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可由细菌和支原体感染引起,如控制不好可并发心肌炎,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等。2004.1~4我科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是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1],常见致病菌有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是2岁以内婴幼儿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该病发病急,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2~3 d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三凹征和喘鸣等缺氧症状,并可诱发心力衰竭(心衰).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可威胁婴幼儿的生命.本院2005年11月-2006年2月收治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通过护理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nmoniae)是导致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中占23.2%.且呈逐年增多趋势 [1].MP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可并发多器官损伤,尤其是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MPP呼吸道症状,且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其是小儿时期比较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现将我院2008年~2009年收治42例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MP的临床特点及肺外并做回顾性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4.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90%~95%由病毒所引起。近年来,大多数呼吸道细菌性疾病采用抗生素治疗后得到控制,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则有逐年增加之势。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以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为主。但成人以甲、乙型流感病毒最为常见,在婴幼儿则主要是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对于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西医治疗,目前仍以对症处理为主,尚无理想的抗病毒药物。有关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多年来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将近10年来有关资料述评如下。1 病因病机认识  相似文献   

5.
头孢噻肟钠合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头孢噻肟钠联合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80例 ,使用头孢噻肟钠针 2 .0 g合氧氟沙星 0 .2 g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7~ 10天为 1疗程 ,逐日观察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 90 % ,细菌清除率 92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结论 :头孢噻肟钠联合氧氟沙星可作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6.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由不同的病毒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肠病毒与鼻病毒均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少数者可由人肺炎支原体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原因与该年龄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液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致肺气肿或肺不张,年龄越小梗阻症状愈明显.现将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4月收治的0~3个月婴儿毛细支气管炎64例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者为50%~85%,其次为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少数为肺炎支原体引起。我院2007年8月~2008年3月采用双黄连冻干粉剂治疗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2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呼吸道感染 ,多数有发热症状 ,虽然 90 %以上的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 ,但临床上往往采用抗生素作退热剂来治疗 ,疗效常不满意。笔者以鱼腥草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给药 ,取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 2 0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 0 0例 ,均有呼吸道感染史。年龄 1个月~ 1 3岁 (新生儿除外 ) ,血象均在 4.0× 1 0 9/L~1 0 .0× 1 0 9/L,其中上呼吸道感染 66例 ,支气管炎55例 ,支气管肺炎 71例 ,肺炎并心力衰竭 8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 ,静点鱼腥草注射液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及抗生素。 …  相似文献   

9.
<正>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在我国,肺炎占住院患儿总人数的24.5%~56.2%[1],全年皆可流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为5~15岁[2]。治疗上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但近年来耐药现象逐渐增多。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发热1月余患儿1则,现报告  相似文献   

10.
李海峰  刘肇杰  宋敏 《中药材》2008,31(1):176-177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反复感染可严重影响健康,导致小儿体质虚弱,生长发育延迟.我院于2004~2006年应用儿脾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玉屏风口服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有关资料统计:小儿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患孩65%~75%,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占20%~30%,呼吸道病原菌繁多而复杂,其中以病毒感染为多,而每次呼吸道感染后,机体对病原菌又没有持久的免疫力,给临床的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中医药在改善小儿体质、增强防病能力、扶正祛邪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在控制感染治疗合并症的基础上,采用玉屏风口服液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获得了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6年6月~1998年2月我们收集门诊反复呼吸道感染33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呼吸道成都会议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中华儿科杂志…  相似文献   

12.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本病好发年龄多在5~15岁,发病率在10%~30%,每隔4~7年流行1次,在流行期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导致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在治疗上较为困难.笔者采用健脾化瘀法治疗此病80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0例,所有患儿血清中MP IgM均为阳性,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8个月~10岁;均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原发病有上感95例,肺炎55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相关因素分析及妈咪爱的预防的效果.方法: 调查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3例,以住院期间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妈咪爱的患儿为治疗组,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妈咪爱的应用情况与继发腹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251例,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病48例,发生率19.1%;对照组312例,继发腹泻病119例,发生率38.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发病年龄、住院天数、妈咪爱的应用、病情严重程度、有无贫血、居住地、上下呼吸道感染与小儿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有关联.结论: 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越小、住院时间越长、有贫血、下呼吸道感染可增加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妈咪爱的应用能够降低小儿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发生率,提示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卡他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多由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炎症引起。笔者2000年3月~2003年8月应用《伤寒论》小柴胡汤原方治疗由外感引起的急性、亚急性卡他性中耳炎32例,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拜复乐)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静脉点滴莫西沙量0.4g、1次/日,治疗5~7天.对照组予静脉点滴头孢哌酮舒巴坦2.0g、2次/日,治疗7~10天.观察临床指标,细菌学清除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的有效率分别为93.3%,90%;细菌清除率89.5%,86.1%;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莫西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内反复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超过正常范围(7~10次以上)[1]。我国儿科呼吸道感染占门诊患儿的60%,其中30%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现将桂金贵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  相似文献   

18.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哭吵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多数是 1~ 6个月小婴儿 ,主要是由呼吸道合孢病毒引起的以下呼吸道阻塞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肺炎 ,其病程具有自限性 ,但在病程的高峰期 ,可并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哭吵是这一病程中常见现象 ,及时明确其原因和处理 ,对疾病的治疗和缩短病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 临床资料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2 2 0例 ,年龄 2个月~ 2岁 ,男 132例 ,女 88例 ;并发腹泻 5 3例 ,占 2 4 .1% ,并发心力衰竭 2 3例 ,占 10 .4 %。2 哭吵原因分析与处理2 1…  相似文献   

19.
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莹 《山西中医》2007,23(4):71-72
呼吸道病毒是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主要的致病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以及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等病毒.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尤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辨证为感冒、咳嗽、风湿肺热等,其基本病机为外邪由口鼻皮毛入侵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甚至邪热传里,热盛壅肺.西医则认为以病毒感染多见,其次为细菌感染,少部分为支原体感染[1].现已明确许多中药对机体有抗病毒及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本文就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药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刮痧疗法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探讨刮痧疗法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新思路。方法:对儿科门诊2010年1月~2010年6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60例儿童进行刮痧治疗。结果:刮痧疗法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其中治愈45例,显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