-15、cTnI、BNP,其中二项、三项高值组MA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值组(P0.05)。结论血浆GDF-15、cTnI、BNP水平在AMI的早期诊断及近期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临床可应用其对心衰风险的人群进行早期筛选,以期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B型脑钠肽(BNP)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择年龄相仿的健康体检者70名为对照组。c Tn I和BNP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中c Tn I和BN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 Tn I和BNP是AMI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c Tn I和BN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红蛋白(Myo)及N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 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胸痛为主症的病人247例,其中确诊AMI病人119例、非AMI病人128例,同期选择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hs-cTnT、Myo及NT-pro BNP的水平,比较3组血清hs-cTnT、Myo及NT-pro BNP水平,计算各指标及其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结果 AMI组的血清hs-cTnT、Myo及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MI组和对照组(P0.01);hs-cTnT联合NT-pro BNP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独检测和其他组合检测;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血清hs-cTnT、Myo及NT-pro BNP水平出现明显上升(P0.05)。结论血清hs-cTnT联合NT-pro BNP检测诊断AMI相比单一指标及其他联合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能够有效鉴别相似症状的非AMI病人,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cTnⅠ)、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近期预后价值的影响。方法入选162例发病6h内AMI患者,并取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即刻及入院后24h抽肘前静脉血2次,分别行cTnⅠ、BNP检测,取两次结果的最高值,入院期间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随访30d并记录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AMI组与SAP组cTnⅠ、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其cTnⅠ、BNP水平越高。冠脉三支病变组的cTnⅠ、BNP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冠脉双支病变组的cTnⅠ、BNP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中发生MACE各组的cTnⅠ、BNP显著高于无症状者。结论 AMI患者中,cTnⅠ、BNP水平的高低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BNP和c Tn I联合检测对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心肌梗死范围,将其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各30例。同时间选取健康体检者35名作为常规组,对四组受检者进行BNP和c Tn I联合检测,对四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当患者心肌梗死范围不断增大时,显示BNP与c Tn I的检测水平也在不断增高,AMI患者与常规组受检者相比,BNP与c Tn I的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联合检测方式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达到93.24%与75.00%,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而言,采取BNP和c Tn I联合检测方案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具有较为显著的早期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敏肌钙蛋白(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AMI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成年人80例(对照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分析hs-cTnT及cTnT检验结果。结果 AMI组患者hs-cTnT为703.22pg/mL、cTnT中位数1.13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9pg/mL及0.02ng/mL(P0.05);研究组hs-cTnT及cTnT检测结果在AMI诊断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异性及灵敏性均较好,可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提供具有良好可靠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左心衰的关系。为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AMI无合并心力衰竭组171例,于胸痛发作后3h抽静脉血3mL送检。AMI合并左心衰组127例,于胸痛发作后3h表现为有左心衰症状时抽静脉血3mL。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cTnI、Mb。结果AMI无合并心衰组cTnI的浓度为(16.71±14.19)μg/L,Mb的浓度为(522.22±392.22)μg/L。AMI患者cTnI于胸痛3h后随时间增加而逐步增高,有左心衰症状时cTnI的浓度为(29.08±21.97)μg/L,Mb的浓度为(1010.96±935.98)μ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cTnI浓度与心肌梗死部位及面积大少有关,cTnI浓度的测定对AMI合并左心衰的诊治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 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中的水平及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其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UAP)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18例.同期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22例和健康查体者25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清BNP和cTNI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SAP组和健康查体组血浆BNP水平分别为336.7 pg /mL±103.0 pg /mL,172.2 pg /mL±58.8 pg /mL,55.1 pg /mL±29.9 pg /mL 和16.9 pg /mL±10.6 pg /mL,AMI组患者最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cTNI水平分别18.13 ng/mL±7.21 ng/mL,0.61 ng/mL±0.33 ng/mL,0.22 ng/mL±0.11 ng/mL和0.18 ng/mL±0.14 ng/mL,AMI组患者最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AIM组患者血浆BNP与cTNI之间存在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86(P<0.001).结论 血清BNP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AMI患者升高最为显著且与cTNI存在正相关,BNP、cTNI可作为辅助诊断急性心梗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与组织多普勒成像(DTI)在诊断老年无症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无症状心力衰竭病人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BNP水平将其分为正常BNP组(BNP≤55.5 ng/L)34例与异常BNP组(BNP55.5 ng/L)32例。另选择同期有明显症状的心力衰竭病人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病人组织多普勒参数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结果正常BNP组→异常BNP组→对照组,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心房早期峰值运动速度(Am)依次为0.71±0.12、0.57±0.06、0.63±0.1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期波峰值运动速度(Sm)、Em和Am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正常BNP组和异常BNP组DTI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DTI各参数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呈负相关性,其中BNP水平与Em的相关性在异常BNP组和对照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水平检测对早期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价值,DTI检查能有效检查出早期舒张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与脑钠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改变,了解BNP与心室重塑的关系,探讨血浆BNP测定可否作为预测AMI早期心室重塑的方法.方法 AMI组AMI患者37例,仅接受强化内科保守治疗;正常组为32例健康对照者.分别在AMI后72 h、1个月及3个月,采用免疫荧光测定血浆BNP,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射血分数(EF)、左室快速充盈速度(VE)、左房收缩峰值速度(VA)及VE/VA比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较不同时期AMI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MI后72 h、1个月、3个月血浆BNP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各AMI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 72 h内血浆BNP水平与AMI后1个月、3个月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与EF、VE/VA表现为负相关,与LVEDd、LVEDV均表现为正向变化.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72 h内的血浆BNP与近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1个月、3个月)EF、VE/VA呈负相关,而与LVEDd、LVEDV呈正相关.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可预测AMI近期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浆脑钠肽(BNP)和血清心肌钙蛋白(c Tn I)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我院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1采用化学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BNP,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 Tn I水平,其中观察组分别检测胸痛后2 h、6 h、12 h三个时间点的BNP和c Tn I值;2比较分析单个测定和联合测定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血清BNP和c Tn 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和c Tn I随着时间延长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变得更优,但两项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BNP和c Tn I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能很好的预测发生AMI的危险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病人定量检测肌钙蛋白和肌白蛋白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量检测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以了解冠心病病人是否有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方法 A组(正常对照组50名)、B组(冠心病病人无胸痛症状者87例),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3 mL送检;C组(冠心病病人有胸痛症状者48例),于胸痛后3 h取静脉血3 mL送检.A组、B组、C组全部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cTnI、Mb.结果 A组cTnI浓度为(0.27±0.18)μg/L,Mb浓度为(42±21)μg/L;B组cTnI浓度为(0.31±0.19)μg/L,Mb浓度为(47±27)μg/L,C组cTnI浓度为(0.86±0.32)μg/L,Mb浓度为(216±17)μg/L;C组与A组和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性AMI病人何时检测cTnI、Mb比较困难,目前尚无预测指标.对有胸痛症状的冠心病病人检测cTnI、Mb可早期诊断AMI,及时溶栓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动态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预后的关系。方法76例AMI患者分别在急性期24~48小时内和4~7天抽血检测BNP,经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平均12月的随访,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二次血浆BNP浓度差异。结果AMI后第一次血浆BNP值(467.8±198.9)ng/L和第二次BNP值(422.6±165.5)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0.2±28.4)ng/L,P<0.01;发生总心血管事件患者第一次血浆BNP值(558.4±146.8)ng/L和第二次BNP值(586.7±184.6)ng/L比较,第二次血浆BNP浓度有进一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而发生死亡组和心衰组第二次血浆BNP浓度均显著高于第一次[其值分别为(676.7±167.6)ng/L对(492.5±203.2)ng/L和(647.2±117.4)ng/L对(545.1±68.3)ng/l,P均<0.05];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第一次血浆BNP值(411.9±132.4)ng/L和第二次BNP值(289.6±105.4)ng/L对比第二次血浆BNP浓度显著下降,P=0.015。结论AMI急性期BNP浓度显著升高,BNP浓度持续或进一步升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BNP浓度动态变化可作为AMI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检测80例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脑钠肽(BNP)的浓度;AMI患者被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38例)和早期康复组(42例),3周和3月时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AMI患者在治疗后3周LVEDd、LVEF及LVFS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显著(P<0.01),但早期康复治疗组LVEF水平较传统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AMI患者在梗塞后24h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周和3月时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但早期康复组较传统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AMI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改变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可作为观察AMI病情的一个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了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作为AMI组,以另选取100例非AMI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红蛋白(Myo)及N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 BNP)在血浆中的浓度水平、各诊断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及各诊断指标对AMI的诊断效能。结果 AMI组的hs-cTnT、Myo、NT-pro BNP血浆中的浓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s-cTnT、Myo、NT-pro BNP的敏感度分别为79.0%、72.0%、77.0%,特异度分别为96.0%、68.0%、81.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70.0%、79.0%;hscTnT+Myo、hs-cTnT+NT-pro BNP及hs-cTnT+Myo+NT-pro BNP敏感度分别为95.0%、96.0%、95.0%,特异性分别为78.0%、93.0%、80.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5%、94.5%、87.5%。hs-cTnT+NT-pro BNP敏感度均高于与其他诊断指标,差异(hs-cTnT+Myo+NT-pro BNP除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nT+NT-pro BNP特异度高于其他诊断指标(除cTnT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s-cTnT+NT-pro BNP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与其他诊断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scTnT+NT-pro BNP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hs-cTnT+NT-pro BNP心脏标志物联合检测为AMI的诊断提供更好的依据,能够鉴别具有相似症状的非AMI患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水平和心房利钠肽水平(BNP)对评价冠心病患者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2例冠心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做为研究实验组,取同期健康体检33例人群做为正常对照组,检测甲状腺激素、BNP水平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①两组TSH 、FT4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T3和rT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舒张功能不全组血清BNP值为(547.2±217.4)ng/L,正常对照组为(201.6±27.3)ng/L,前者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早期,甲状腺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表现为FT3水平下降,rT3水平升高;而BNP可显著升高,临床上联合检测甲状腺素水平和血清中BNP浓度,对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测脑钠肽(BNP)浓度,为临床找出早期诊断冠脉综合征(ACS)的可靠标志物。方法在患者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后0.5、1、2、3、6、24、48 h,检测其血浆中BNP水平,并以正常人群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BNP含量作为对照,探究BNP在ACS发作后的浓度变化。结果 AMI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5),UA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1),UA组、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AMI组的BNP浓度差异显著(P0.05),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前两组的BNP浓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监测BNP浓度可以成为临床早期诊断ACS的有效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与心肌梗死(MI)面积的相关性。方法:AMI患者80例为AMI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组均行血浆BNP检测、心脏磁共振检查,分析BNP浓度与MI面积的关系。结果:AMI组血浆BNP与MI面积呈正相关(r=0.645,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297,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仅MI面积是BNP的独立相关因素(r2=0.32,f=7.712,P<0.01)。将BNP水平设在150 ng/L时,诊断MI面积>10%的敏感性为85.1%,特异性为70.4%。结论:AMI患者血浆BNP浓度与MI面积密切相关,检测BNP浓度可以粗略评估MI面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对早期鉴别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经心电图、临床症状及血清肌钙蛋白I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172例,最终临床确诊NSTEMI病人98例(NSTEMI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74例(STEMI组),比较两组起病后1 h、2 h、3 h、4 h血浆BNP、血清hs-CR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BNP、hs-CRP鉴别诊断NSTEMI与STEMI的价值。结果起病后1 h、2 h、3 h、4 h,NSTEMI组血浆BNP、血清hs-CRP均显著低于STE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取值200.0 pg/mL时鉴别诊断NSTEMI和STEMI的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86.0%,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47;血清hs-CRP取值9.65 mg/L时鉴别诊断NSTEMI和STEMI的灵敏度为68.6%、特异度为77.4%,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51。结论 NSTEMI病人起病后BNP、hs-CRP水平低于STEMI病人,检测二者水平变化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NSTEMI和STEMI。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钠素(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和脑钠素(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二种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AMIKillipⅡ级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在AMI1周内行PCI治疗,另入选AMIKillipⅡ级未行PCI治疗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于AMI48h内,PCI术后24h,术后1个月时,对照组患者在相对应的时间,采集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测血浆ANP及BNP水平。结果两组间ANP、BNP水平比较,试验组患者AMI48h内,血浆ANP、BNP水平均与对照组相似,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I术后24h,术后1个月ANP、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患者PCI术后24hANP、BNP水平较AMI48h内减低,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I术后1月ANP、BNP水平较术前明显回落,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相对应的PCI术后24h,术后1个月这一时限ANP、BNP水平较AMI48h内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AMIKillipⅡ级患者经PCI治疗可使血浆ANP、BNP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