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经数十年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透穴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34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50例,年龄均在21~59岁之间,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为7年;经针刺透穴疗法均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取穴:“地仓透颊车”“颊车透下关”“下关透颧髎”“颧髎透四白”“四白透迎香”“迎香透颧髎”“下关透太阳”“太阳透丝竹空”“丝竹空透攒竹”“阳白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原因不明的一侧茎乳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损害。主要以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面部穴位封闭治疗面神经麻痹36例,获得满意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36例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1岁,平均55岁,全部是单侧面神经麻痹的病人,占100%,病程最短1月,最长1年。2.治疗方法:取穴迎香、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太阳、大迎(注意避开动脉)等,每次注射取穴不应少于3个穴位。以口角低垂为主要症状的取地仓透颊车(方法:先将针刺入地仓直达颊车,然后边退出边注射药物)为主穴;以额纹变浅或消失为主要症状的取四白、阳白为主穴;以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等症  相似文献   

3.
顾峥  沈瑞芳 《中国校医》2001,15(2):121-121
西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称之为面瘫 ,表现为额纹消失 ,眼睑不能闭合 ,嘴角向健侧蜗斜 ,影响人们的社交和日常生活。病人若及时治疗 ,则能较好恢复 ,不留后遗症 ,如延迟治疗 ,则恢复较慢 ,可能留下后遗症。如何较好恢复呢 ?中西医各有疗法 ,本人采用针刺加频谱治疗 36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男 2 9例 ,女 7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2 0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14天 ,左侧面瘫 19例 ,右侧面瘫 17例。2 治疗方法与结果2 .1 治疗方法 对发病初期的患者 ,患侧取穴采用皮肤针扣击阳白、鱼腰、攒竹、承泣、巨 、地仓、颊车、翳…  相似文献   

4.
因脑血管疾病或肿瘤所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除了手术和服用药物外,可采取如下传统中医疗法: 针刺疗法 常用的针刺主穴为翳风、下关、颊车、阳白等穴,配穴可选四白、鱼腰、地仓、合谷等穴.针刺宜用弱刺激手法.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一般需作2~3个疗程的治疗.此疗法适合面瘫患者在急性期过后采用.  相似文献   

5.
因脑血管疾病或肿瘤所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除了手术和服用药物外,可采取如下传统中医疗法:针刺疗法常用的针刺主穴为翳风、下关、颊车、阳白等穴,配穴可选四白、鱼腰、地仓、合谷等穴。针刺宜用弱刺激手法。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连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瘫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神经麻痹是造成表情肌群瘫痪(facial paralysis)的直接原因。1990~1998年以来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18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8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80例,女100例,年龄8~69岁。发病最短1天,最长3个月。1.2 治疗方法 理疗:超短波红外线;血管扩张药:肌肉注射菸酸50~100mg,隔日1次;维生素B_1:口服200g,儿童减量;针刺治疗:主穴:颊车、下关、地仓、牵正、合谷。配穴:太阳、四白、阳白、翳风、迎香、大迎每日1次每次4~5穴。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间隔休3~5天。治疗期间禁用冷水洗脸、漱口,冬天出门需带口罩或包围巾;中医中药:祛风通经活血为剂:当归10g,芝芍9g,桃仁9g,川芎6g,全虫9g,蜈蚣9g,钩藤12g,薄荷6g,早期加防风9g,桑叶9g,阵挛性面肌抽搐可服僵蛹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资料为病例64例,男34例,女30例,年龄6~74岁。均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方法地仓、颊车、迎香、丝竹空、翳风等穴位联合注射地塞米松、加兰他敏、VitB12、654-2,疗程为7d,共2个疗程。结果痊愈6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率93.75%,总有效率98.4%。结论经回顾性研究提示该治疗方法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面神经炎即周围性面瘫,称bell麻痹,中医属中风(中经络)范畴。笔者运用药方穴位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周围性面瘫使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对102例急性面瘫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51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先用药后针灸方式,治疗组使用温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是96.07%,对照组是70.587%,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周围急性面瘫可以使用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治疗面瘫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138例中,男75例,女63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1岁.病程最长为30天,最短为1天.病例来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中医门诊及中康科住院病人.结果 痊愈: 124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3%,治愈率89.9%,最少治疗7次,最多治疗30次,平均15次.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做到辩证与辩病、分型与分期相结合,针对不同症型,在不同时期,合理、正确选用中、西药及针灸、理疗等治疗,能达到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缩短病程,减少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0.
孟祥河 《工企医刊》2002,15(4):54-54
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应用牵正散治疗1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岁~30岁3例,31岁~50岁5例,50岁以上者2例。平均年龄36岁。病史短者1天,最长者3个月。 1.2 用药方法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份(全蝎去毒,并生用)研为细未,每次5g,热酒或温开水送下,日2次饭后。 1.3 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治愈:面瘫症状完全恢复;显效:口角歪斜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眼睑仍闭合不全但较前减  相似文献   

11.
刘群 《工企医刊》1999,12(6):90-91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斑出血2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18岁~30岁8例,31岁~39岁10例,40岁~49岁5例,50岁~59岁2例。患侧:右15眼,左13眼(双眼3例)。平均治疗日期36天,复发:复发1次者2例,复发2次者1例,对侧眼发病1例。病因:中心性渗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本院共收治急性脑梗塞(CI)409例,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第三次修订标准。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09例CI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89岁,其中21~49岁31例,50~59岁75例,60~69岁170例,70~79岁111例,80岁以上22例。男性239例,女性170例。男:女为1.41:1。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204例,慢性起病166例,不详39例。既往有CI史者51例。有头痛、头晕59例,眩晕,呕吐18例,嗜睡、昏迷76例;面瘫、构音障碍249例,其中火语89例,肢体麻木乏力85例,偏瘫306例,双瘫38例。3.CT扫描;409例CT扫描,389例发现病灶,占95.1%,阴性20例。梗塞部位;基底节区173例,皮质115例,基底节区及皮质70例,其他31例。有陈旧性腔隙地梗塞灶者73例。  相似文献   

13.
<正>2005年3月~2006年5月以来,我院采用针灸配合福欣康宁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好,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系我院门诊患者,治疗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82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19天,平均为31天。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2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23天,平均为32天。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以福欣康宁穴位注射配合治疗,对照组以VB12穴位注射。主要症状为面部患侧肌肉麻木,口眼歪斜,眼睑闭合无力。查: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蹙眉、鼓腮、示齿。部分病例合并少许恶寒发热,全部病例经检查排除中枢性面部神经麻痹及脑部占位病变,诊断为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于1995年-2010年采用天灸疗法治疗面瘫56例,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56例资患者均来自门诊及下乡诊治病例,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2岁;病程最短一周,最长9周;治疗前曾服祛风通络及养血熄风类药物及针刺未愈者27例,因慎针恶药未针刺及服药者29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面三针"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2016年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门诊确诊的周围性面瘫患儿65例,以"面三针"(翳风、地仓透颊车、健侧合谷)为主,配合阳白、攒竹、四白、太阳、迎香、水沟、承浆、颧髎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同时配合一定的推拿手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采用推拿手法配合以"面三针"为主的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65例,其中痊愈率为84.6%,总有效率为100.0%,且疗程短,疗效快,无副作用。结论对于儿童周围性面瘫,"面三针"为主的针刺治疗配合推拿手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自1989年11月至1991年11月我中心为慢肾长期血透病人作前臂动静脉内瘘97例次,为保证病人长期血透顺利进行收到一定效果,现将资料分析及体会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63例,女34例:18岁以下4例,20至39岁27例,40至59岁49例,60岁以上17例;手术次数1次为86例,2次为10例;3次为1例;动脉血管径最大为0.4cm,最小为0.2cm,静脉血管径最大为0.6cm,最小为0.3cm。  相似文献   

17.
淋病在性传播疾病重新流行中,发病率占首位,现已成为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将本院1990年1月至1994年5月门诊所见102例淋病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资料来源:1990年1月至1994年5月本院妇产科门诊病例,其中1990年6例,1991年24例,1992年26例,1993年23例,1994年1月至5月23例,全部病例均经实验室检验确诊。 2.一般资料:102例均为女性。已婚77例,未婚25例。年龄构成20岁以下8例(占7.8%),21岁~30岁52例(占51%),31岁~40岁33例(占32.4%),41岁~50岁7例(占6.9%),50岁以上2例(占2%),年龄最小17岁,最大54岁。职业分布,工人9例,服务行业13例,干部1例,教师3例,个体户12例,家务64例;文化程度,高中5例,初中12例,小学46例,文盲39例。  相似文献   

18.
笔者采用针刺、艾灸联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均为门诊病人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院校教材拟定。患者男18例 ,女22例 ;年龄 :10岁以下1例 ,10~20岁5例 ,21~30岁7例 ,31~40岁11例 ,41~50岁9例 ,51~60岁5例 ,61~70岁2例 ;病程 :1周以内6例 ,1周~1个月27例 ,1个月~2个月3例 ,3个月~半年3例 ,半年~1年1例。2治疗方法2 1针灸取穴主穴 :取双侧风池和合谷 ,患侧颊车、下关和地仓。配穴 :鼻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50例,时间为2014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护理满意度以及Portmann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Portmann评分(9.56±1.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够有效提高Portmann评分,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瘫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以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肌电图检测结果以及Portmann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39例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Portmann评分在治疗后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针灸治疗与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应用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